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经济信息》2009,(2):20-20
如今,国内手机行业并未改变下滑局面,在国内竞争中,被山寨机挤压得毫无还手之力,原本被看好的海外市场也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而从手机上市公司看,如果国内手机厂商仍与山寨机一样使用“联发科”的解决方案,那3G能不能解决目前国内手机厂商无核心竞争力的问题?而目前国外的诺基亚等洋品牌已经加快了进入中国3G市场的手机供应速度,在山寨机与洋品牌的冲击下,  相似文献   

2.
夏新命系3G     
提起夏新,业界几乎必言投机。这个从录像机起家,并轮番在VCD和手机市场上经历颠峰与没落的企业,又开始执着于尚不明朗的3G手机业务,并同时涉足液晶电视和笔记本电脑市场。夏新义无反顾地奔往3C(通讯、消费类电子、IT产业)融合的未来时代,这是新一轮投机还是破蛹成蝶的新生?  相似文献   

3.
《上海经济》2012,(5):27
昔日辉煌、明日黄花上世纪90年代,谁是最成功的欧洲企业?当然是诺基亚!这家芬兰手机制造商抓住了手机市场的兴起机缘,成为该行业最强大的品牌。然而,近日美国《商业周刊》却撰  相似文献   

4.
周悦 《宁波经济》2011,(1):48-49
原本固若金汤的日本手机市场如今iPhone当道,就连争相被各国效仿的移动互联网模式i—mode也光芒不再。日本将如何应对?这又给中国带来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5.
饶霞飞 《新财经》2013,(11):68-71
9月以来。智能手机市场热闹非凡,苹果、三星、魅族、小米等各大手机品牌争相发布新品手机,智能手机市场高潮迭起。而微软斥资54.4亿欧元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更预示着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之前手机市场的老大——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品牌已经被远远地甩在后面,那些曾经的诺粉、摩粉,也不得不被时代的大潮席卷,改用苹果、三星甚至小米等势头正猛的手机品牌。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时代的潮流是任何人都无法逆转的,你不跟随,就一定会被淘汰。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到了土洋混战、格局替换的时代,谁能马不停蹄地紧跟潮流,谁就能处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2012年,中国手机产量达11.8亿部,同比增长4.3%,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超过50%。然而,看似风光的数据背后,却是中国手机业令人心寒的"超薄利润"出口手机占全球市场的比重大于五成但盈利基本都归了国外巨头,众多中国企业所赚利润不到1%。全球手机市场99%的利润都被苹果三星两家公司包揽,中国企业因为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难以获得较高利润。  相似文献   

7.
微软收购诺基亚,完全不是令人意外的结果。在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已经宣告终结手机硬件时代的到来。在iPhone崛起之后,以苹果为代表的软硬件一体、完整生态链控制者崛起,成为手机行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与之对应的,则是HTC、RIM等曾经名噪一时的公司的褪色。即便是三星手机,也将面临现实的挑战:如果不能掌握强大的手机产业生态系统,最大的可能,便是在新一代操作系统来临之际,迅速陨落,并最终成为软件和互联网公司  相似文献   

8.
林晶 《宁波经济》2015,(4):44-45
作为互联网与无线通信融合的产物,手机媒体集便携性和即时性于一体,聚个性化和互动化于一身,具有网络媒体互动性强、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跨地域传播等特性。当前我国手机媒体的发展呈现出四个方面的趋势。基于此,大力推进手机媒体的快速健康发展,内容为王是核心所在,技术取胜是致胜法宝,广告业务是强大支撑,政策扶持是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国手机行业的现状,介绍了苹果手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探讨了苹果手机的发展模式对我国手机行业的启示。认为,要增强国内手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意识;大力培育手机企业文化;注重自主创新;实施营销差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手机该不该实行单向收费、单向收费该由谁说了算?这本来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说其不是问题,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都应当由市场说了算,任何人为的涨价、降价和限价既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也是徒劳无益的;如今之所以成了问题,是因为围绕手机单向收费问题,尽管众多专家和广大消费一再强烈呼吁,但有关部门和企业却  相似文献   

11.
张苏 《中国报道》2011,(9):59-61
苹果电脑的市场占有率仅为8%左右,其另一个重要产品iPhone只占全球手机市场的3%;但是,另一个数据是,1000美元以上高端笔记本电脑市场苹果占据了90%;尽管iPhone只占全球手机市场的3%,利润却超过远远超过市场占有率达30%的诺基亚。如何来解释?  相似文献   

12.
低端手机近日出乎意料地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的焦点。不仅诺基亚、索尼爱立信等国际品牌手机企业先后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入门级低价位手机,中国移动更是于日前新近确定了10款低端手机入围其超低端产品的“心机”库,下一轮补贴采购即将开始,这势必引起上下游企业对低端市场的争夺。  相似文献   

13.
刘元欣  钱春 《辽宁经济》2004,(8):107-107
如今,手机早已脱下它作为奢侈品的外衣,渐渐走人了平常人们的生活。同时,国内外手机厂商之间的市场争夺也日趋白热化。学生作为中低档手机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众多厂商怎样施展各自的招数来吸引他们呢?通过市场调查,我们在此进行一番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手机新巨头     
几年前中兴手机还是“平民小辈”,如今,后来居上成为0业界巨头之一。2012年3月29日,中兴通讯发布了2011年财报,其中终端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69.33亿元,同比增长52.63%。这已经是中兴的手机业务连续四年保持35%以上的增长。据IDC的报告显示,按出货量计算,去年第四季度,诺基亚、三星和苹果分别以26.6%、22.8%和8.7%的市场份额位列前三,中兴已经上升成为全球第四大手机厂商。来自法国、英国、美国等海外高端市场的增长是中兴手机终端销售增长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环球财经     
《中国经济信息》2010,(10):12-12
杨元庆希望乐Phone能够在中国手机市场打开一个缺口。这款产品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他甚至希望在中国人的用户体验上,乐Phone能够与苹果的iPhone看齐。这一次,家门口之战,不能再有闪失了。  相似文献   

16.
欧阳盛劼 《魅力中国》2014,(27):270-270
数字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与通讯技术联系整合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到了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便捷服务。手机二维码信息存储量大、使用方便、主动性强,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大众的追捧。笔者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二维码传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周公司榜     
《中国经济周刊》2009,(44):29-29
若从市场占有率的角度计算,诺基亚仍稳坐世界手机一哥的宝座。但近日有分析指出,苹果iPhone的盈利能力已在本年第三季度超越诺基亚,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手机生产商。而占据全球手机销量60%左右的诺基亚和三星,其市场份额正在受到苹果及黑莓等手机制造商的侵蚀。  相似文献   

18.
饶霞飞 《新财经》2013,(11):72-73
从专利战到市场战,苹果和三星斗得不亦乐乎。目前来看,这场争战还不会结束,精彩还在后头。买苹果?还是买三星?这是许多人购买智能手机前非常纠结的问题,而苹果和三星两大手机巨头也一直在死磕,拉锯战持续多年。  相似文献   

19.
一周公司榜     
《中国经济快讯》2009,(44):29-29
若从市场占有率的角度计算,诺基亚仍稳坐世界手机一哥的宝座。但近日有分析指出,苹果iPhone的盈利能力已在本年第三季度超越诺基亚,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手机生产商。而占据全球手机销量60%左右的诺基亚和三星,其市场份额正在受到苹果及黑莓等手机制造商的侵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手机市场已进入前所未有的“大洗牌”时期,在国产手机厂商激烈价格战的冲击下,三星和苹果市场份额前两个季度都出现了明显下滑。作为全球第五大手机厂商的LG,于8月8日面向中国市场发布了最新旗舰产品G3,售价3999元,主要通过京东电商渠道销售。目前主要依靠电商渠道销售的LG,还能否在中国市场取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