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租赁准则中有关融资租赁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的确认规定出发,通过对应收融资租赁款和未实现融资收益计算的分析,提出融资租赁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应予以费用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融资租赁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不应确认为应收债权,而应反映在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中。其租赁投资净额应根据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确定。  相似文献   

3.
一、融资租赁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及其会计处理 融资租赁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是指出租人为了出租资产在进行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的过程中发生的可以直接归属于租赁项目的费用。出租人发生该项费用是以未来可以获得租金收入为前提的,按照可比性原则,租金收入将在未来租赁期间内进行分别确认,那么,初始直接费用也应当根据一定方法进行分摊。  相似文献   

4.
一、出租人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第十八条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融资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未实现融资收益。出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按照上述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融资租赁过程中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的确认、应收融资租赁款的计量以及未实现融资收益的计算进行单项分析,并通过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未实现融资收益等计算公式拟合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对融资租赁会计准则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6.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简称租赁准则)修改了原融资租赁方式下初始直接费用的处理方法,将融资租赁中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计入应收融资租赁款。《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年版)提出为了避免未实现融资收益被高估,规定初始确认时应对未实现融资收益进行调整,从而进一步规范了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7.
现行租赁准则关于融资租赁中出租人会计处理的若干规定有诸多漏洞,只有转换视角,将融资租赁中出租人租出资产的行为界定为长期租赁投资,才能解决初始直接费用的归属问题,而且租赁收入的计算也变得简洁直观,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现行租赁准则关于融资租赁中出租人会计处理的若干规定有诸多漏洞,只有转换视角,将融资租赁中出租人租出资产的行为界定为长期租赁投资,才能解决初始直接费用的归属问题,而且租赁收入的计算也变得简洁直观,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这就促进了我国经济规范和运行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分析相关的融资租赁相关会计准则,对融资租赁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及其会计处理进行简单的概括,对融资租赁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处理方法中的直接处理法和内含化处理法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比较分析了融资租赁中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目前的三种主要会计处理方法,指出了其不合理之处,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租赁内含利率的实质,提出在核算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时候予以考虑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出租人应收融资租赁款计量的相关规定租赁准则第十八条规定:出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进行会计处理时,其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应当以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与出租人应收的最低租赁收款额之和来计量,其应确认的未实现融资收益是最低租赁收款额、未担保余值及初始直接费用三者之和扣除此三者现值之和的差额,用公式描述即为:  相似文献   

12.
现行租赁准则关于融资租赁中出租人会计处理值得商榷,其实质上是从租赁相关资产带来的收益流中寻找解决会计计量问题的方法,可称之为应收法。投资法则是从形成租赁债权的成本流入手解决会计计量问题。如果不考虑初始直接费用的资本化,应收法的缺陷实际上并不突出。而一旦将初始直接费用的资本化问题纳入视野,融资租赁的投资法就成为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邓辉 《财会月刊》2010,(9):54-55
现行租赁准则关于融资租赁中出租人会计处理值得商榷,其实质上是从租赁相关资产带来的收益流中寻找解决会计计量问题的方法,可称之为应收法。投资法则是从形成租赁债权的成本流入手解决会计计量问题。如果不考虑初始直接费用的资本化,应收法的缺陷实际上并不突出。而一旦将初始直接费用的资本化问题纳入视野,融资租赁的投资法就成为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对于未实现融资收益,《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第十八条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相似文献   

15.
一、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 1.租赁期满行使优惠购买权。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在租赁期开始日计人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未实现融资收益=租金+购买款+初始直接费用一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一初始直接费用,出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将其在租赁期内进行分配,确认为各期的租赁收入;对于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  相似文献   

16.
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对于融资租赁中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承租人应该计入资产价值,予以资本化;而对于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的处理,会计准则规定中有相互矛盾的地方,致使近几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对同一道例题给出了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此,本文提出了对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会计处理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会计准则关于融资租赁中出租人初始直接费用的处理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供实务借鉴。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规定,在租赁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相似文献   

19.
刘渊 《财会月刊》2008,(9):37-38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简称“租赁准则”)第十八条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人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相似文献   

20.
胡梅 《财会月刊》2007,(10):71-71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第十八条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