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股票市场主要以"散户"为主,然而这些个人投资者由于专业知识、股票操作技术等能力的欠缺,普遍存在非理性投资行为。这使得传统投资者的理性框架理论难以解释中国股票市场火爆的"高送转"行情。本文通过行为金融的理论框架,分析"高送转"概念下个人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和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该题材迎合投资者的内在动因,系统性地阐述中国股票市场"高送转"现象的前因、后果及相关利益链条,在揭示这一投资者非理性现象的同时,阐明管理者对于这一非理性行为的迎合和利用。并对投资者的理性投资提出了建议,也为监管者加强市场监管、改进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滕腾 《消费导刊》2022,(1):39-42
随着国内证券监管机构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日益重视,投资者教育工作成为证券公司当前一项极具重要意义的工作。以美国成人教育学家马尔科姆·诺尔斯所提出的成人学习理论为依据,通过对于投资者学习行为特点的分析和借鉴国外成熟资本市场投资者教育经验,提出我国证券公司投资者教育工作模式的设计方案,并以招商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的投教模式设计...  相似文献   

3.
行为金融字用行为分析方法探讨和解决金融问题,本文研究了行为金融理论中的过度自信行为,具体分析了个体投资者、公司管理层、机构投资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并探讨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公司"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问题严重,机构投资者是公认的待验证有效解决机制。本文从股权集中度出发,以2015、2016年沪深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提出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利于完善公司股权结构、机构投资者持股通过完善公司股权结构提高公司业绩假设,证明机构投资者通过改善公司股权结构促进了公司业绩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改善"一股独大"及"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与业绩。由此提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遏制投机行为、构建机构投资者主导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行为金融理论是证券市场的最新理论,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原理来研究股市的实际投资行为。本文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对我国股市模仿投资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新兴股市,不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模仿投资行为,在模仿投资行为形成过程中,信息传递机制起着重要作用,使我国股票价格经常出现异常波动甚至产生股市泡沫。文章提出,为遏制模仿投资行为,必须改善股票市场结构,完善市场机制,大力培养和发展机构投资者;加快股市相关制度创新,完善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开展投资者教育,把理性投资者培养成市场主导力量;加大投资工具创新力度,增加投资品种。  相似文献   

6.
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心理和决策特征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心理和决策特征问题,归纳了10条投资者的心理特征,重点对投资者的理性决策理论、有限理性决策理论和期望理论及其应用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国外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特定类型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特殊事件的影响是研究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角色的视角之一。基于机构投资者类型,从反接管提案、经理人薪酬、并购与研发支出等方面,分析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探究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内外部条件,旨在对我国机构投资者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许广义  薛飞 《商业研究》2005,(5):147-148
由于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地解决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中个人投资者监督成本内化和收益外化的"搭便车"的现象,从而决定了机构投资者本身就是一种解决企业监控难题的制度。不同性质的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的功能定位、市场空间和实际作用的不同,完全可以考虑以机构投资者的多元化对企业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所能产生的市场互补和功能整合效应,来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2004~200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对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有促进作用;并且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并不相同,其中基金和QFII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有所体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实施"走出去"战略。本文基于以上结论,对我国发展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预期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是两种不同的理论范式,前者描绘了投资者理性行为的特征,后者则描述了投资者的实际行为过程。对这两种理论从理论模型、函数特征、投资者的态度以及投资者决策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地比较研究。虽然预期效用理论精确阐释了某些明显和简单的政策问题的实际选择,但大多数实际决策问题是复杂的,需要进一步丰富模型。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对我国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未能发挥稳定市场作用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并非天生就能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只有在与机构投资者获取利益的行为目标相一致且其能力能够充分发挥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才能真正成为市场的稳定者.机构投资者所处的环境也对他们发挥作用有很大的影响,如对机构行为绩效的评估和考核机制、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构成等.最后,文章对如何有效地发挥我国机构投资者稳定市场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进化博弈论对我国股市投资者类型动态均衡的深层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股市投资者多为非理性投资者,这使进化博弈论的"有限理性"比传统金融理论和主流博弈论的"完全理性"的假设更符合我国现实股市投资决策行为.用之对投资者类型进行动态均衡分析得出:经济利益是模仿投资行为的驱动力;非理性与理性投资策略的动态均衡比例取决于投资比例;投资者理性越高,达到均衡的速度越快.因此,证券监管部门应完善市场机制,大力培养发展机构投资者,创新与完善股市和证券市场的规章制度,开展投资者教育,创新投资工具,增加投资品种.  相似文献   

13.
有关机构投资者的研究在公司治理领域内对传统理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尚未形成逻辑一致、系统的分析框架。借鉴美英公司治理模式下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参与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关系系统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4.
丁恒 《商业科技》2014,(19):183-183
本文选取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3年数据,分析银行经营绩效与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关系。首先运用股权结构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分析机构投资者对上市银行经营的影响机制。其次,构建综合指标衡量银行绩效,运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发展机构投资者,提高银行经营绩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资产定价理论突破了现代金融学理性人假设,解释了市场中客观存在的诸多异象。作为行为金融学理论基础之一,前景理论描述人们在不同状态下决策时的"非理性"行为。本文推导出基于前景理论效用函数投资者风险资产需求量,并以此建立了一个异质多主体资产定价模型,在JAVA-SWARM平台上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产生了平稳的、肥尾的、非正太分布的收益率序列,以及波动聚集、股权溢价等市场异象。同时,实验发现投资者投资绩效与投资者所占市场比例正相关;在前景理论效用型投资者占市场主导条件下,投资绩效与损失厌恶系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本文借助2013~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运用Louvain算法,通过构建机构投资者共同持股网络并识别网络团体,从高管超额薪酬角度考察机构投资者抱团行为的治理效果.研究发现:机构抱团后倾向于扮演"合谋者"角色,具体表现为机构投资者抱团规模越大,高管超额薪酬现象越严重;进一步从企业产权性质和高管权力两个方面探讨机构投资者抱团的治理行为差异,发现相对于其他企业,在国有企业和高管权力较大的企业中,机构投资者抱团对高管超额薪酬的加剧作用更加明显.上述研究从网络社团结构视角重新审视了机构投资者抱团的治理行为,为证监会深化认识机构投资者治理角色,引导完善机构投资者制度设计、避免非理性的过度行为协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机构投资者的策略变动与上市公司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的后20年,以基金为代表的各类外部机构投资者在西方成熟证券市场中的地位显著上升.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上市公司资产比重迅速增大,不仅使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导致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从"保持距离"向"控制导向"的转变.这种转变深刻地变革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使"内部人控制"有所改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被投资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机构投资者自身的收益.对于我国目前仍存在诸多缺陷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来说,国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变动及上市公司治理领域的新变化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笔者认为,为了改变我国上市公司中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特征,需要在坚持实施股权多元化的同时,继续大力发展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提升外部人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按组织机构设置不同,将机构投资者分为"基金、QFII、信托、私募、财务公司、社保、券商、银行、保险公司"不同类别。通过构建计量模型与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的影响可分为截然相反的两类:证券投资基金、券商、信托公司的增仓行为对市场有正影响,其投资风格可归"主动买涨型";相反,财务公司、社保基金、银行偏向于稳健投资,其投资风格更趋向于"消极买跌型"。这表明,不同机构投资者行为确实是"异质的";简单将市场参与者划分为机构与散户,会误导投资者对市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尚彦华 《华商》2008,(18):167+165-166
"制度变迁是制度创立、变更即随着时间而被打破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的方式就是制度变迁的方式"。本文通过对制度变迁理论的深入研究,了解到其包括制度需要,制度供给,制度变迁方式等。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制度改革主要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各个机构投资者制度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是一次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冯照桢  温军 《财贸研究》2013,24(2):129-137
以2004—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企业集团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数据为样本,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减轻企业集团关联交易现象影响显著,并存在着"U"型的关系,即随着机构持股比例的上升,其对企业集团关联交易的抑制作用先增强后减弱;民营企业中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集团关联交易的抑制作用强于国有企业;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与关联交易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即证券投资基金和险资能够有效地抑制关联交易,而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几乎对关联交易不存在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