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居民的收入呈偏态格局。由于低收入比重过高。而中等收入比重过低。这种收入结构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本在正确界定中等收入及其职业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中等收入比重的措施和方法。以达到改善收入分配和提高整体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政策背景下,对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测度方法进行研究是必要的。本文在对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研读后,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以避免受到社会学界众多观点的混淆;第二,中等收入的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之分,应为绝对标准的确定寻找可靠的依据;第三,与等分法或指标法相比较而言,利用核密度估计法测算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中等收入国家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需要完善社会、经济、政治等一系列体制制度。本文浅析了我国可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的原因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途径。实现包容性发展,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收入分配结构因素纳入LC-PIH模型,试图从收入分层角度寻找我国住房市场弱财富效应的根源。基于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和CHFS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房价对消费的影响具有门限特征,中等收入城市的住房财富效应最为明显;收入作用下的家庭住房财富效应也呈现倒U形。总体上,我国住房财富效应较弱源于收入的结构性差异,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可能导致房价上涨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被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的挤出作用抵消。  相似文献   

5.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主题。目前,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扩大正在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对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要使我国的广大中低收入者逐步转变为中等收入群体,以其消费能力为支撑,使我国逐步成为国内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并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转型,缩小贫富差距,奠定共同富裕的基础,提升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使消费真正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6.
尽管我国城镇居民阶层消费结构的变化总体上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一般趋势,但也存在着与一般趋势相悖的逆向变化,表现在消费性支出的流量、流向和流速三个方面.这种逆向变动对城镇居民阶层消费结构升级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究其原因,收入差距扩大、政府公共教育投入不足、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低等是主要因素.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逐步有序地消除这种逆向的变化,才能实现居民消费结构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研究发现,我国的再分配政策体系对我国分配差距的调节力度不够强,再分配后的收入差距相比初次分配的收入差距没有明显降低再分配调节对于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至关重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既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再分配调节对于培育和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至关重要。再分配政策的核心是要实现“调高、提低、扩中”,其中高收入群体通过所得税等手段调节从而降低其收入,  相似文献   

8.
正政府非税收入是实现政府正常运转,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财力保障。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保持非税收入适度规模有利于合理界定社会负担,促进社会公平以及优化发展环境。本文对河南省驻马店市2008—2012年政府非税收入规模和结构进行了分析,查找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为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合理控制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提出政策建议。一、非税收入的规模与结构分  相似文献   

9.
田艳丽 《新理财》2023,(10):49-51
<正>我国已消除绝对贫困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于目前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对此,中央决策层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逐步扩大的趋势,这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党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要构建"两头小、中间大"的收入分配格局.重构收入分配新局的关键是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在现阶段必须充分重视在农村居民中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同时,要重新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世界银行指出,当一个国家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经济停滞不前、社会问题突出的窘境,从而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我国当前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面临着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以及社会贫富差距巨大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城乡各阶层公共支出受益归宿之测度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马泰尔边际效用函数测度我国的公共支出在城乡各个收入阶层中的分配是否平等。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各个收入阶层的公共支出受益是有差异的,高收入阶层受益大于低收入阶层,且城镇居民高于农村。为促进社会公平,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变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求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精神及战略部署,对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国人收入水平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设和谐社会,启动国内消费,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的力度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国策。但是,仅仅强调基本保障还是不够的。对一个国家来说,只有有效解决好各个阶层群体,特别是中等收入阶层群体提高收入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效消费需求的问题。经济运行的不良循环链自2005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出现因盲目  相似文献   

15.
陈健 《中国证券期货》2013,(7X):297-298
201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00美元,成功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只有部分国家如日本、韩国等成功逃离了"陷阱"。中国在面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时,一方面要注意总结和吸取成功跨越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经验,又要结合国情提出有中国特色的具体解决对策,如:(一)重视研发、人力资源的积累;(二)扩大内需,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三)重视收入分配公平问题,促成一个强大的"中等收入阶层";(四)适当把握城市化进程节奏;(五)推进体制变革,促进经济公平增长。  相似文献   

16.
政府非税收入是实现政府正常运转,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财力保障。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保持非税收入适度规模有利于合理界定社会负担,促进社会公平以及优化发展环境。我们通过河南省驻马店市2008—2012年政府非税收入规模和结构进行分析,为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合理控制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提出政策建议。一、非税收入的规模与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博览》2006,(8):4-5
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会议指出,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四川城市不同收入阶层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的经济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显著增加,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如何?中等收入比重有多大?贫困现象是否突出?这些都成为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将根据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运用专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结合常规性调查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促进城市收入阶层合理分布的对策建议,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9.
收入分配问题不仅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并对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20.
美国收入分配自1980年代出现了加剧不平等的趋势,塞斯等人利用税收资料建立一个长期的高收入阶层的收入份额时间序列,利用其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考察收入变动与股市指数的关系,发现股市是造成收入份额增长的一个因素,两者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同时,通过对不同收入组别与股指的相关系数的比较,发现收入阶层越高,其受股市影响程度越大,这也验证了收入越高其在股市中的投资比重越大,其收入增长来源越多地依赖于股市。通过时变参数模型度量了股指对收入份额的弹性系数的动态过程,发现自1981年开始弹性系数略有上升,其原因可能与税率下降及投资热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