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运用调整后的G-H-M方法,对中国与东盟五个主要贸易国的15类主要贸易产业类别的垂直性和水平性产业内贸易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现阶段,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少数几类产业上,且主要是以低质量产品市场的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和水平性产业内贸易为主。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关税同盟区的贸易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盟的未来取决于和中国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通过一般均衡分析模型、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模型、竞争效应模型、规模经济效应模型对中国东盟关税同盟区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和探索,旨在为加深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博览》2006,(11):50-51
最近,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就自由贸易协定进行了磋商。这次会议为中国-东盟货物运输业的未来贸易注入了强心剂。不少东盟的企业正打算发展与中国的贸易,而该协议的最终确定,将对双方货物运输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东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之一,近年来我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出现了逆差不断扩大的问题。本文利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重点分析和比较了我国与东盟农产品出口结构调整能力的强弱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调整能力明显弱于东盟,另外,我国和东盟都是按照对方市场当年农产品总进口需求进行结构调整,这比滞后一年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博览》杂志自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努力为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商贸,文化交流搭建最佳平台和桥梁。我们聚集中国-东盟博览会,关注中国-东盟经贸往来,报道东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传播商务投资最新动态,扫描东盟各国风土人情,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迅速成为中国及东盟国家企业了解和开拓对方市场的参谋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西南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包括中国西南与东盟的人均GDP差值、中国西南与东盟的平均市场规模、中国西南与东盟的平均市场规模差异、中国西南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程度、中国西南和东盟的国家接受的直接投资等五个变量,根据最终得到的模型结论,进一步分析了应通过扩大两地区市场规模、加快中国西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改善投资环境等措施,为促进中国西南与东盟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使得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越发紧密.中国与东盟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水平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中国-东盟贸易关系是竞争还是互补一直是研究热点.基于按SITC REV.2 3位数分类的中国和包括越南在内的东盟六国的出口产品数据,本文计算了中国和东盟在美国和日本市场上总体和按Lall贸易商品分类的出口相似度.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六国在日本市场上总体相似度高于美国;中国和新加坡在美国市场上高技术产品和资源性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和亚洲四小虎在美国市场竞争趋缓,但在日本市场上吻合度较高;中国和越南在美日市场上相似度近年来大幅提升.最后本文驳斥了“中国威胁论”,并提出中国要把握与东盟不同层次国家不同技术水平产品的互补性机遇,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以及在人民币升值环境下中国急需优化出口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河南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历史悠久,东盟是河南的传统市场,近年来,河南对东盟进出口贸易、对东盟投资、吸引东盟投资等方面发展很快。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启动,为河南与东盟经贸合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河南面对挑战,要抓住机遇,大力开拓东盟市场,吸引东盟投资,加快河南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扩大河南与东盟国家的投资和贸易规模,促进河南经济社会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博览》2006,(11):98-98
自从与东盟1991年正式建立磋商对话关系后,发展与东盟的关系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既定目标和重要组成部分。双方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于2O10年建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5年,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达130O多亿美元,今年1至6月,双边贸易额达727亿美元。同比增长21.7%:东盟对华实际投资总额达到31亿美元,中国2005年对东盟成员国投资为1.58亿美元。东盟与中国已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迄今为止在南宁连续成功举办的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推动了双方商业界的交往。促进7中国和东盟闻的贸易和投资。设想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济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西南通道建设是中国进入东盟的必然途径,西南各省甚至全国都在积极思考进入东盟的路径。从湖南的交通对比角度以及与东盟贸易的互补性出发,同时也对比广西、重庆交通的对接,对形成西南进入东盟的大交通进行了构想,重点探讨了:湖南建设西南通道的重大意义,存在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以及湖南进入东盟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