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才》2004,(3):52-52
库克在他的新书《核心业务之外》中对邻域扩张(adjacency expansion)浓墨重彩:邻域扩张是核心业务的拓展、延伸,极可能成为公司的未来核心业务。就发展逻辑而言,竞争越激烈,核心业务越重要;核心业务越重要,邻域扩张越重要。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核心能力为参照,将企业能力分为核心能力、亚核心能力和基础能力三种,并将业务按其对企业整体价值贡献程度划分为创造性业务、功能性业务和支撑性业务三类,分析企业各类业务与能力的匹配关系,构建能力基础的业务聚焦矩阵和扩散波模型,从而为企业在产业融合背景下确立业务的重组路径。  相似文献   

3.
仓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郢  毛海军  程日盛 《物流技术》2005,(7):46-48,51
通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研究,结合仓储企业的行业特点.从物流业务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资本运营能力四个方面构建评价仓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应用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对仓储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企业生存的整体环境和具体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在相当长的时问内表现出明显的转型特征。体制转型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企业在获得投资机会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只有对转型时期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有深刻认识和把握,时刻根据环境优化自己的核心能力,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才能保证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才能实现企业腾飞的梦想。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观点,核心能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刘宏洲  方淑芬 《活力》2009,(11):120-121
一、核心能力的概念 核心能力又称为核心竞争力,是指能使企业长期或持续拥有某种竞争力的能力。它通常表现为企业经营中的累积性学识,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拥有某种竞争优势的源泉,也是企业各个业务单位的“黏合剂”.更是新事业或新业务发展的“能力源”.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机遇     
收集分析海量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并快速获取影响未来的信息的能力,这是大数据技术的魅力。未来,决定、评价企业价值的最大核心在于数据。数据积累量、数据分析能力、数据驱动业务而非流程驱动业务的能力将是决定企业生死和是否有价值的最大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7.
所谓的业务外包就是企业将自己非核心业务或辅助业务委托给有资质能力的专业化厂商去生产。其目的就是一方面可以节约本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就是企业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研究和开发自己的核心业务,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以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更好地持续良性发展。但是企业业务外包过程中风险诸多,一旦管理不善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巨大,为企业发展带来负维度,所以正确认识企业业务外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具有现实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飘摇 《中外物流》2008,(7):44-45
为了能够长久的保持竞争力,把企业做大做强,成长型企业普遍坚持自主创新,以期在业务模式、企业运营、获利能力上挖掘并建设自身核心优势,而供应链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成长型企业发展壮大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9.
陈浩  陈禹 《科技与企业》2007,(11):63-6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管理和业务外包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核心竞争力,本文提出了在供应链管理中利用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资源、能力的不同,建立了基于业务外包和资源利用的生产决策模型,形成以订单为核心的企业生产计划系统,发挥集成供应链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0.
松楷 《企业活力》2006,(12):86-87
所谓“业务外包”,是指在供应链管理条件下,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充分发挥其优势,根据企业自身特点,专门从事某一领域,某一专门业务,在某一点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与全球范围内的合适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企业中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并由其完成。从成功的跨国公司的实践来看,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整合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业务外包决策已成为不可小视的一种致胜策略。  相似文献   

11.
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顺利开展经济业务工作、实现稳步发展的有力抓手。以风险管理体系为核心做好内部管理工作,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和经济业务的合法合规性,这也是现阶段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必要路径。基于此,本文针对现阶段国有企业供应链贸易业务中存在的各类风险隐患进行探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以期为国有企业提高自身供应链贸易业务风险管理能力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在祖克看来,他的回归核心理论其实都是在说一件事:专注。企业只有专注,才会像树木的年轮一样,以一种有规则、有组织的方法由一两个强大的核心扩张到一系列相邻业务,从而稳定而持续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企业在进行相关多元化战略扩展时,在外部应考虑产业动态性对业务选择的影响,在内部要考虑企业现有资源和战略对业务选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来确定新业务的选择战略。新业务应与原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而且新业务应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并能对企业的现有核心竞争力进行提升、补充、和升级,进而建立持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核心能力的物流外包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依据核心能力理论,企业应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能力上,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交由外部组织承担。物流外包是企业强化核心能力进而增强竞争优势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企业竞争的加剧,根据企业核心能力这一最新论断,结合企业的发展的现状,整合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推进企业的核心知识能力,核心业务能力,以及加强企业刚性培养,以重获企业活力,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刘洋兵  隋金凤 《活力》2007,(6):33-33
由于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财务核心能力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能力和企业核心能力的增强必然反映在企业财务能力和财务核心能力的改善与增强上。而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提高,并确保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延续。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战略适应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战略适应力”不仅仅指企业从衰退中.创伤中反弹的能力,更多地是对长期深刻影响企业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趋势,进行不断预测和调整的能力,它是一种在环境变化尚未彰显时,以变制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兵 《公司》2000,(2):40-40
企业中层领导干部是企业决策层的左右手,它有着承上启下、左通右达的特殊功能。一个企业经营得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层领导干部的业绩表现。那么,如何评价企业中层领导干部的业绩呢?这对企业来讲,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务能力。业务能力对于企业中层领导干部讲来,是一个全方位的能力,是综合素质的具体表现。 一、搞好基层成本管理,这是最核心的业绩表现 企业经营管理,最核心的就是财务成本管理。基层管理最中心的就是成本管理,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结果。所以,这就要求我…  相似文献   

19.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简称上汽集团)在分析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增值过程时发现,在集团企业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的业务活动中,存在着许多非关键性的、支持、辅助性质的业务,其中有许多业务占用着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管理资源,本身却只创造相对较低的附加值。上汽集团把这类业务称为非核心业务,而与之相对的核心业务是那些关键性的、具有较高附加值、体现集团发展战略要求及核心能力的业务。  相似文献   

20.
用文化力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企业把物质力、经济力层面的比较优势要素,与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信任无形资产、企业哲学等精神范畴的文化力进行整合,形成一种能保障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持续性发展的“综合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包括核心产品、核心技术、核心业务、核心运营能力,以及具有深层次的社会影响及环境状况、_人文状况等。一般而言,每个企业都具有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如资源,资本、技术、产品及规模等竞争优势。但是,这些未经整合的某一方面的竞争力优势,还构不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必须依靠企业文化对这些优势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