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记账只是一种形式,工作重心从记账环节前移到填制记账凭证环节。计算机系统内部并不存在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传统手工账簿形式,一切账簿资料最终都是根据记账凭证中的数据汇总和筛选出来的,记账凭证成为了账务子系统的唯一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2.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规定,电算化会计档案是指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等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数据是指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数据。  相似文献   

3.
会计核算形式有五种,即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凭单日记账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总账核算形式。无论是适用于业务简单,使用科目很少的小型企业的日记总账核算形式,还是适用于中小企业的科目汇总表和记账凭证核算形式,乃至只能在大规模、经济业务多、分工较细的工业企业使用的凭单日记账和记账凭证核算形式,设置账簿的种类都是日记账、明细账、总账,采用的格式以三栏式为主。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会计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相比,不仅是处理工具的变化,它在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处理方式、内部控制方式及组织机构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 )核算程序简化。会计核算程序又称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凭证、账簿及报表的相互关系及其填制方法。在手工方式下适应手工处理的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以及日记总账核算程序等多种。各种核算形式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即减少转抄的工作量,于是适用不同企业的特点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会计核算形式。但这些核算形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简…  相似文献   

5.
会计核算形式有五种,即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凭单日记账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总账核算形式。无论是适用于业务简单,使用科目很少的小型企业的日记总账核算形式,还是适用于中小企业的科目汇总表和记账凭证核算形式,乃至只能在大规模、经济业务多、分工较细的工业企业使用的凭单日记账和记账凭证核算形式,设置账簿的种类都是日记账、明细账、总账,采用的格式以三栏式为主。  相似文献   

6.
1.无纸化信息带来的数据安全问题。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存储介质、存放形式、生成方式和传递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原来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从会计账簿到会计报表,都有文字记录、经手人签字,这些纸质形式的数据若被修改会留下线索和痕迹,但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会计数据的处理程序化,经济业务数据的输入到会计报表的生成实现了自动化,原来纸质的会计数据都直接记录在磁性材料上,  相似文献   

7.
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电子账套是由相互关联的一系列财务数据库文件组成的集合体,所有的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都必须以数据库文件的形式存在。在电子账套中,记账是一项最为关键的数据处理功能,是凭证数据在不同数据库文件之间的自动传递和更新,不再是手工会计对凭证数据在账簿上的重复转抄。而现行的各种会计软件中具有的模拟记账、实时记账、成批记账、跨月记账和恢复记账几种功能又是记账过程发生这一根本性变化的前提和基础。文章详细剖析了各种记账功能的运行目标及其实现条件,并从其内部工作原理出发,对每种记账功能的优缺点作出了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主要是记账凭证法、账簿查询法、分析法(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在综合分析这些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相结合的一套简易编制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有的凭证、账簿体系与西方会计的主要区别在于会计分录填制在记账凭证而非分录簿上,这与会计改革的国际趋同做法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相悖,同时也不利于业务的集中反映、查询和保管。本文提出借鉴西方会计的做法,以分录簿替代记账凭证,从而实现我国会计核算形式与国际的接轨,使会计核算在处理原始数据首次转化为会计信息上更为合理和科学。  相似文献   

10.
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为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账务处理流程相互结合的方式,它规定了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关系,采用适当的会计核算形式,是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前提。手工会计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主要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日记总账核算形式和通用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电算化后是否还有必要完全照搬手工会计下的会计核算形式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手工会计条件下,不同会计核算形式的划分并不是会计数据处理本身所要求的,而是手工处理手段的局限性所致。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一些具体会计核算形式的客观限制条件不复存在了。  相似文献   

11.
1.会计电算化的特点。会计电算化后,由于会计信息系统自身的特点增加了固有风险。因为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一般只需要录入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系统会自动根据录入的原始凭证生成记账凭证,并对记账凭证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生成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因而只需增、删、修改录入的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就会改变最终的会计数据结果,并且不会在磁性介质上留下任何可辨认的痕迹。另外,  相似文献   

12.
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电子账套是由相互关联的一系列财务数据库文件组成的集合体,所有的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都必须以数据库文件的形式存在.在电子账套中,记账是一项最为关键的数据处理功能,是凭证数据在不同数据库文件之间的自动传递和更新,不再是手工会计对凭证数据在账簿上的重复转抄.而现行的各种会计软件中具有的模拟记账、实时记账、成批记账、跨月记账和恢复记账几种功能又是记账过程发生这一根本性变化的前提和基础.文章详细剖析了各种记账功能的运行目标及其实现条件.并从其内部工作原理出发,对每种记账功能的优缺点作出了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如何在Excel中以会计凭证表记载记账凭证信息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其中,Excel中的IF函数和VLOOKUP函数的嵌套使用,可以实现输入会计科目代码后自动显示相应的会计科目的名称。同时,以会计凭证表为基础,利用Excel的数据筛选功能,可轻松生成各个会计科目的日记账和明细账,建立凭证和账簿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记账凭证的编制是会计核算的起点,是登记账簿的依据。能否准确、快速编制记账凭证直接关系到企业单位能否按时、准确地向相关部门提供财务信息。因此作为财务人员必须快速、准确、及时编制记账凭证。一、财务软件编制凭证系统的方法为了提高编制记账凭证的效率,一般的财务软件编制凭证的方法除日常的填制凭证界面录入方法外,系统还提供了自动转账  相似文献   

15.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主要是记账凭证法、账簿查询法、分析法(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在综合分析这些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相结合的一套简易编制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6.
在电算化会计的账务处理过程中,都要根据已审核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称之为记账,如果将已经登记入账的会计凭证予以取消记账,恢复到记账前的状态,称为反记账,它是记账的逆操作。同理,反结账是指将已经做“结账”处理的月份恢复到结账前的状态,使之可以继续增加凭证,记账等工作。对财务软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账簿记录、成本计算和会计报表不出现差错,登记账簿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进行.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在制证、记账、编表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错误.发现记账错误时,根据账簿错误的具体情况,可采取画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8.
记账凭证摘要的填写质量,能反映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和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会计账簿的质量,进而影响会计查询、统计汇总工作。记账凭证摘要的总体填写要求是:简明扼要,突出中心,详略得当,说明问题。然而,会计初学者对记账凭证摘要的填写往往把握不好:有的不合语法;有的词不达意,甚至“牛头不对马嘴”;有的不够简洁;有的过于简单,意思不明了。  相似文献   

19.
最近,笔者受有关部门的委托,对江苏省大丰市较大规模乡镇企业2002年上半年的会计基础工作进行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发现,目前不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很薄弱。主要原因是企业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缺乏严格培训和科学管理。笔者试就发现的记账中不规范操作谈些浅见一、盖章不规范盖章是企业记账人员经常要做的工作。如记账凭证上要盖章,登记账簿发现错误划线注销,在更正处要盖章,启用账簿时要盖章。笔者在检查中发现,有的企业在记账凭证上加盖的是大印;有的在账簿登记发生错误后,虽能按规定划线,并将正确的数字或文字写在划线上方…  相似文献   

20.
会计电算化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工作负担,使会计从繁琐的登账、结账、报表过程中解脱出来,从而能够将大量的精力转移到会计管理上来.然而,会计电算化尚未解决从原始凭证到时记账凭证这一自动化过程,记账凭证尚需会计人员逐一录入.可以说日常会计核算中最大的工作量就在于此.并且,由于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唯一依据,电子账簿、报表的准确与完整完全依赖于记账凭证,会计管理的信息与资料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记账凭证.所以,电算化会计研究与交流如何快速准确地填制记账凭证,更好地为会计查账会计管理服务也较具实际意义与实用价值.笔者根据日常工作积累,以"用友软件"为示范,谈谈填制记账凭证的几点心得,与各位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