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新荣  宋靖 《经济师》2004,(1):85-86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财政、金融、企业、企业家等诸多方面的物质利益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有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经济活动的管理监督工作 ,不仅涉及国民经济的众多部门 ,而且还涉及这些部门监管工作的相互交叉重叠。所以在进行国有资产监管 ,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时候 ,必须从宏观上加强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2.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安排的建立是提高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能力的关键 ,这些制度安排能克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一些矛盾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这些制度安排有 :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制度、企业法人治理制度、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国有资产经营奖惩和监督制度等。提高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能力的制度安排的对策有 :探索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形式 ;加强对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和营运体制等。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家对企业经营者经营同有资产情况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但是在实际经营管理工作中,人们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理解还存在偏差和误区,国有资产流失屡见不鲜,直接影响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下面就地勘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正确理解地勘单位国有资产,规范经营管理,确保地勘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安全完整。  相似文献   

4.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作为企业国有资产的出资人代表,应当依法行使出资人职责,保障国有经济出资人权益,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混合所有制经济条件下,国资监管机构首先要解  相似文献   

5.
国有资产增值保值作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手段,对提高国有资产配置和实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现状的分析,发现当前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利益,不利于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成为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出问题。要实现中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就应该找到保值增值的有效对策。依据中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现状,提出如何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国有资产事务中心隶属省财政厅,是1999年经省编制办批准成立的,负责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事务性管理工作。该中心适应深化改革的新形势,积极拓展监管领域,不断强化监管职能,使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实现全部进场交易,有效堵塞了漏洞,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近年来,省国有资产事务中心在财政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处室的通力协助下,注重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不断加大对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围绕相关职能,积极探索和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流失的新路子,严格执行《河北省行政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8.
徐强 《经济纵横》1998,(8):49-51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那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一提法科学吗?笔者认为值得商榷。一、“保值增值”是企业的经营目标吗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规定为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管,运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敏 《财经科学》2000,(3):106-108
我国有着庞大的国有资产,如何强化国有资产的监管、运营,实现为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引起人们的普遍的关注。国有资产三级授权经营体制从制度设计上解决了产权代表缺位以及行政干预等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应围绕着健全人格化的产权表机制、健全所有监督机制等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总之,依靠市场机制实质性地提高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0.
对国有资产流失与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困扰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较多,如制度建设缺陷、人员因素等。应结合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各方切实履行出资人和经营者的职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