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考察美国和日本的经验,认为存款保险制度是否会引发存款"搬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制度环境设计。加入"业务密度"和"存款保险预期"两个概念的实证分析显示,在当前中国存款者的银行选择决策模式下,单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虽然会有利于各类商业银行的存款数量提高,却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款份额提高,进而不利于实现银行业公平竞争。因此,在积极进行存款保险制度自身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不应忽视对配套制度的建设,如建立过渡银行制度,加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要求,定期发布商业银行风险情况解读报告等。  相似文献   

2.
存款利率的放开伴随着银行风险的增加,而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工具,一方面能够保护存款人利益,防范银行风险,维持金融稳定;另一方面又因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产生弱化市场约束力,加大银行危机。文章通过对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正负净效应进行分析,得出加强银行监管力度和有助于防范银行道德风险的保险制度设计可以更好地发挥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稳定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标志着我国以政府信用为商业银行和存款者提供担保的时代即将结束,为我国存款利率上浮区间的进一步扩大,乃至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提供了一层“缓冲垫”,使银行存款人的利益得以保护。同时,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必然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推进,带来商业银行负债端市场竞争加剧,从而推动商业银行推进负债业务转型,优化负债结构,提升负债端的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为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奠定了基础,完善的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有利于问题银行风险出清,进而维护银行系统稳定和有序竞争.存款保险制度在处置银行风险中具有稳定预期、防止挤兑、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等正向作用,但也存在市场约束弱化、道德风险等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实施了存款保险制度,积累了不少可参考借鉴的经验.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化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更加注重审慎监管与存款保险早纠机制的有机结合,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市场化风险处置平台作用,健全商业银行风险退出处置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5.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将使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竞争加剧,小额存款人"存款搬家"机率提高,一旦发生金融动荡或危机,中小银行易产生存款"挤兑",但同时,存款保险制度的推行,可改善长期以来存在的商业银行"存短贷长"的不合理错配,有利于改善银行资本的流动性,降低流动性风险.再者,存款保险制度强化了银行的自控和激励机制,提高了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健性等.  相似文献   

6.
无论隐性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在增强公众信心,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同时,都增加了银行的道德风险。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向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转变是否具有可行性?本文从银行的特许权价值、显性存款保险的可信性、被保险存款占负债总额的比例、“大而不倒”的现实性、不良贷款水平等角度分析这一转变过程中银行道德风险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方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至今,已经到了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关键时期,实事求是地讲,过去几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更多地体现为"跑马圈地"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有四个倾向或者特点尤其明显:一是金融市场微观主体自发推动利率市场化的倾向,包括银行负债业务的市场化以及资产业务的市场化,对于资金供给方(银行负债业务中的存款者、银行资产业务中的银行)以及资金需  相似文献   

8.
李春 《时代金融》2015,(8):86-87
存款保险制度诱发银行道德的风险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即从存款保险制度即能保证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又不至于加大银行经营的道德风险的角度引出问题,并通过对国外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道德风险关系理论实践分析综述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即将推出前已经存在的及预期出现的银行道德风险,对建立我国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降低银行道德风险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保障,是实施金融安全战略的关键举措。从风险共担的视角出发研究存款保险制度防范银行风险的作用机制,并利用我国2012年至2021年商业银行面板数据,设计并应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存款保险制度防范银行风险的有效性。研究发现:首先,由“风险共担效应”产生的正面效应会抑制由“道德风险效应”产生的负面效应,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会降低银行风险;其次,双重差分法结果说明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资本相对丰裕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再次,机制检验说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推动银行从优化股份结构、提高独立董事占比、扩大监事会规模和增强管理层激励等四个维度强化银行内部治理机制和架构,促使“风险共担效应”发挥作用抵消了存款保险制度产生的道德风险等负面效应,使得银行风险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存款保险制度增强了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但它诱发的道德风险又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防火墙"诱导存款人忽视银行经营风险,对存款银行信誉和实力不作慎重选择;同时,商业银行即使增加经营风险,也不会失去客户,或者即使风险增加带来成本增加,但是成本增加幅度可能远远小于收益增加幅度,最终结果就是过度风险偏好的经营方式成为商业银行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