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薇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0):111-116
文章借助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方法,提炼了中国当前技术创新的制度与环境特征;梳理了国内现行技术标准战略的层次及其对应的联盟标准形成机制;进一步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各层次标准联盟的组建与运行机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联盟发起制度、联盟成员结构、成员关系强度角度,提出了改进技术标准联盟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梳理国外联盟组合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国外现有联盟组合研究文献的统计特征,阐述了基于不同视角界定的联盟组合内涵,归纳总结了现有联盟组合研究的四个主题(联盟组合的成因、特征及其影响效应、管理能力、绩效评估);然后逐一介绍了不同视角下的联盟组合成因研究成果,从点(企业)、线(联盟)、面(网络)三个方面对现有联盟组合特征及其影响效应研究文献进行了述评,对联盟组合管理能力研究文献进行了评介,并且从评估对象、指标和方法三个方面介绍了现有绩效评估研究成果;最后指出了现有相关研究仍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动态联盟中知识溢出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态联盟中,知识溢出是一个必然现象。本文提出通过将联盟成员的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来进行知识溢出的管理,协调各个成员间知识的分享和核心知识的保护.促进动态联盟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4.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组成,是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自2007年6月启动全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以来,国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迅速。但是在联盟的稳定性以及联盟成员的合作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客观分析联盟成员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联盟成员合作关系的影响因素,并以E-HR系统为全新的切入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提高联盟合作的稳定性以及联盟的创新效率,促进联盟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外管理咨询企业战略联盟构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江凤  史虹  王博民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6):111-115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战略联盟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适应现代竞争的新的成长模式。在综合分析中外管理咨询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后,文章认为成立战略联盟成为本土管理咨询公司成长壮大的一个选择。首先,阐述了中外管理咨询企业战略联盟建立的动因;其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讨论了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再次,介绍了战略联盟设计、执行和控制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最后,从联盟关系的演进、联盟对联盟内成员发展的影响,以及联盟对管理咨询行业发展的影响三个方面论述了战略联盟效果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阳  王俊鹏 《科技和产业》2014,(2):63-68,131
面向国家科技重大工程构建的创新联盟是一种介于行政体系和市场体系之间的开放式混合组织.鉴于联盟成员是由具有不同背景和特征的组织构成,将对不同组织特性的需求程度视为测量指标权重的影响因素,设计创新联盟成员选择的评价体系,并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候选成员进行评价,结合实证案例分析,为创新联盟的成员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方兴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3):123-126
为了构建起新的竞争优势,企业联盟应运而生.文章就联盟企业间的关系资本内涵、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关系资本是在联盟的寻找合作伙伴、建立、以及运作三个阶段中逐渐形成的,并分这三个阶段来探讨了关系资本的形成机制.同时指出在各阶段影响关系资本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并就不同阶段的要求提出了对关系资本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胡耀辉  刘一宁 《特区经济》2008,228(1):297-298
联盟利益分配不公会引发技术创新联盟成员之间的冲突,导致联盟内部的不和谐并进而阻碍联盟的持续发展。由于联盟协议的不完全性,联盟管理者难以实现联盟利益的公平分配。本文指出和谐管理理论为实现联盟利益的公平分配开辟了新思路,并据此构想了基于利益分配因素的技术创新联盟和谐机制来分配联盟利益,以确保技术创新联盟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静 《改革与战略》2016,(4):125-127,149
基于当今激烈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更好地发展,就必须积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利用营销联盟,实现各成员的共同协作。同时,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能力也呈现持续动态过程,而营销优势源自于动态能力,其不断重构、更新资源,形成与外部环境匹配的新能力。因此,文章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研究营销联盟的构建,为企业营销联盟的发展提出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加强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构建企业管理机制及风险管理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联盟和并购是企业获取外部资源,形成竞争优势的两种重要途径和方法。文章针对交易成本理论视角下,通过经济原因解释联盟成员间并购现象的不足,从社会嵌入视角分析联盟成员间的并购现象,且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网络密度作用下,实现知识吸收能力呈现倒U型趋势,联盟成员间并购行为呈现非线性增长趋势;以并购经验为主的联盟成员隐性知识对联盟成员间的并购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联盟粘性网络结构以及宏观层面的政治嵌入和文化嵌入对并购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政治嵌入和粘性网络结构的影响更强;而文化嵌入与网络中心性共同作用对联盟成员间并购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战略联盟的学习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先着重介绍了战略联盟的学习机制,然后阐述了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本文与其它关于战略联盟的文章的不同之处在于用学习学派的理论来研究战略联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间断型平衡与双元型平衡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组织学习平衡模式,现有关于联盟成员在联盟这种网络组织情境下应该选择哪种平衡模式的研究没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因而无法有效指导企业实践。本文基于对17篇代表性实证研究文献的回顾,对组织学习间断型与双元型平衡模式在联盟情境下的选择、绩效影响及实现途径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并认为未来应该在辩证理解联盟这种网络组织不同特征维度对企业行为和绩效双重影响的基础上,从多维度、权变、动态的视角进一步考察联盟成员组织学习平衡模式的选择问题;最后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联盟研究多关注“同舟共济”型正式强联盟,忽视了“同床异梦”型非正式弱联盟。作者提出“弱链式联盟”的概念,是指主权国家或政治实体在非正式安全合作协议之上,通过议题联系将潜在的安全合作伙伴整合成复合多元的军事共同体,针对共同敌人建立松散的“主导国-代理人-次级代理人”链状安全合作结构。弱链式联盟具有安全合作的非正式性、“大联盟”与“小联盟”的联动性、双边与多边的复合性以及合作与斗争的二重性等特征。通过考察美国发起的“中东战略联盟”、俄罗斯主导的叙利亚问题“协调联盟”、土耳其组建的“亲穆斯林兄弟会联盟”、伊朗引领的“什叶派抵抗联盟”、沙特阿拉伯建立的“保守派联盟”和以色列推动的“温和联盟”六组中东地区弱链式联盟案例,作者发现:多极格局、多元身份与多重利益是弱链式联盟的生成条件;威胁塑造、宗教动员和分歧管控是弱链式联盟的管理手段;金字塔形、轴辐形和蜂窝形是弱链式联盟的主要类型。弱链式联盟对内合而治之,对外分而治之,将显性的联盟合作与隐性的秩序重构结合起来,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次级体系。  相似文献   

14.
联盟能力能够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已成为战略联盟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从联盟能力的内涵、构成、构建以及绩效效应等方面对国外联盟能力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述评,构建了联盟能力研究整合框架,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间断型平衡与双元型平衡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组织学习平衡模式,现有关于联盟成员在联盟这种网络组织情境下应该选择哪种平衡模式的研究没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因而无法有效指导企业实践。本文基于对17篇代表性实证研究文献的回顾,对组织学习间断型与双元型平衡模式在联盟情境下的选择、绩效影响及实现途径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并认为未来应该在辩证理解联盟这种网络组织不同特征维度对企业行为和绩效双重影响的基础上,从多维度、权变、动态的视角进一步考察联盟成员组织学习平衡模式的选择问题;最后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现有国际关系理论指出,联盟成员共享安全利益的程度和联盟成员共享价值规范的程度是解释联盟类型的两个主要因素。现有理论讨论了产生不同联盟类型的主要因素,但并未讨论联盟转型成败的主要条件。在肯定现有理论解释力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在不对称联盟中,强盟主对弱盟友的谈判能力是解释联盟转型成败的必要条件。强盟主对弱盟友的援助能力、干涉能力、补偿能力和损耗能力越强,联盟转型越容易成功;反之,联盟转型越容易失败。作者选择1936—1937年法国在东欧的联盟转型失败和1940—1941年德国在东欧的联盟转型成功作为检验理论的案例。依据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苏联档案,检验和发展了一个关于不对称联盟转型成败的理论。近年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联盟有转型的可能性。美国对日本和韩国的援助能力较强,但美国对日本和韩国的干涉能力、补偿能力和损耗能力较弱。因此,美国成功实现亚太地区联盟转型的可能性不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论述了图书馆联盟建设在图书馆工作中的意义,从实际情况中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发展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联盟解体/再生阶段协调机制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技术创新联盟解体/再生阶段,联盟成员企业文化难以融合,并进而导致技术创新联盟的破裂。本文依据生命周期理论,分析联盟解体/再生阶段特点及对协调机制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创新联盟生命周期解体/再生阶段较适宜采用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9.
企业战略联盟的前提条件、运作形式和运营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已成为世界风潮,这种“竞合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本文主要论述了企业战略联盟的前提条件、特征、运作形式、运营策略、实施要素选择,以及产品联盟转向知识联盟的重要性,为国内企业应对入世挑战提出了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联盟政治研究领域,联盟瓦解这一问题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充分的讨论。尽管国家之间为了应对共同威胁而结成联盟,但是威胁的消失并不意味着联盟的解体。因此,联盟形成与瓦解的机制并不相同,维持联盟的条件消失或改变可能不会直接导致联盟瓦解。作者试图检验联盟瓦解的三项机制:威胁的上升和盟国间的冲突会导致联盟更容易瓦解;体系的不稳定以及联盟背景的剧烈变化会导致联盟的瓦解;当成员国面临的外部压力越大、国内观众成本越高时,联盟越不可能瓦解。这些机制表明,背景条件和维持条件的改变会引发联盟价值的改变,联盟内部成员会在比较联盟价值和抛弃成本的基础上决定是否抛弃联盟。通过改进已有研究中的变量并引入新变量,借助新的联盟数据库,作者应用事件史的分析方法对上述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对联盟瓦解现象的大样本分析表明,抛弃联盟是国家的一项战略选择,机会主义的表象背后反映了国家的理性考量,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联盟理论以及对周边国家联盟政策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