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银行业产业组织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关于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大量涌现,迫切需要进行梳理评价.本文按照产业组织研究框架,从银行市场结构、银行市场行为、银行市场绩效以及相关反思评价四个方面对国内银行业产业组织研究进行了全面综述.此外,本文在总结我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研究的特点并和国外研究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发展的具体情况,给出了转轨经济中银行产业组织研究的一般框架和进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银行市场的集中度极高,市场带有寡头特征,但银行市场的非规范竞争却很严重。文章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原理证明,银行采用给予折扣等非规范竞争是一种理性选择。而具体的非规范竞争行为又与市场需求弹性、银行管理水平、存款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相关。根据对银行市场折扣行为的分析,笔者的结论是监管部门除了对相关行为进行有效监管以外,还要逐步放开利率管制、鼓励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并进一步开放银行市场。  相似文献   

3.
与外资共舞     
中国商业银行要想形成对国外银行的竞争力,必须发展远期市场和全球市场,这要求国内金融市场更加开放,实现业务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4.
只有全面地调整与改善当前存在缺陷的个人住房信贷政策,才能够降低商业银行房贷的风险,保证国内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可以说,2009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飚升,住房销售快速增长,基本上是国内银行无限的信贷扩张结果。如果国内银行个人信贷增长与房地产信贷增长的这种格局不改变,国内无论采取何种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高房价要得到遏制是不可能的。而遏制高房价就是要从限制银行信贷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无限扩张入手。在这点上银行管理层看到当前房地产泡沫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5.
私人银行业务:高端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9月27日,美国国际集团(ATG)旗下专门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瑞士友邦银行上海代表处正式开业.这是首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私人银行.国外私人银行在中国的正式登陆引起国内金融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 《商周刊》2013,(2):54-55
中国私人银行这点星星之为正以燎原之势灼噬着个人财富管理市场。2007年,中国银行率先在中国国内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此后,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蓬勃发展,从外资金融机构到国内金融机构,从大型国有银行到股份制银行、从城市商业银行到农村信用合作社,各类金融机构都力图分食这块“蛋糕”。  相似文献   

7.
周阳 《经济》2007,(7):34-37
继今年4月中信银行A H股成功上市之后,目前共有11家国内商业银行成功地在内地市场、香港市场或两地上市,这11家上市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已占中国整个银行业资产的55%以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迅速发展,各城市的经济也是逐年增强。但是,毕竟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较小,自身资产较少,在激烈的竞争中难以生存。况且,外资银行不断涌入国内市场,更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一定要从新进行市场定位,认清我国银行的服务主体,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服务,从而占据市场份额,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银行业作为国内金融发展的重要部门,面临着来自金融开放所带来的国内外的竞争,这些竞争势必会对银行的经营收入、成本和市场份额等产生影响,由此会改变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因此,文章选取2011—2019年中国55家商业银行数据,站在法定和事实金融开放的角度分析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势力的变动,并探索了金融开放—银行规模—银行市场实力的中介机制,丰富了金融开放对于银行业结构性影响的实证研究,拓展了金融开放的研究视角,为推动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提供了微观证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定价效率也称为信息效率,是指理财产品价格反映信息的能力,或者说是价格反映全部相关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我国银行理财市场效率的重要性与意义,然后介绍了前人对定价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的几种常用方法,指出其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之上,以四大商业银行为例,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定价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2004年至2013年总体上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定价效率较高,说明银行理财产品在推动国内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先导作用。2008年与2009年度由于宏观经济的波动,各行的理财产品定价也出现了比较区间内最大的波动现象,这说明产业层面的环境变动对理财产品的定价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波  张星荟 《经济论坛》2007,(11):111-113
随着我国银行业逐步向外资银行开放,国内银行即将面临强大的国外同业竞争压力.无论在技术、管理水平还是营销理念方面,国内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都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一点在零售业务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多家外资银行已在我国的零售银行业务上悄然试水,着重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面对外资银行对"高端客户"市场的争夺,国内银行应当如何应对,成为摆在与外资银行同场竞技的国内银行需要考虑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市场信息2011年4月7日,国内首只债券指数基金南方中证50债券指数基金于首发,募集上限30亿。投资者可各大银行进行场外认购,也可在券商网点进行场内认购。同时,该基金也是国内首只采用LOF模式的债券基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样     
从出镜率和关注度来说,影子银行绝对够资格成为近期的焦点话题。虽然影子银行的概念在美国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但在国内还是在201 2年开始从幕后走向前台。从整体上看,目前市场对影子银行的情绪似乎多偏向于负面。中国影子银行到底是什么?有多大的规模?谁在参与其中?影子银行存在什么样的风险?影子银行对我国宏观经济和货币格局有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全国12个城市2009年的全部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数据,研究了市场结构、银行绩效与理财产品市场稳定的关系。研究发现,地区竞争程度的升高会提高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进而降低银行的绩效水平,而市场中处于弱势的银行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一结论符合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观点。本文进一步又发现,较低的绩效水平以及较高的竞争程度会导致市场处于不稳定状态,不仅银行有减少产品发行量的动机,还很有可能选择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15.
1.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状况。在我国国内市场有一百多家外资银行的分行或办事处,其业务在国内市场约占2%的市场份额,其余的由内资银行控制。在内资银行中,有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所占市场份额为30%,70%的市场份额被四大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四大家银行)所占有。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我国的四大家银行的  相似文献   

16.
银行业金融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银行明显加快了金融创新的步伐,特别是2002年上半年以来,国有大银行和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国内金融服务市场波澜兴起,有力地推动了银行业的发展进程,丰富了市场选择。  相似文献   

17.
对美国商业银行规模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次贷危机中,美国政府多次出资救助大银行。大银行广泛的社会经济联系,使它"太大而不能倒",这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大银行较多地涉足资本市场和高风险的衍生金融工具,使大银行与资本市场的波动和高风险密不可分。大银行和小银行在不同的业务领域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保持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需要对大银行的规模、业务范围及资产负债比例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营销的概念被引入银行业市场。所谓银行市场营销,是以客户为对象,以盈利为目的,通过各种营销策略的运用,把金融产品转移至客户手中的管理活动。随着我国金融开放进程的加快,外资银行即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其全能的业务优势和丰富的市场营销理念对国内银行业造成巨大冲击。我国商业银行因为市场环境约束、银行经营体制落后以及其自身管理低效等原因,市场营销还存在很多问题,入世之后这些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柯健 《经济前沿》2010,(1):114-123
运用DEA模型从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两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检验分析,显示我国银行业的集中度、市场份额与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原因主要在于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较高的集中度不是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大的银行规模并不意味着更高的利润回报。我国银行集中度和绩效之间不存在结构理论中所假设的因果关系,银行业市场结构对绩效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建立和完善我国银行业绩效考核体系时着重强调的应该是效率,而非银行规模和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0.
袁鹰 《财经研究》2000,26(12):14-20
运用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所做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市场集中度高达80%以上,而我国商业银行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由于市场进入壁垒的存在和市场有效退出机制的缺失使得中国银行业呈现出大银行垄断和低水平过度竞争并存在格局。这种市场结构所引致的微观效应是:四大银行过度垄断,规模不经济;宏观效应是:银行体系信用萎缩,对实质经济缺乏有力支持。以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小商业银行群体在市场定位战略的制订与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市场结构效应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