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前,国内业界对工会组织的认识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对立论”。这种观点把工会组织视为资方的对立面,认为工会组织仅仅代表和维护员工利益,是与资方相对抗的一种力量,进而认为工会组织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二是“无用论”。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工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位和失职现象,工会组织在处  相似文献   

2.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化中贯以尊重人、重视社区和环境改良的理念和实践,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在经历了以逐利为惟一目标的早期发展之后,当代企业已过渡到“社会企业”时期。我国保险业得益于改革的大环境,以超常规的速度迅猛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与我国社会健康风尚相悖,不符合国际企业发展潮流的不谐音。“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建筑物的一块窗户玻璃,若未及时予以维修,别人就可能受暗示性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玻璃。因此,保险经营中的不健康倾向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3.
有财富无责任.有资本缺道德.不可能成为一种健康的社会力量。尽社会职责,应当企业最基本和最高尚的发展理念。企业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传统经济理论即“股东中心主义”受到质疑.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取得越来越大的话语权.该理论认为企业目标函数超越了股东利益最大化范畴,强调企业对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客户和政府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企业要实现“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完美组合.中国企业开展一场“道德革命”正是时候。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标准化”的经营管理哲学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的管理哲学强调人的重要性、人的创造性及表达能力,鼓励员工参与做出决定和决策,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企业的一分子,其命运和经济利益与企业利益密切相关。在这方面,世界一些著名企业很早就有了自己的经营管理哲学,并且有的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度的二维决定模型,接着引入了生命周期理论,基于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共性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理论分析,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提供了战略性的分析框架。企业经营者可以结合企业实际,寻找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点,积极、主动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在“义利共生”中不断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6.
新准则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发展的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 1924年,美国的谢尔顿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他认为企业不能仅仅将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盈利作为唯一的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内容:(1)环境保护;(2)人力资源方面的社会责任;(3)企业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贡献和支持;(4)企业对其产品或服务所履行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唐艳 《时代财会》2001,(5):47-47
当国外的注册会计师正面临“诉讼爆炸”的威胁时,我国民间审计世外桃源般的平静地泛起了层层涟漪-深圳“原野”事件、北京“中诚”事件等重大审计事件相继发生,最终虽未追究注册会计师个人的民事责任,但给我国注册会计师敲响了警钟-不能再轻视审计风险了!而目前正在进行的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也使审计责任真正落实到了注册会计师身上。另外,客户和利益相关对民间审计的看法也不再纯粹是一种法律上的要求,而已成为利益相关信息可靠性及保护自身利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一旦注册会计师失积使他们的利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一旦注册会计师失职使他们的利益遭到损害时,他们就会对注册会计师失职行为作出反应,包括诉诸法庭。  相似文献   

8.
谈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加灿 《财会月刊》2006,(10):62-64
本文首先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度的二维决定模型,接着引入了生命周期理论,基于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共性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理论分析,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提供了战略性的分析框架。企业经营者可以结合企业实际,寻找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点,积极、主动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在“义利共生”中不断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大背景下,探讨“责任地产”的意义不言而喻。一方面,宏观调控成效有赖于负责任的开发商的推动,另一方面,走到十字路口的中国房地产市场需要“责任地产”这个“指示灯”。“责任地产”的提法应该缘于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企业公民”的一种细化。目前国际上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在此定义推理下,房地产市场“只为富人盖房”、“利润降低开发商有权不盖房”等理论显得苍白而荒诞。与房地…  相似文献   

10.
一、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第一,财务管理的目标趋向多元化、多层次性。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并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不断深化。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商誉、信息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在企业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由此扩展了资本范围,改变了资本结构。而不同的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均有经济利益方面的要求,这就决定了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其经济利益不仅归属于股东,还属于“相关利益主体”。企业利益主体的多样性和财务管理活动的层次性,决定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多元化结构和…  相似文献   

11.
一、跨国公司在我国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目前有很多,我们认为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应该是:"在特定的法律框架、社会规范和经营环境下,企业在履行其基本经济职能的同时需要从企业长期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出发,自觉、主动地采取符合社会目标和公众利益、适应社会预期变化的各种社会性行动方案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潮流已不可逆转。企业由“经济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早超越了一种简单的身份变更模式,而是一种从理念至行为、彻头彻尾的蜕变。企业以责任财富观来力促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通过自觉地履行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进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一些企业往往会抵不住利益的诱惑,用自身的永续发展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给整个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不和谐。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福利经济学、社会责任会计学、企业所得税法和博弈论四个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分析,并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博弈论的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效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实质上是各利益相关方相互博弈的结果,利益相关方包括股东、经理、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等。“企业不过是一种若干契约的结合”(瓦茨和齐默尔曼),企业相关利益者之间通过契约联系在一起,又通过长时间的博弈决定了企业各种政策的指定和形成。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都是契约的缔结者,都期望从企业经营中获得收益,进而对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进行博弈。而这些博弈类似与物理上的各种作用力,博弈之间的力量对比、对企业的目标期望相似程度等都会决定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形成。这些所谓“作用力”经过长时间的博弈,最终成就了合力(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制定和形成。本文就企业中三种主要的博弈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刚刚步入职场的求职者可能会发现,在许多知名企业的招聘目录上都出现了一个新名词——CSR,这一新名词让不少求职者有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近两年,媒体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CSR一词,并成为企业经常提及的一项发展战略. 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 CSR即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以下简称“CSR”),它起源于上个世纪的欧洲,最早由企业环境质量报告演变而来,旨在证明本企业生产的产品符合环保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社会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充实更新,现在通俗的理解是: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它要求企业必须打破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投资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形成了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要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需求,而信息需求是由利益相关者在契约中的利益要求和实现因素决定的。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全社会期待食品工业生产者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诚心诚意为社会和人民服务,尽心竭力为“舌尖上的中国”贡献—份光和热。西南最大油脂企业——云南丰瑞油脂有限公司,被曝用工业油加工食用油。对于三道检测都没有检测出问题的情况,企业解释是:“之前都没有问题的,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出现了问题”,大意乎?利益乎?社会舆论和专家见仁见智,备...  相似文献   

17.
一、知识经济要求企业对财务管理目标重新定位 1、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拓展了资本的范围,改变了资本的结构,在新的资本结构中,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地位将发生重大变化,即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这一重大变化,将改变企业要素的所有者的地位,从而决定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再是仅仅归属于其股东,而是归属于其“相关利益主体”,如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等。因此,企业是各种要素的所有者达成的一个契约,企业的利益是所有参与签约的各方  相似文献   

18.
吴波 《电子财会》2001,(2):24-26
2000年10月11日,全国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会议上,财政部宣布将对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中的经营或科技骨干开展“股票期权制”试点。“股票期权制”是一种把企业经营对企业的贡献和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激励措施,它能够激发企业经营和科技骨干的积极性,使经营和企业有共存共荣的血肉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股票期权制”不仅是对企业经营报酬制度的改革,而且是企业产权制度的一次深层次改革。  相似文献   

19.
目前,民营企业进入公共事业领域,无非三种情况——一是作为投资项目,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虽然不打算盈利,但是要打品牌.树立好形象.从而在经济领域获得“无形”的利益;三是出于社会责任感,回报社会,纯粹为国家做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东方企业家》2004,(7):141-142
在近些年的商业媒体上,宣称自己已经做出“信条转变”和“改革性变化”的企业屡见不鲜。的确,某些重要变化已经给最终消费者带来了实际利益,但并没有证据表明标准企业逻辑已经发生了任何像信条改变这样的变化。生产者之所以感到他们需要重新探索最终消费者,正是因为标准企业逻辑的深层结构,决定了他们总是会失去最终消费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