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城市河道的生态化治理是城市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理念为主导,结合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重点论述了橡胶坝、行洪与蓄水措施、湿地景观、生态型护岸等工程措施的生态功能以及应用效果,对城市河道的生态保护与修复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节水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发展理念已难以满足当前发展需要,水利工程有关部门需要一个新的发展理念,以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要求。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河流的生态恢复能力和适应性,在河流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河道生态护坡的主要功能,探讨了生态护坡施工原则,提出了河道生...  相似文献   

3.
河道生态护坡将有效地减少水质污染,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为人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生态护坡已成为河道护坡水利工程发展必然趋势。文章就城市河道生态护坡工程设计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自然环境及景观相适应的新型生态护坡形式得到相应地发展,也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普湾新区规划结合功能分区及用地布局,重点打造以普兰店老城区为依托形成的湾底城市综合中心,五十里河治理工程的防护对象主要为临港工业区。五十里河河道治理工程突出了"综合"的治理,提高防洪排水能力的同时,将水生态与水利工程的理念创新运用,通过生态复合型的横断面、橡胶坝蓄水工程、生态绿化堤岸,每一项设计的构思都融入生态水利的理念,建设自然优美和谐的滨水景观,赋予河道生命的思想,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为其它河道治理提供生态水利理念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宁波市姚江堤防综合治理原则是在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航运安全的前提下,兼顾生态、景观功能,打造一条宁波生态河道;并与周边城市规划相结合,以“自然”和“人文”为两大脉络,布置沿江景观带,探索多功能的城市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的有关思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针对山区河道的治理,大部分还停留满足排洪要求的层面上,对水生态、水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够。文章以兰州某河道设计为例,通过河道断面主槽及子槽的设置,选用生态护坡材料,保证防洪安全的同时,提升了生态及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7.
肖江 《水利技术监督》2022,(2):101-104,112
为了解决我国中小河道生态水利治理的主流问题,借鉴国外治河经验,对国内主流的中小河流治理理念、基本原则、治理思路、技术措施等进行归纳整理.基于此,将目前中小河流生态水利工程治理的主流理论和较为成熟的实践应用归纳整合,基本形成一套完整连贯的中小河流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体系,为年轻的水利设计师提供可参考的思考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各领域生产经营建设逐步趋向于绿色化、环保化方向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中也应该应用生态设计理念,提升工程运营能源的利用率。因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发展起步较晚,在实际设计工作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以生态水利工程概念为切入点,提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环节常见问题,阐述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山东省济宁市某中小河道生态治理为案例,以"人-水-生态"为基本理念,以生态水利为指导思想,通过对河道现状问题分析,确定设计思路及主要措施,以河道典型断面的生态水利设计为重点,给出重要计算过程及结果展示,主要包括边坡及河底、水工挡墙、景观规划园路及堤顶巡河路、水生动植物等内容的设计思考,以此为设计师提供水安全和水生...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可变径流区间分析了河流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率与水电开发活动之间的作用关系,并对河道最大洪流与最小生态需水进行了探讨,核算了大凌河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率状况。结果显示:大凌河年内最大洪流年内动态变化为96. 2~1538. 0m3/s,最小生态需水量为28. 6~315. 3m~3/s。引起大凌河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率下降的关键因素为河道径流可变区间约束,并且在调节季节性径流方面水利工程受到的约束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以崇明区横沙乡红星河为例,以生态主导、因地制宜为原则,对河道生态治理的四大核心要素进行应用和实践,从改善水文情势、塑造生境地貌、构建植物群落、提升景观文化等方面详细解读,探寻可持续的河道生态环境建设途径,形成兼具防洪、生态、景观、文化于一体的河道风景,设计经验可供同类型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冲积河道的自我调整是多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次研究以某河段为例,通过构建的MIKE21 FM二维水沙模型,对不同水沙条件下的河床纵向地形变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文章结论可以对水利工程对下游河道形态的影响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对河道整治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生态水利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涉及水利、市政和园林等多个专业交叉内容,其概(估)算编制超出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定额范畴,需要综合多个行业进行定额编制概(估)算,导致实践中操作方法各不相同。文章从生态水利工程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生态水利工程概(估)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包括编制依据不足、缺乏水利工程造价指标与信息价格、估算阶段计价模式存在差别、对造价编审人员要求较高等,并通过实际案例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以工程造价改革为出发点,从水利定额内容更新、工程造价人才培养、发布水利工程造价指标和造价信息等角度提出建议,为编制造价文件提供参考,优化生态水利工程投资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某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后河道内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研究,以MIKE21为基础建立模型,对29. 1、38. 0、104. 5m~3/s三种流量下河道生态修复后流速变化以及河道内鱼类栖息环境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河道生态修复后,29. 1、38. 0、104. 5m~3/s三种流量下河道流速分别增加0. 2、0. 27、0. 41m/s;河道鱼类高质量栖息环境面积分别增加45. 3%、75. 1%、29. 7%,生态修复后有利于该河道内部生物的长久生存繁殖。本研究可以该河道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实现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从生态效能、经济效能、环境效能以及社会效能的角度,对传统河道与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效能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关于河道生态治理的一些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简介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是1979年成立的科研机构。我院长期致力于珠江流域治理及其河口动力规律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涉及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河口及河道治理、水生态保护、水库调度和水利信息化等领域。我院下设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信息化研究所、水利工程技术研究所、河口与海岸工程研究所等四个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生态治理河段的工程地质条件,文章论述了依据相关规范进行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勘察结果为:驳岸、固床潜坝等建筑物地基岩性均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卵砾石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承载力可满足要求;但河道疏窄后驳岸、固床潜坝基础的冲刷、掏刷问题较为突出;建议水工建筑物基础置于最大冻土深度以下和洪水最大冲刷深度以下一定的深度,...  相似文献   

18.
张书滨  陈静 《水利技术监督》2009,17(5):19-21,46
通过分析当前乌沙河河道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基于生态水工学理论的乌沙河整治工程总体设计方案,并重点从河道内部、圩堤的护坡护岸、拦河坝和河滩湿地四个方面进行生态设计,为生态水工学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为防止洪水冲出河道护岸,文章提出中河道护岸加固设计施工方法研究。将原中河道护岸改造为生态护岸,确定加固土的填充位置与桩排距离,以评价指标为基础选取加固方案,完成中河道护岸的加固设计施工。选取乌洲涌工程为实验对象,构建中河道护岸安全系数评价体系,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中河道护岸安全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20.
城市河道水质是决定景观功能和水体生态的重要因素。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凌源市中心城区大凌河水质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时间、高密度的监测,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采用优化的模糊综合评价对一二级河道及排水河道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城区河道的水质分析和水体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