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返荣耀     
《商界》2015,(3):16
张朝阳搜狐再上路2月9日,搜狐公司公布财务报告,2014年全年总收入达到17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1 9%,集团总收入首破1 00亿元人民币。总收入、品牌广告、搜狗业务收入均创历史纪录。目前,搜狐新闻客户端和手机搜狐网总共拥有近5000万的日活跃用户;搜狐视频超过60%的流量来自移动端;搜狗手机输入法成为苹果和安卓手机上中文输入法第一应用;移动搜索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告》2008,(5):175-175
3月31日,据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报道,全球移动广告收入有望在2008年超过27亿美元。Gartner分析,要创新地发展移动广告市场,将与广告相关的内容或是购物地点捆绑给用户。同时为了鼓励用户接受这些广告,厂商必须改善通过手机获得信息的渠道,从而让用户体验满意度提高。并最终推广向更多的终端用户。  相似文献   

3.
匹配是重点     
正腾讯新闻客户端在微信端口有了第一支广告,在此之前广告主们也在移动端上进行着各种营销尝试,透过这些分散的热点,我们可以还原一个事实,那就是移动端的价值。那么该如何实现有效投放?事实上,我认为所谓数字营销并不应该是一个孤立的计划,回归本质,移动终端只是平台,它应该是融入在整个营销计划之中,负责匹配某一具体的营销目标。应用到实际,首先我们应该看清不同平台背后的用户使用特征,从而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正>微信红包是腾讯财付通团队于2014年春节前夕加班开发出来的一款"小"产品,却在"不经意"间点燃大市场,甚至有人用以下这首改编的《沁园春·红包》来形容微信红包的火热:"望群内群外,人人兴奋,两眼放光,魂牵梦绕。手机之外,一片萧条,线下活动,统统推掉。到晚上,看绅士名媛,捧手机笑。为了块儿八毛,引无数土豪不睡觉……"。相较于腾讯与阿里以亿为单位撒钱推广旗下的打车APP以推热移动支付产品而言,微信红包以极低的投入收获800万用户参加了抢红包活动得以强化其移动支付市场地位这一  相似文献   

5.
4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市场和背景出现了巨大变革,作为近年快速发展并成为企业广告营销主阵地的移动互联用户入口也将出现一定的格局转换。本文立足于BAT百度搜索、淘宝购物和微信通信移动互联入口的功能、用户特征、广告营销现状和可能趋势,进一步创新4G时代BAT移动互联用户入口广告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6.
《商》2012,(22):9-9
腾讯总裁刘炽平日前在腾讯Q3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微信日后的商业化模式将非常类似于PC互联网,即兼具一定的娱乐、广告和交易元素。刘炽平表示,由于微信的移动性,交易部分可能比较有趣,因为可以纳入线上-线下模式。不过,刘炽平同时也表示,目前微信正在专注于扩大用户群体,而不是追求商业化。随着移动设备占用的用户时间越来越多,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  相似文献   

7.
月度聚焦     
《广告大观》2014,(10):106-107
移动广告平台市场有望达45亿较去年增238.5%EnfoDesk易观智库日前发布《中国移动应用广告平台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4》,报告中预测,本年度中国移动应用广告平台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5.8亿元。研究显示,随着用户行为向移动端的迁徙,移动应用广告平台市场作为移动营销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领衔移动营销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成功营销》2013,(6):10-10
在2013年5月主题为“智享先机营领未来”的腾讯智慧峰会上,腾讯推出新产品-腾讯DSP广告投放系统“腾果”。“腾果”是基于点击效果付费,通过参与竞价来获取每次广告展现机会的广告服务平台。“腾果”平台包含了腾讯广告资源和Discuz联盟资源,强调优质媒体、精致资源、实时竞价、亿量用户、高效回报。每日覆盖超过3亿互联网活跃用户,且客户可以精准选择目标受众,以保证客户的优质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9.
庄明浩 《创业家》2012,(1):62-63
微信最大的威胁其实来自腾讯内部微信与移动QQ的竞争都在智能手机领域发力,都属于移动IM,而用户的使用总时长是一定的,使用微信的时间越多就越容易影响手机QQ的使用时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微信也已经支持了QQ离线消息,这基本等于另外一个手机QQ。而最新一版的Android手机QQ已经添加了查看周边好友的功能,单纯地从功能上看这两款产品已经越来越重合了。  相似文献   

10.
《成功营销》2013,(10):12-13
腾讯新闻移动端用户覆盖量破4亿9月5日,腾讯新闻移动端战略发布会在京召开。此次战略发布会以"无线分享无限未来"为主题,围绕新闻移动化大趋势,分享了腾讯在新闻移动端的战略布局、产品现状以及商业化探索。腾讯在会  相似文献   

11.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月微信用户突破5亿,月活跃用户量高达4.38亿。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方式,微信社交圈的活跃给用户以及腾讯公司都带来了一线商机……2014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化腾曾将腾讯与Facebook进行了一番对比,指出除了腾讯保留了游戏业务外,在"连接一切"这个理念上,与Facebook是很接近的。Facebook在做连接时,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广告,就是通过广告流量来将用户与各类服务连接在一起,而在Facebook的营收中  相似文献   

12.
孟威 《中国报业》2014,(17):33-36
新媒体迅猛发展,裹挟着传统媒体消亡论的种种猜测,使得曾经辉煌过的报纸、广播、电视各个自危。于是,“微”传播大行其道,微博、APP客户端率先成为新闻传播媒体“标配”,自2012年微信公共账号上线以来,传统媒体的“微信”角逐风生水起。据腾讯统计,截至2013年11月,微信用户数量已经超过6亿,每日活跃用户达l亿,国内外月活跃用户超过2.7亿。  相似文献   

13.
对追赶风潮的年轻人来说,这段时间可谓享受狂欢的好时机,跨年聚会、逛街shopping等节目轮番上演。如何抓住这一狂欢契机,对品牌进行推广?腾讯新闻客户端很早就考虑到这一问题。因为对于用户已达千万量级、稳占资讯类App领先位置的腾讯客户端而言,如何拓展其在非垂直领域的用户知名度、  相似文献   

14.
《商》2016,(3):205-206
信息流广告是指一种以信息流形式出现在社交网络用户的视野之中,依据社交群体属性对用户喜好和特点进行智能推广的广告形式。在我国,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是两家体量最大同时对信息流广告的商业模式探索较多的社交媒体代表。本文从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朋友圈分别出发进行考察,认为在Web2.0时代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移动终端和社交网络快速发展的当下,这一新的广告商业模式的生命周期才刚开始不久,在我国这一商业模式应该有着长远的发展和竞争空间。  相似文献   

15.
细心的观众或许早就发现,每天央视新闻联播结束时,新闻主播都会说:更多的新闻资讯请关注新闻联播的微博、微信、客户端。微博、微信自不必多说,客户端这一名词迅速风靡却是近一两年的事。客户端有着什么样的独特优势和魅力,能这样迅速"走红"呢?"数"说移动客户端先来看一组数据:2014年1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5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  相似文献   

16.
数字     
《广告大观》2010,(6):20-20
3.85亿美元——伴随着互联网向3G的迈进,发展移动应用成为各大运营商在发展3G用户中的重点方向。在这种趋势下,2010年初2.33亿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长为移动广告创造了诱人的市场。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国内移动广告平台代表力美科技针对市场发展和需求变化,将公司业务划分为移动原生广告网络ADN、移动DSP、移动广告信息数据平台DMP三个板块,在移动营销领域齐头并进。力美ADN为品牌广告主的移动营销创新,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数据显示,力美ADN覆盖用户近亿,支持iOS及Android系统,广告形式以积分墙、原生插屏广告为主,打破传  相似文献   

18.
正移动端用户飞涨,视频模式不断深挖,二者碰撞出的闪着真金白银的火花将让营销人们欣喜不已。2014年,无论对于品牌广告主还是行业广告主,移动视频都是最值得关注的营销领域之一。根据艾瑞数据显示,2014年2月,移动视频用户覆盖人数已经达到1.86亿人,比2014年1月增长1725.2万人,达到历史新高的同时,也创下单月用户最大增长纪录。数据表明,移动视频市场依旧保持高速增长,且不断加速,移动视频正在加速超越PC,成为网络视频的中坚力量。而且随着4G网络的普及,更将充分利好移动视频在今年的强势表现。  相似文献   

19.
薛羽 《国际广告》2011,(4):90-91
奇艺上线不到一年的时问里,就已实现多个里程碑式的目标:今年2月,月度独立用户达到1.48亿,覆盖了中国视频用户的一半;率先推出iPad客户端,稳居同类软件下载量第一。高清的视频,满足了拥有较好网络条件的用户;而奇艺网独家专利的视链技术更是掀起植入广告革命。  相似文献   

20.
许璐 《广告大观》2014,(7):40-42
近些年,车企对数字营销的重视超乎想象,在各个数字渠道上都能看到汽车营销的身影。2013年“双十一”期间,天猫、易车、汽车之家三家网站共贡献了近17万辆的线上订单,订单总额达235亿元。去年12月9日,首个微信版腾讯新闻广告上线,而投放广告的正是“奔驰”汽车,继车企将营销天平向互联网倾斜之后,车企又一次超前地将营销目光转移向了移动互联网。汽车企业正在逐渐完成从传统媒体向数字渠道的营销迁徙。为何汽车企业偏爱数字营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