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6 毫秒
1.
劳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以提供劳务为内容而签订的协议。劳动合同则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两者的法律性质不同。劳务合同是确立民事、经济关系的依据,属于民法、经济法的范畴。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属于劳动法的范畴。②合同主体不同。  相似文献   

2.
“劳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以提供劳务为内容而签订的协议,如服务中介合同、加工承揽、技术服务等。“劳动合同”则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二者的法律性质不同。劳务合同是确立民事、经济关系的依据,属于民法、经济法的范畴,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属劳动法范畴。同时,二者确定待遇或报酬的原则方法不同。务合同中的劳务报酬是按民法通则等价有偿的原则支付的。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及国家的有关规定给付报酬,同时,用人单位还应依法为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险待遇及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保用品。  相似文献   

3.
<正>现实生活中,一些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在本应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却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以此逃避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签订劳务合同就不必承担劳动法规定的诸多义务。实际上,只要劳动者与企业存在着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仍然受《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如果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是劳务合同,一旦其权  相似文献   

4.
问:什么是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答: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其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遇有个体工商户雇请帮工的情形,则个体工商户属于用人单位的范畴。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也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它是指劳动者同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等用人单位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协议,劳动者加入某一用人单位,承担某一工作和任务,遵守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和其它规章制度。企业、事业、机关…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一份协议,它用来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且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所以说,如果有用人单位不愿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仅以口头承诺替代必需的书面形式,都是公开违反劳动法律规定的行为。但在现实中,有时责  相似文献   

6.
<正>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劳动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即确立一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双方都应该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认真履行合同,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中止、解除和不履行合同。《劳动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  相似文献   

7.
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因为它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组织调动是通过行政工作程序实现职工的工作变更。组织调动分为:一是用人单位的内部调动,这属于劳动合同变更性质二是单位之间的调动,这属于劳动关系变更性质。本文结合案例分析就处理组织调动与劳动合同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案例一:女青年曹某,1999年4月与某宾馆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从事商品部售货员工作,劳动  相似文献   

9.
误区一:将就业协议等同于劳动合同 就业协议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前确定就业意向和权益的依据,它由学校参与见证。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学校并非劳动合同的见证方.  相似文献   

10.
误区一:将就业协议等同于劳动合同 就业协议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前确定就业意向和权益的依据,它由学校参与见证。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学校并非劳动合同的见证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时代》2010,(7):102-103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而建立的劳动关系的书面法律凭证。劳动合同也是稳定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强化劳动管理、劳动者保障自身权益、处理劳动争议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这种协议,劳动者加入到用人单位,担任一定职务或从事一定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分配劳动者工作岗位,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条件。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法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制度,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是  相似文献   

13.
廖赞梅 《企业导报》2012,(11):141-142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是极易混淆的两种合同,在实践中很难将二者正确区分开来。很多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律义务,往往不愿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迫于就业压力、加之专业法律知识欠缺,往往违心或被迫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务合同及其他合同。这显然不利于我国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因此,督促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关系,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需要劳动监察部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正确履行劳动合同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正劳动合同关系和加工承揽关系很容易混淆,这是因为劳动合同和承揽合同有很多共同之处:劳动合同和承揽合同都凸显了人身性质的属性,内容都包括劳动者提供劳动。两者不同之处是:承揽合同签订的目的就是承揽人帮委托人完成交付的工作,标的是交付劳动成果,不是工作的过程,但是劳动合同标的是劳动协议中的权利、义务。在承揽协议中,承揽人利用自有的劳力、设备、技术等独立做出劳动成果,与定作人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两者的地位是平等的。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厘清二者关  相似文献   

15.
去年6月,我根据县政府的有关文件规定,与乡卫生院签订了一年半的劳务合同,但是该合同只履行了10个月,原任院长调走后,新任院长就单方面中止了合同。请问,他们这样做合法吗?宁夏中卫县:任新民任新民同志: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法》第26  相似文献   

16.
一是要在试用之前就签订好正式的劳动合同有的用人单位认为只要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就可以不受劳动法律的约束,在辞退劳动者时较为便利,并且不必经济补偿,于是他们往往以试用为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只签订一份所谓的试用期合同,许诺等试用合格后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相似文献   

17.
颜梅生 《乡镇论坛》2010,(34):35-36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其独有的特征决定了其不同于其他合同。许多农民工正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其"独有特征",而误将应聘表、录用通知书、就业协议书、劳务协议当做劳动合同。笔者收集的以下涉及农民工的案例或许会对你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在劳动合同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平等的合同主体,双方订立劳动合同应当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并且劳动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和《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劳动合同的内容进行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但由于一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此理解不深、不透,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适用法律法规不够准确的问题。笔者拟在对涉及劳动合同内容的法律法规条文进行释解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法律法规在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如何界定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劳动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同时发生,没有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建立以劳动合同为标志.这一界定,为近些年来一些用人单位规避订立劳动合同,以达到规避劳动法上规定的责任和义务提供了前提.一些用人单位表示,既然劳动关系的建立以订立劳动合同为标志,那么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关系,也就不需要承担劳动法上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导致近些年来劳动合同签订率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20.
陈燕 《上海企业》2008,(1):20-21
由于我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出现了一些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随意解除劳动关系、滥用试用期,为逃避法定义务签订短期劳动合同,限制劳动者自由择业和合理流动,集体合同签订率不高甚至流于形式等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的劳动法执法检查显示,由于现有劳动合同有关规定不具体,对用人单位合同中义务的规定不够,使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内容不规范,已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