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分析绵阳特色小镇建设内涵、现状,理解特色小镇实施中存在缺乏产业优势、缺失必要社会功能、同质化倾向、机制僵化等问题。因此在绵阳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应坚持产业特色、功能完善、文化挖掘、政策创新的基本策略和路径,实现以绵阳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围绕小镇的"特"做文章,推动乡村经济健康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2.
特色小镇是城乡产业发展的新模式,集聚地理条件,产业优势,对于实现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特色小镇作为经济平台,结合历史文化进行产业定位,对于徐州特色小镇可开发资源进行分析,并向资源开发与文化融合提出建议,希望论文内容对促进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国各地特色小镇建设热潮涌动,从特色构建要素方面来看,文化特色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特色之一,诸多特色小镇因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历史遗迹、文化遗产而享有盛名。本文以文化生长理念为依托,分析文化资源要素构成,探索特色小镇"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进而构建文化生长体系,提出生长依托、产业带动、功能协同、空间复合四个方面的文化生长对策。  相似文献   

4.
甪直镇是一个独具江南水乡文化特色的千年古镇,随着多轮经济的发展,已经形成兼有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文旅产业共存的宜业、宜居、宜游特色的城乡复合型小镇,2016年甪直镇以模具产业优势成为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开启了模具特色小镇建设新征程。本文从"全域游"视角出发,剖析甪直特色小镇的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甪直镇需结合全域经济、产业、文化和生态发展的需求,主动从工旅融合、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等方面入手,精准开发、优化全域旅游资源,提供多样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和体验,同时加强基础旅游设施配套和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旅游全要素品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实现甪直全域产业经济跨越式融合发展,以期为甪直镇及其他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特色小镇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一种模式,在旅游需求多样化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下,许多小镇纷纷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优势产业结合打造旅游特色小镇。文章分析广西特色小镇建设情况及广西山葡萄酒产地的具体特点,提出都安瑶族自治县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打造旅游特色小镇的路径:依托现有小城镇特色资源,彰显民族文化魅力;夯实山葡萄酒企业主体,促进品牌升级壮大;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吸引当地人力资源,参与旅游特色小镇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文兴业:文旅融合时代下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如今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旅游特色小镇通过挖掘地方资源,将其激活、价值延伸、变现,在繁荣文化旅游市场的同时,实现了地方产业转型与升级。而"千镇一面"、文化内涵薄弱、区域联动不足也暴露出部分旅游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旅融合时代下旅游特色小镇差异化建设创新发展的路径应立足内容为王,进行差异化小镇I P打造,要"以文兴业",书写独特的产业故事和小镇故事,并通过深入探究游客文化心理,进行产品与服务的特色打造,推动消费者在旅游特色小镇获得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科学规划布局,系统化联动小镇开发,从而真正实现旅游特色小镇I P高质量的开发与打造。  相似文献   

7.
蔡利 《现代商业》2023,(1):31-34
目前我国的旅游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旅游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以旅游为主的特色小镇应运而生,而如何促进特色小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让文旅融合助推特色小镇的经济发展,成为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芙蓉镇特色小镇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还有便捷的交通条件,随着张吉怀高铁的开通,芙蓉镇区位优势更加凸显,这些都为芙蓉镇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建设过程中也显现了旅游内涵挖掘不深、旅游与文化、农业融合不够、旅游服务品质不高等问题,因此深度挖掘芙蓉镇特色小镇文化内涵,全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思路贯穿在芙蓉镇特色小镇建设中,通过旅游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以“一业兴”带动“百业旺”,助推芙蓉镇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特色小镇是一种全新的战略发展模式,能够对当前经济新常态进行引领,也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的平台和载体。特色小镇建设要借助新观念、新视角、新路径,积极进行建设方式的探索和实践,结合各种元素,进一步推进特色小镇实践探索。特色小镇内涵极具特色,其功能极为丰富,集合"产业、城市、人文"为一体,推进了我国乡镇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在政府的引导下,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9.
文章顺应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结合当前国家大力扶持的特色小镇建设,通过对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小镇生态系统建设进行科学深入理论探索,力求以创变之举突破东北老工业基地"瓶颈"难题,打造开放、绿色、共享的宜居城镇,从而推动城市创新驱动战略的有力实施。  相似文献   

10.
特色小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县域经济发展的全新载体。广西培育和建设特色小镇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以及历史文化传统优势。近年来,广西初步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成效显著。但广西特色小镇量少而质不高;对特色小镇理解不够而创新不足;产业层次不高而特色产业主导不强;融资过少而资金不足;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以特色小镇为载体全方位发展县域经济,应当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加强产业主导,壮大特色产业;加强政策扶持,落实要素保障;加强政府引导,激发市场活力;加强观念创新,突出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隆力奇养生小镇为例,剖析了文化建设如何促进特色小镇四位一体地协调发展,并就特色小镇文化建设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升特色小镇文化建设效率。  相似文献   

12.
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助力荆州高质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湖北省中南部,位于沃野千里、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近年来,荆州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决策部署,坚持政府主导、部门主抓、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旅游、文化、生态和区域产业优势,扎实推进特色小镇创建,着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体制机制灵活、示范效应显著的特色小镇,为荆州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3.
如今,乡村振兴已经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第三阶段,并且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文章重点从乡村振兴中特色小镇发展战略入手,多角度分析以广东省翁源县兰花特色小镇为例的特色小镇,从经济上探讨翁源县是如何以兰花为主要核心带动一系列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也解决了一部分当地就业需求。文化上则以自己独特的旅游文化来吸引游客,将绿色可持续与经济发展牢牢凝聚在一起,不仅推出不同季不同路的旅游路线,还有着自己独特的IP文化。但兰花产业在经济上仍处于发展底端,存在兰花价值深挖不足、电子商务发展缓慢、品牌宣传力度不大、花卉旅游开发不足等问题。文章在分析特色小镇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试从经济与文化现状,以及现存问题角度探讨特色小镇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为更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战略保障与支持。深入挖掘小镇的优势资源,需要充分体现小镇资源特色。立足小镇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历史文化底蕴、产业特色等,深度剖析小镇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明确小镇发展定位,使小镇发展类型与主导产业相匹配,进而对特色小镇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国外特色小镇的发展经历了历史积淀,逐渐形成了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引领型的特色小镇。钦州应重点建设产业聚集型小镇。在打造特色小镇时应注重准确定位,政府和企业加强合作,紧密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布局。  相似文献   

15.
在创建特色小(城)镇的过程中,不同地区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和时间节点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从发展主体看,主要分为建制镇、产业载体和新建平台。从金融路径看,除了投资企业的自筹资金外主要是国家专项建设资金、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专项转移支付、政策性银行贷款等。从开发路径看,主要可分为生产侧、生活侧、生态侧三种。未来,应以打造供给侧小镇经济为主线、以产业建镇为核心,促进文化、旅游、社区协同发展,从时空维度和发展目标来科学确定小镇发展方向和建设主体,以小镇主导产业自身能力为基础大力发展小镇产业基金,以产业驱动为起点有序补齐小镇功能性短板,果断放弃一批不具备建设条件的特色小(城)镇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16.
"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践形式。江西特色小镇建设已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也暴露了特色小镇产业特色不够鲜明、"同质化"现象较严重、产业与小镇融合度低等突出问题。本文基于产城融合视角,提出加快推进江西特色小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特色小镇作为一个新事物,正成为新常态下各地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和改革创新的新载体。建设河南航空特色小镇是具有历史传承、符合发展规律、切合河南省发展实际的重大决策和行政创新。文章通过对河南航空特色小镇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建设的蓝图构想,建设好河南航空特色小镇,加快产业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18.
2022年北京申请冬奥会的成功,给冰雪产业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随着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将冰雪产业和特色小镇融合一体,进而打造一种新形势下的冰雪特色小镇是必然产物。从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视角界定了黑龙江省冰雪特色小镇的内涵,结合黑龙江省冰雪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冰雪特色小镇季节性的限制、品牌知名度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融合度不高、文化底蕴不突出等问题。黑龙江省应增强全季性体验、树立小镇品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引进人才和促进产业融合,从而提升冰雪特色小镇的核心竞争力,促进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特色小镇在浙江诞生以来,浙江始终坚持"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体制新而活"的内涵,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生融合"和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四位一体"的建设理念,走出了一条符合浙江实际、具有全国首创意义的特色小镇发展新路子,成为了浙江的"金名片"。回顾浙江特色小镇的创建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基于不断变化的城市和区域环境,我国各个地区均在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其共同目的是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促进当地经济、社会转型,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更好地服务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从发展情况看,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各种政策的有机结合体,充分展现了我国历史经典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活力,也彰显了我国不同地区的文化、旅游魅力。然而,受资源、环境、人口和市场等因素制约,不同地区特色小镇建设路径和效果差异较大。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特色小镇发展路径、效果和动因,借鉴相关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继续有效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