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经济信息化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过程。经济的信息化不仅包括打造新经济、催生新产业,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整合传统产业,而且还将改变不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产业结构的变动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全球化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动提供了便利的资源条件,  相似文献   

2.
上海与东京产业结构特点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 一、引言 产业结构的特点由需求和相对成本结构的特点所决定,而经济发展的水平对需求和相对成本结构都有着显著的影响,所以,产业结构的特点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水平,标志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城市,正以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为目标迈向21世纪。在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过程中,参考和借鉴其他国际性城市的模式和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正确的规划和政策,对于上海未来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东京,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性大都市,其经济发展在50年代也曾经历过与现在的上海相类似的阶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调整,现代东京的产业结构已经比较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当代国际性大都市所应具有的某种普遍性特征。因此,比较东京与上海产业结构的特点,从中找出差距,无疑对上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东京产业结构的特点及与上海的比较 作为日本全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同时伴随着战后经济的飞速发展,东京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不断的调整和升级,到90年代逐渐形成了两个非常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广州与国内外大都市服务业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强 《珠江经济》2007,194(10):48-59
本文着眼于建设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变动轨迹与发展趋势,并从国内城市、国际都市、产业结构三个维度进行比较,论述界定了广州服务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重点将广州与国内外大都市的集聚辐射、资源配置、文化、创新、国际化等高级功能进行比较,总结广州城市功能的优势、特点和差距,进而提出了若干功能强化的战略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一、港口经济:新时期广州经济腾飞的战略产业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以及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使广州市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经济竞争力亟待提升,产业结构急需升级和优化。国务院最近颁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定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相似文献   

5.
董辉 《开放导报》2013,(1):20-23
海洋产业已逐渐成为粤闽鲁浙琼五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统计和分析五省海洋产业基础上,本文解读了五省的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与速度、海洋产业结构与地位、海洋优势产业竞争力等指标参数;利用产业结构变动值对五省海洋经济相对差距变动与空间集聚情况进行了量化比较,为五省持续发展海洋产业,实现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浦东应有大都市的风采──关于浦东城区建设的几点浅见丁远近几年来,上海及国内其他大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或国际性城市的设想。国际化大都市按不同的数量级,有全球性与区域性(如悉尼)、综合性与专业性(如鹿特丹)、全开放性与半开放性(如汉城)之分.一个...  相似文献   

7.
日本都市圈模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都市圈是日本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主要模式.近年来日本和其他国家学者从都市圈内部的产业关联与分工合作关系、产业结构变动与人口流动比率、产业集聚与城市扩张等方面对日本都市圈的规模、结构等演进过程进行了多方面研究,都市圈的扩展与产业结构演进、企业集聚、人口流动等存在互动关系.同时都市圈的发展也导致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均衡。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将步人最好的发展时期,全国各城市、地区纷纷加强服务业发展部署。作为国家首者15和国际性大都市,改革歼放30多年来,北京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75%以上,在全国率先建立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全球经济结构已经出现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的总趋势。目前,服务业普遍成为国际大都市产业的主导,决定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及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本文试图通过对纽约、伦敦和新加坡三个国际大都市服务业发展的剖析研究,探索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不同的发展特点,以期为国内地区和城市发展服务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以微电子、计算机、软件、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收集、加工、处理、传输等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人了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时代。在此背景下,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国际性大都市的主要标志。迈向21世纪的上海,要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国际性城市,必须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步伐,促进信息产业超前、超常规发展,向国内外提供先进的信息设备,高教的信息网络,全面的信息服务,使信息成为上海最有效的资源,使信息产业成为上海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催化剂和倍增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