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鹏 《北方金融》2021,(4):79-84
金融风险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负外部性,个别问题机构的风险扩散可能对整个金融系统乃至国民经济产生冲击。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和存款保险机构等公共部门的及时介入对于金融风险的有效处置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共部门参与风险处置是基于问题机构已经实施全部自救措施的前提下,不及时救助可能对金融体系造成冲击或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公共资金和资源的动用,处置主体包括中央银行、存款保险机构和财政部门,主要处置方式包括央行最后贷款人、存款保险风险处置以及财政注资、担保等。本文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对美国、英国、日本三国三国公共部门在重大金融风险处置中的职责和作用处置实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同时对三个国家公共部门介入风险处置的主体、职责分工、约束条件、监管协调等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提出建立和完善为我国构建公共部门参与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重大金融风险处置框架的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浅谈银行保险制度的模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主要是指在金融体系内建立相关保险机构,各存款性金融机构按一定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基金,当该金融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流动性救助或在一定限度内对存款者予以偿付。存款保险制度与最后贷款人制度、金融监管机构的审慎性监管共同构成金融安全网。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建立适应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护广大中小存款者利益。  相似文献   

3.
存款保险是市场化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有效的处置机制对充分发挥存款保险职能,增强金融市场约束,保障金融安全至关重要。当前,为充分发挥存款保险的风险处置职能,建议建立完善的存款保险配套法律制度和问题投保机构风险处置流程、处置框架,健全问题投保机构风险监测、识别、处置和预警机制,明确风险识别、风险处置标准,推动问题投保机构有序退出金融市场,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是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机制。在我国央行监管职能分离、金融监管共享机制尚未健全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发挥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的作用并完善此机制,对我国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研究了最后贷款人救助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转轨时期央行实施金融救助的措施和成效,讨论了制约我国央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作用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央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存款保险制度与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颜海波 《中国金融》2005,(11):34-34
存款保险制度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是对银行危机进行救助的核心制度安排,两者虽然在防范个别金融机构的支付风险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在介入条件与时机、救助对象和经济效应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一、市场退出与金融稳定的两难冲突一般而言,对有问题金融机构的支付风险处置路径有自我化解(股东注资或市场融资)、存款保险、再贷款等措施,其中最后贷款人机制和存款保险是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转轨过程中许多有问题金融机构风险自我化解能力不足,我国尚未建立起存款保险公司这样的市场化风险分摊机制,以及再贷款形成央行大量不良  相似文献   

7.
我国建立最后贷款人制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日益市场化和国际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紧迫任务.为此我国也应建立包括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在内的金融安全网.本文回顾了最后贷款人定义的演变,从金融不稳定探讨了最后贷款人制度存在的原因,并通过考察我国的再贷款、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认为目前我国不存在最后贷款人.作者从切断再贷款作为商业银行正常的资金供应渠道、完善货币市场体系和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督和对公众信息的披露、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真正商业化及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等5个方面论述了建立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条件,并探讨了建立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国外存款保险制度中的早期纠正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对危机处置中存款保险制度的表现、作用、机制功能等不断评估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应赋予或加强存款保险制度中的早期纠正机制,提高存款保险制度在处置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的前瞻性和有效性,防范金融风险的升级与扩散,降低风险处置成本,以此促进金融稳定?2013年3月,国际存款保险协会(IADI)发布《存款保险制度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一般指引(讨论稿)》,就存款保险如何在问题银行的早期纠正方面发挥作用提出政策指引,表明国际上加强或改革存款保险制度引入早期纠正机制已进入政策实践阶段;  相似文献   

9.
华坚 《浙江金融》2005,(4):32-33
银行安全网是指政府为保护银行体系的安全和健康,防止银行业因不利冲击所导致的传染性挤兑破坏的一组政策机制设计,包括或隐或明的存款保险、最后贷款人政策、无法支付银行的处置方式及审慎的监管要求等.安全网的存在降低了银行危机导致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它的存在减少了因存款人挤兑所引致的银行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限制不必要的风险或者帮助困难银行,安全网政策总能有社会效益.但是,安全网是有成本的,存款保险的成本和银行救助的成本有时甚至会超过所有失败银行的总损失.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和日本的银行救助成本约占GDP的20%-50%.一个有效率的安全网应是全面考虑安全网可能成本和收益的福利最大化的政府政策.  相似文献   

10.
2015年5月,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实施后,我国金融安全网三大支柱全部到位.风险防范与处置中,最后贷款人、存款保险及微观审慎监管三者扮演何种角色,如何相互协调配合成为各界关注重点.本文通过博弈策略分析,得出五组命题,并通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实践,验证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必要的修正,相关结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