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刘保 《中国金融》2012,(21):81-82
我国国债管理现状国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在金融市场所占份额较低我国自1981年开始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由20世纪80年代初每年发行几十亿元,到2011年年度发行量超过1.39万亿元,国债余额也从最初的几十亿元增长到2011年末的7万余亿元。国债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  相似文献   

2.
张加伦 《财政》1991,(6):14-14
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政府国内债券以来,依靠广大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各部门、各单位的支持,经过各级国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年年都超额完成了国债发行任务。十年来为国家筹集建设资金1000多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改革开放事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3.
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开始,我国将参照国际惯例开始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制度,结束多年一直执行的逐年审批发行额度的方式。所谓国债余额管理制度是指,根据每年的中央政府预算赤字,加上经全国人大批准的特别国债额度来确定本年度的国债余额,国债年度期末余额不能超过此余额。在一年之间的国债发行和偿还由财政部自主决定。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国债及国债市场的发展现状: 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已连续发行了十八个年头。综观十八年国债市场的风云变幻,可以看出如下几个特点:1.发行规模逐年增加,幅度也较大。1987年发行总额突破百亿大关,1994年突破千亿大半,1995年达到1510.86亿元,1996年达2200多亿元,1997年2412亿元。  相似文献   

5.
朱敏 《山西金融》2003,(6):28-28
一些金融机构因担心销售国债而影响储蓄存款任务的完成。销售积极性不高。国债发行期间,百姓买国债热情高涨,相当部分网点因销售国债而不程度地影响了储蓄存款的上升,有些网点的存款还因此而滑落。面对这样的现实和上级行对存款计划的考核,一些行处担心影响存款计划的完成或要求减少国债出售计划、或态度消极不完成国债销售计划,“有债不售”。群众的购买需求得不到满足,对金融机构的服务产生不满。  相似文献   

6.
刘安萍 《广东财政》2003,(12):58-58
国债是国家为筹集资金而依法发行的有价证券。我国从80年代初恢复发行国债,国债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债的规模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国债实际发行数从1981年的48.66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4657亿元,年平均增幅达24.24%。时至今日,国债规模己逾16000亿元,由此引致出以下问题:如何看待我国国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1、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偏高。用于衡量一国国债规模大小的指标主要有两个 ,一是国债负担率 ,即国债余额占当年GDP的比重 ,它着眼于国债的存量 ,反映国债余额相对于同年经济总规模的比例关系。二是债务依存度 ,即国债发行额占同年财政支出的比重 ,它着眼于国债的流量 ,反映当年财政支出对债务收入的依赖程度。就国债负担率看 ,1998年我国为9.5 % ,与 45 %的国际警戒线相比较低。但从债务依存度看 ,1998年我国国债发行额为 3891亿元 ,分别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额的 36%和中央财政支出的76.3% ,同国外的债务依存度…  相似文献   

8.
国债作为一种融资方式体现的是政府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发行国债,国债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债的规模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国债余额从1985年的237亿元,增长到1996年的4362亿元,10年内增长了近20倍。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债市场发展已经走过20年的历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这一市场有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参与同债市场的投资者,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债市场是以改革开放后1981年第一期国债发行为起点的,由于国债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国债发行迅即成为投资热点,发行规模逐年扩大,交易量也迅速增多。国债的券种、发行规模、发行方式、发行对象、持有期限、流通渠道和方式以及持有者结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变革,可以说,一个完善的国债市场体系正在建立。这一市场已经开始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成为政府公开市场操作调控的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10.
吕雪峰 《金融博览》2011,(11):70-71
最近,国际上有一种声音显著增强,那就是担心日本的财政将会破产。资料显示,日本的国债发行余额占GDP的比重为世界最高,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评估,2011年这一占比将达到213%,国债的还本付息成为日本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由于政府财政的入不敷出而被迫发行国债,在国民储蓄逐年递减、国债信用评级降低的情况下,日本将面临巨大的财政与金融风险。如果政府不增加税收,减少支出,逐年降低国债发行余额,那么到2015年,由日本财政破产产生主权债务危机进而殃及全球的预想可能将不再是空穴来风。  相似文献   

11.
国债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我国政府从1979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国债的发行规模越来越大,国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随着  相似文献   

12.
发行国债,是我国弥补财政赤字、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一国的国债规模是否适度关系着经济能否健康的发展。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研究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各个经济因素,并运用Eviews 3.1软件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到国家财政赤字和国债年末余额是影响国债发行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发行国债,是我国弥补财政赤字、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一国的国债规模是否适度关系着经济能否健康的发展.本丈通过建立计量模型,研究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各个经济因素,并运用Eviews 3.1软件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到国家财政赤字和国债年末余额是影响国债发行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郭玲 《山西金融》2000,(3):48-49
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特别是1994年发行凭证式国债以来,国债发行的规模迅速扩大,发行频率逐年加快,有时一年可发行数次,形成了国债的滚动发行。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国债发行额计划3165亿元,扣除还本付息的比重,国债余额达到约9800亿元,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1%以上,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2004,(1):73-73
中国银行商丘分行截至2003年3月底,本外币存款余额已达23亿多元,存款余额增长12.7亿元,超过了建行以来16年存款增加之和;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5.8亿多元,较2000年底上升2亿多元;2002年底经营效益实现盈利555万元。扭转了连续8年亏损的局  相似文献   

16.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的上限是国会通过立法设定的联邦政府的举债规模。在政府财政赤字不断上升的背景下,美国国会也不断提高国债上限,若国会不提高国债上限,到期国债将不能还本付息。使美国政府违约。美国成立两百多年来从未出现过国债违约事件,美国的法律也不允许对国债违约。提高美国国债上限是解决目前问题的惟一手段,但又导致美国国债的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17.
适度控制国债规模 规避国债风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债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发行国债,可以筹集资金,缓解财政困难。但国债毕竟是一种债务负担,不但要还本,还要付息。因此,发行国债,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适度控制发行规模,规避国债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三大存款规模、结构变动特征(一)三大存款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以来浙江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持续增长,到2006年底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4413.94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以下简称储蓄存款)从2000年的3574.65亿元递增到2006年的8376.87亿元,增长134.34%,年均增幅为15.14%;企业存款余额从2000年的2889.08亿元递增到2006年的10473.47亿元,增长262.52%,年均增幅为23.94%;财政存款余额从2000年的111.92亿元递增到2006年的442.45亿元,增长295.33%,年均增幅为25.75%。对比三大存款增长速度:财政存款最快,企业存款次之,储蓄存款相对较缓。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广西销售凭证式国债工作在销售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加强管理,认真执行财政部、人民银行有关国债发行的政策,严格按照“按月分段发行”,要求进行管理,市面比较平稳,发行秩序良好。广西承担凭证式国债发行任务的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广  相似文献   

20.
赵晓斐 《福建金融》2000,(10):34-35
一、积极的国债政策是实现积极财政政策调控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从目前情况看,减税政策的实施缺乏应有的财力基础,也存在太大的下调余地,尚难产生明显的需求扩张效应。数据表明,虽然近年我国税收绝对额有较大增长,但占 GDP的份额却逐年下降,由 1986年的 20. 49%下降到 1998年的 10. 3%,财政支出捉襟见肘,普遍减税无疑会使本己困难重重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在此条件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的扩张手段就是采取积极的国债政策,适当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加并合理安排政府公共投资支出,以加大政府拉动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