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采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商业化转型问题进行了行为分析。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和政府之间的博弈结果表明:在不改变现行绩效考评机制和财务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选择商业化转型,政府选择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兼营商业性业务的行为不予规范,是唯一的纳什均衡。政府有关部门参与博弈,会进一步强化二者之间的博弈结果。然而,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化转型尚为时过早。因此,建议政府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与主体博弈分析及风险防范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与主体进行角色定位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等主体之间以及各级政府之间在不同风险状态下的利益博弈关系,探讨了政府介入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件下风险补偿的博弈行为,分别从政府、商业保险公司和农户三个主体的角度提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风险的具体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当前以政府主导的农业政策性贷款模式已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需求。面对当前农村经济对政策性金融多元化需求现状,农业政策性贷款运作应实现市场化运作、商业化管理,并逐步由政府主导,专业银行投入的单业务模式向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广泛参与的多元化业务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4.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相关理论是政策性金融存续和发展转型的依据.“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重叠交叉和交替出现可称为“二重失灵”现象.世界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演变,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生成、蔓延和救助等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充分体现了政策性金融发展为开发性金融对于弥补“二重失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政策性金融曾经过度倾向于商业化转型的反思,本文认为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改革应将开发性金融作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当前以政府主导的农业政策性贷款模式已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需求。面对当前农村经济对政策性金融多元化需求现状,农业政策性贷款运作应实现市场化运作、商业化管理,并逐步由“政府主导,专业银行投入的单业务模式”向“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广泛参与的多元化业务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政府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以支持农业发展的问题。研究对象涉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农业发展银行等。通过对其他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实践经验的总结,来指导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公共性、准政府机构的定性定位背景下,对其执行预算管理不仅有利于建立金融机构预算管理体制、健全政府预算管理体制,而且对于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具有重大意义。以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例,系统探讨了政策性金融机构预算管理的方法及以预算管理为基础的绩效评价办法,为进一步深化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加强其主体之间的有效合作殛待积极探讨。论文首先对农业保险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进而从农民、保险公司、政府三方主体行为出发,探求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三方主体实现有效合作的条件,并对三方主体行为进行博弈分析,以加强三方的有效合作。  相似文献   

9.
基于政策性金融制度分析的视角,对美国两大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即房利美和房地美(“两房”)的制度变迁及运营机制,尤其是在次贷危机前后的变化及作用和影响,进行了比较全面客观的梳理和剖析.从“两房”体制演进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来看,中国政策性金融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行为的商业化或市场化运作必不可少,但应该适度有限;需要把政策性金融机构办成真正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同时要强化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国唯一一家冠以"国家"字头的银行,将逐步从政策性银行序列淡出,进而转型为商业性现代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1.
阙光辉 《银行家》2002,(12):146
今年的早些时候,正如大家所预期的那样,美元开始急剧下滑.自从1995年相对于其他货币急升50%以来,春季美元下滑的动力来自美国经济疲软的信念,这是对会计丑闻、低利润预测、高预算赤字以及害怕另一次恐怖袭击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梁盛 《银行家》2002,(11):22-23
北京个人住房贷款已突破1000亿元 <国际金融报> 2002-10-15 "截至2002年8月末,北京市个人住房贷款已经突破了1000亿元."10月14日,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货币信贷处处长刘晔向记者证实.  相似文献   

13.
《银行家》2003,(1):42-43
背景及职能 日本存款保险制度设立于1971年.根据<存款保险法>,日本存款保险公司(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of Japan,简称DICJ)紧接着于1971年7月1日正式成立.日本存款保险公司的初始资本金为4.5亿日元,其中,日本政府、日本央行和私人金融机构各出资1/3.此后,日本政府又于1996年7月出资50亿日元从房屋贷款管理公司(HousingLoan Administration Corporation,简称HLAC)购买了其转出的不良房屋抵押贷款.现在,日本政府的资本金占日本存款保险公司全部资本金的95%.  相似文献   

14.
木子 《银行家》2002,(12):46-47
2002年8月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香港东亚银行北京分行获准开业.这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在北京开业的第一家外资银行.近日,本刊记者就东亚银行的发展历史及北京分行的发展战略等问题对东亚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吴志强先生进行了一次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15.
《Africa Research Bulletin》2006,43(7):17047B-17047
  相似文献   

16.
金融创新在降低原有金融风险的同时,往往也会产生新的不稳定因素,衍生和重新配置出新的金融风险。金融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要求新的担保业务品种与之配套,担保创新将是金融创新中防范信用风险的有效手段。中国1995年制定的《担保法》受限于当时立法的市场发展条件,许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市场要求和担保业务的发展,特别是不能适应金融创新业务担保的需要,因此,必须进行相应的担保法律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陈峥嵘 《银行家》2003,(2):74-77
2002年12月2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荷兰国际集团(ING)等共同发起的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也是中国在加入WTO后继国安基金管理公司之后,成立的第二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18.
梁盛  刘霄峰 《银行家》2002,(11):30-33
放松管制 必须放松设立金融机构的行政管制,鼓励金融机构之间的市场竞争 长期以来,对金融业实行行政管制和限制准入政策的一个基本理由是,强调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居特殊地位从而具有特殊意义产业,金融业一旦出现风险,不仅将严重影响实体经济部门的各产业正常运行和城乡居民的生活,而且将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安全.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似是而非的.  相似文献   

19.
罗猛 《银行家》2003,(2):86-87
欧洲的获益机会 数年以来,外国股票对于美国投资者来说一直是一场灾难.但这种状况将很快得以改变.股票价格(特别是在欧洲)是如此的低以至于人们很容易发现众多便宜股的存在."(欧洲)股票市场价格长期持续的下降,不过30年代大萧条的情形将不会发生".伦敦巴克莱(Barclays)全球投资公司的海顿·戴维斯说.  相似文献   

20.
王建民 《银行家》2003,(2):60-64
2002年,台湾金融形势依旧严峻,银行坏账居高,信用紧缩,货币供给下降,金融市场波动升高,制约经济加快复苏.台湾当局继续推动金融改革,但进展不顺,争议甚多,农村基层金融改革受挫.2003年,台湾金融形势仍不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