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徐敏敏 《企业导报》2014,(8):107-108
我国现行《公司法》对于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规定尚属原则性与指导性的规定,缺乏规则性的指导,对实践中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带来的诸多难题与争议,使得股东优先购买权之诉日益增多,并且伴随着问题复杂化的趋势。本文在深入剖析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的基础上,总结了实践中侵犯股东优先购买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于侵犯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认定以及如何救济股东优先购买权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宋颖 《东方企业文化》2013,(15):153-154
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是一项法定权利,但我国法律目前关于其具体行使的问题仍缺乏详细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实践中引发大量因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行使而引起的法律纠纷,这就使得确立该项权利的立法目的难以实现,因此,本文从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行使的主体资格、行使期限以及"同等条件"的具体认定等角度出发,对该权利进行了理论研究与探讨,以期对我国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完善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股东转让自由是当代各国公司法所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与公司的有限责任一起构成现代公司制度的两大基石,它发端于18世纪英美法国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立法对优先购买权也作出了一些相应规定。但是,我国优先购买权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完善,而这些缺陷问题影响着我国公司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丽霞 《会计之友》2012,(16):102-103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一项法定权利,是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请求权。相对于实务中出现的因股东优先购买权而提起的诉讼而言,我国《公司法》中对其规定还比较粗陋。由于我国《公司法》中未对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可能造成转让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文章归纳总结部分优先购买权不宜行使之缘由,并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具体思路,以便对实务中出现的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纠纷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优先购买权,又称"先买权",是指特定的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先于他人购买某项特定财产的一种独立的民事权利。本文主要针对按份共有优先购买权的理论问题以及相关实践中存在的主要困惑就优先购买权的性质、按份共有中优先购买权的法律效力、行使条件,以及与其他类型优先购买权的竞合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八条规定,“按份共有财产的每个共有人有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分出或者转让。但在出售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九十二条规定:“共同共有财产分割后,一个或者数个原共有人出卖自己分得的财产时,如果出卖的财产与其他原共有人分得的财产属于一个整体或者配套使用,其他原共有人主张优先购买权的,应当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7.
一、优先购买权成立条件的理论分析 关于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成立条件,学界说法不一.有认为是"出卖人将标的物出卖给第三人"的;有主张应包括基础关系的存在、出售或转让标的物以及同等条件三个方面的;也有认为承租人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是须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二是承租人须以"同等条件"表示购买;三是出卖行为须发生在租赁期间内;四是承租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权利.  相似文献   

8.
王玉 《民营科技》2009,(1):75-76
在房屋拍卖中,价高者得的拍卖原则与承租人于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存在冲突,而且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仅对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做了比较原则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东南置业》2011,(8):94-94
近年来,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二级住房市场的开放,房屋买卖过程中发生的侵犯优先购买权争议日益增多,司法实践中常遇到的可分为两类,房屋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受到侵犯引起的纠纷和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受到侵犯引起的纠纷,有时会发生二者的冲突。  相似文献   

10.
房产优先购买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产优先购买权,是指在房产交易过程中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定人(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在同等条件下(购买房产的价格、付款期限等相同),优先于其他人购买出卖人房产的权利。它是民商法上一项较为重要的法律制度,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以及相关行政法规、法律解释中,就共有人和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作了相应的规定,但由于立法上过于原则,法律实践中对优先购买权的保护有限,由此引发了很多纠纷。近年来,法学界有一些对优先购买权的理论研究,但涉及法律保护的不多。本文试从房产优先购买权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  相似文献   

11.
在合法的房屋转租合同中,次承租人与承租人、共有人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的权利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对此问题,我国现行合同法未作出明确规定,本文在分析优先购买权概念的基础上,对如何协调各优先购买权人的权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楼市》2004,(14)
楼律师信箱读者聂先生来信:我有一套现已出租的房屋,现在租赁合同还没到期(合同未规定优先购买权),如果我想出售房屋,承租人是否有优先购买权?楼律师回函:你的房屋租赁合同尚未到期,出租人欲出售租赁房屋,即使合同未约定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承租人也应依法享有优先购买权。  相似文献   

13.
林达 《东南置业》2013,(8):112-112
房屋的房主在出卖房屋时,承租人享有优先购买权,出卖人应在出卖房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承租人可以优先购买。《民法通则若干意见》第1侣条规定:“出租人出卖出租房屋,应提前三个月通知承租人,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我们应注意以下容易引起争议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股权对外转让中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设计里蕴含着深刻的法学理论,现行《公司法》虽然对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作了相关规定,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操作性不强、"书面通知"的规定欠妥以及股东优先权行使的期限没有规定等诸多问题,因对其从"同等条件"的设置、意思表示多样化,确立法律责任并对股东优先权行使的期限等方面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5.
股权转让违反股东优先购买权规定的法律后果,审判实务既有认为合同有效的,也有认为合同无效、可撤销或效力待定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9条采纳了有效说,从而在司法层面统一了裁判思路,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仍有较大争议。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未必都无效,违法合同被认定无效的最根本原因是其有害公益,而股东优先购买权规定仅关乎股东私益,故而无效说不足取。合同有效不意味着合同必然被履行,真正侵害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是履约行为而非缔约行为,故而可撤销说和效力待定说亦值得商榷。区分原则解释路径更为可取,其认为此情形下的合同有效,但其他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股权买受人无权请求股权转让人履行合同,而仅能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16.
张林楠  齐鹏 《房地产评估》2005,(1):26-27,41
优先购买权制度是政府对地价进行管理、有效调控土地交易价格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市、县人民政府有优先购买权”。优先购买权实施的过程有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17.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问题已得到学者及实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司法实践中仍有一些问题须进一步探究,如次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问题、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与善意第三人冲突的协调问题。将对该问题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房屋登记工作中,笔者常常接触到当事人询问房屋优先购买权及同时存在数个房屋优先购买权人,他们之间谁的优先购买权更优先的问题。当按份共有人转让共有房屋份额时,有时会出现数个同一种类型或者不同类型之间的优先购买权人同时存在的情形,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2条规定:“共同共有财产分割后,一个或者数个原共有人出卖自己分得的财产时,如果出卖的财产与其他原共有人分得的财产属于一个整体或者配套使用,其他原共有人主张优先购买权的,应当予以支持”。《物权法》第101条规定:“按份共有人可以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司法》第72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对外转让股权时,其他股东享有同意权并相应地在不同意转让时负有购买股权的义务,法律同意规定其他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笔者通过各国法律的比较研究及通案例分析,认为三者同时设置并无必要,异议股东的购买义务内在地包含了股东优先于外部人购买股权的权利内容。而股东优先购买权也已经暗含了不同意以此条件对外转让股权的意义,并在事实上排斥了股权的外部转让。故我国《公司法》的规定系重复设置,应予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