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事会》2009,(11)
2009年以来,伴随着资本市场IPO的重启,上市公司再融资现象也逐月递增。截至目前,已有200余家公司实施或计划再融资,融资规模总额逾6200亿元,远超过2007年A股市场巅峰时的3583亿元。海啸般的再融资潮引起股市新的恐慌情绪。  相似文献   

2.
《董事会》2009,(11):26-30
2009年以来,伴随着资本市场IPO的重启,上市公司再融资现象也逐月递增。截至目前,已有200余家公司实施或计划再融资,融资规模总额逾6200亿元,远超过2007年A股市场巅峰时的3583亿元。海啸般的再融资潮引起股市新的恐慌情绪。  相似文献   

3.
2001年5月中旬,沉闷已久的香港H股市场泛起一泓波澜,由法国兴业证券承销的兖州煤业1.7亿H股股票高价位旋风般增发成功。这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近50家H股公司中第一家成功再融资的企业。香港媒体议论纷纷:中国的国际化采矿公司浮出水面,兖州煤业必将带动H股公司掀起新一轮融资热。  相似文献   

4.
良好高效的资本运营是上市公司发展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而我国资本市场的活跃发展,为上市公司资本市场运作创造良好条件。再融资作为资本运营的重要内容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上市公司运用来保证和促进企业的经营和持续发展,因为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推动力。与非上市公司相比,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更为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湖南的境内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有关方面的调查和对最近有关财务数据的分析与比较,发现湖南省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主要表现出资产负债率较低、内部融资比重过低、流动负债比率较高、债券融资比例很低等问题,主要是由于湖南省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重股轻债”和“重银行贷款轻发行公司债券”的融资偏好、且其整体业绩水平较低、公司规模普遍偏小、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不发达、股票市场不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普遍较差等原因引起的。因此,本文认为,要通过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尽力扩大公司规模,加强对经理层的约束和激励等方面来优化湖南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要以提升公司价值、回报股东为己任。然而现实中,相比上市公司一轮又一轮的融资与再融资,普通投资者普遍感觉回报偏少。上市公司对这一现象如何看待,有何心里话想说?  相似文献   

7.
袁剑 《董事会》2006,(7):6-6
毫无疑问,中国银行的IPO正在刷新中国资本市场的一系列纪录。无论是募集资金总量还是股本总量,抑或是在中国经济结构中所具有的代表性,中国银行都将中国资本市场推到一个新的层次。在中行创造的众多纪录中,有一项纪录最为引人瞩目:中行创造了内地资本市场最快的IPO速度。从6月1日H股在香港挂牌之后,中国银行火速通过了内地极其繁琐的上市程序,准备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路演、询价等全部手续,登陆A股市场。如此光速上市,让人惊异之余,也让人疑窦丛生。  相似文献   

8.
房企"出海"大潮的背后,是外资借道凶猛的进入。面对A股市场再融资大门紧闭,信托监管严厉,企业纷纷"出海"寻求筹钱之路。与此同时,当前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环境相对宽松,部分国内房企通过在香港或境外上市,建立境外业务发展融资平台,开展海外房产投资业务,借机布局国际房地产市场。扎堆发债在银行贷款、信托、海外融资、股权融资、房地产基金等诸多融资渠道中,以外币单位的融资总额占据了半壁江山。今年一季度,据克尔瑞研究中心监测的103家房企融资总量达到1097亿元,同比增幅达到96%;其中,海外融资总额占比为67%。在内地渠道持续收紧的大背景下,海外资本市场依然将是各大房  相似文献   

9.
选取2000—2018年在国内A股上市的新能源公司的面板数据,通过融资约束中介效应实证分析金融关联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金融关联的新能源上市公司更易出现过度投资现象,金融关联的建立也有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融资约束在金融关联与新能源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间发挥中介效应,即金融关联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引起的。因此,为提高投资效率,建立金融关联的新能源上市公司应注重应对融资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实现上市融资。进入新世纪,内地企业境外上市迅速升温并呈现加速趋势,这股热潮不仅涉及沿海地区,也波及内地。到境外上市,尤其是在周边市场上市融资已成为许多国内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大举措。为了推进境外上市的各项工作,提高上市效率、减少操作风险,公司境外上市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柯宇晨 《工程经济》2015,(1):113-116
阿里巴巴上市事件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上市公司引入双重股权结构的讨论。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作为一种非典型的双重股权结构,引发了作者对双重股权结构的研究。在厘清双重股权结构的发轫与发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公司治理的内部股东和外部股东的概念,旨在区分双重股权结构对投资者的制度性分割,并就双重股权结构的特征展开论述,剖析双重股权结构的利与弊。作者认为,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引入双重股权结构还为时过早,但是在接下来的公司法、证券法的修订过程中,可以考虑为双重股权结构留出一定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曹中铭 《董事会》2014,(5):21-21
正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再融资往往都是"狮子大开口",丝毫不顾及投资者的感受与市场的承受能力。一些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简直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圈钱"。因此,有必要对创业板公司的再融资行为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3.
当迸发的中国IPO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新亮点时,中国企业就成了各大证券交易所争相取悦的宠儿。果时间倒退到6年前,华尔街会理所当然地接纳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火热的IPO,因为如同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等众多中国优质红筹公司一样,登陆全球主流资本市场,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是当仁不让的选择。但是如今,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这样的巨型“红筹”开始回归,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也转移到了香港市场和中国内地A股市场。7月25日,继中国银行成功发行内地A股及香港H股之后,中国工商银行也透露将在年内进行IPO,同步发行的H股和A股,募集资金规模将…  相似文献   

14.
圈点     
新闻点评中国平安否认"A+H"融资方案日前,曾经引起过股市暴跌的中国平安巨额再融资方案出现新版本,中国平安有可能将采取"A+H"融资方式。对此,中国平安的新闻发言人盛瑞生表示,中国平安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表态。目前,中国平安的再融资方式没有新的变化,但会根据市场情况,慎重考虑筹资时机、规模及资本市场承受能力,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程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资本成本与融资成本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再融资的直接原因是股权资本成本的软约束性导致股权再融资的成本过低,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股权结构,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6.
现实资本市场的运行表明,投资者与公司经理人都可能存在非理性行为。在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割的环境下,非理性的市场行为导致上市公司具有内在的股权融资冲动,损害流通股东的利益,并削弱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本文基于市场非理性假设,构建了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模型,并对由此产生的资本结构如何影响公司治理及其改进提出了一个思路性的框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 2009~2017年创业板上市公司 IPO 数据,考察公司研发创新对IPO市场表现的影响, 以及该影响机制在 IPO 前面临不同融资约束程度的公司中是否有所差异;依据我国IPO制度变迁背景, 对自2014 年起实施的首日交易价格管制后的样本,采用其破板日(上市后首个非涨跌停板日) 而非上市首日数据衡量, 以体现真实的市场股价反应。 研究表明: 以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衡量公司研发创新时, 两者均对 IPO 市场表现具有总体促进作用;公司在 IPO前面临的融资约束较高时,短期会对 IPO市场表现出一定放大作用,长期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并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本文由资本市场宏观环境出发并落脚于微观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及其表现, 为 IPO制度改革的深化及企业研发决策选择等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协整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反映H股变化的中企指数与香港及大陆两地证券市场指数变化的关系.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尽管H股为内地企业股票,且中企指数成份股中有半数以上在香港与大陆两地双重上市,但中企指数与恒生指数间具有稳定协整关系,且恒生指数是中企指数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原因,而大陆两市场指数与中企指数不具有类似关系.上述结论的政策提示是,对个体上市公司规范化要求固然重要,而市场制度本身的稳定对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与债务违约相关的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而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经营风险存在双刃效应。本文运用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将“陆港通”政策的出台作为外生冲击,进行多期DID分析检验,得出资本市场开放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效应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与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两个途径实现。本文从资本市场开放的实体效应视角,为企业违约风险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企业厂长、经理感到最头痛的问题就是资金,许多企业都想千方百计打开通往资本市场的通道,获得大量低成本的长期资金,买壳上市则是企业实现间接上市,从而利用证券市场达到直接融资的一条捷径。买壳上市也称借壳上市,是指非上市企业通过收购上市公司的控制性股权,从而取得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实现间接上市的一种资本经营方式。一、买壳上市的作用  1.拓宽融资渠道,筹集资金资金缺少一直是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如果成功地买壳上市,非上市公司可以把自己的业务转移到这家已经上市的公司,就象一家上市的公司在证券市场上从事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