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炫竹 《魅力中国》2010,(35):179-179
来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探寻未成年人犯罪产生变化和发展规律,并采取相应措施遏制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未成年人犯罪的多个原因和怎么预防并矫治表成年人犯罪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现象严重,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未成年人犯罪成愈演愈烈之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已成为社会焦点.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也较为凸显,本文通过对2012-2014年大方县检察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调研,分析近3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从社会、学校和家庭角度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地区改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力求对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吕颖 《魅力中国》2014,(22):307-307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故意实施危害社会,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依法应当受刑罚惩罚的行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特点与一般成年人有着根本的不同,所以防治对策有区别于成年人犯罪。国家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就必须从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和犯罪特点入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政策,以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率。  相似文献   

4.
闫鹏 《魅力中国》2014,(26):309-309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审理程序作了特别的规定,这是考虑到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不成熟的特点,因此,在整个诉讼过程中也要有别于成年人犯罪的诉讼程序。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首次将“合适成年人在场”这一制度法定化,从而进一步的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也体现了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对待和挽救、教育未成年人罪犯的刑事政策的考虑。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犯罪早已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近年来犯罪低龄化、犯罪数量持续增长等诸多迹象逐渐明显,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急需补救的一块严重创伤。要针对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从提高家长素质、提高夫妻婚姻质量、提高未成年人素质、展开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以达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王岩 《魅力中国》2014,(24):304-304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受到了广泛关注。如何更好的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将从未成年人的主体特征的外在表现形式入手,并从影响其犯罪的环境、家庭、教育、网络及个体主观方面几个部分,来分析说明心理问题是未成年人犯罪的起点。基于此,提出如何预防并矫正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的措施和方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人犯罪治理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由于立法滞后和制度设计的问题造成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人犯罪治理陷入困境,迫切需要从完善立法、培育专业化的司法社工队伍、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司法社工介入的独特功能及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满十八周岁触犯刑律的犯罪种类的总称。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己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  相似文献   

9.
岳启杰 《魅力中国》2010,(12):80-80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普遍所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引起了教育界、法学界等其他社会界的极大关注。因此,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本文试从李某强拿他人财物案例说起,强调有些行为看似“小事情”,却给国家、社会以及他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并其通过本案例对未成年人可以起到一定的警戒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犯罪以其犯罪主体特殊、社会反响巨大等特点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特别是司法机关的关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治理犯罪的对策,为司法机关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契机.针对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现状,司法机关应该抓住这一机会,深入调研,以期建立一套独立、完整、科学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处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峰期,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安定团结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是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体等多方面入手,构建"四位一体"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体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有关未成年人违法的新闻层出不穷,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其核心是未成年人犯罪这个问题.面对未成年人犯罪这—具有特殊性的犯罪问题,需要我们对未成年犯罪人作出正确的评估,以分析、总结其原因,并思考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中的细化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如何在矫正未成年人的行为,降低其再犯率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护未成年罪犯的权益,平衡二者间的关系,并最终实现社会与未成年人利益双赢.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峰期,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安定团结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是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体等多方面入手,构建"四位一体"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体系.  相似文献   

14.
张明辉 《魅力中国》2010,(6):131-131,127
恢复性司法制度,是在行刑社会化的国际刑罚趋势下诞生的司法制度,是一种中国所逐步引进借鉴的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有一定观念契合的国际先进刑事司法模式。它以恢复正义和重塑和谐为基本目标,在处理未成年人案件中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对未成年人的回归效果极佳。本文首先结合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介绍了恢复性司法制度,接着分析指出了当前司法制度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不足之处,然后提出了在我国建构未成年人犯罪恢复性司法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隋云娇 《魅力中国》2014,(19):311-311
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占到全国刑事案件总数的近一成,不仅每年以13%的速度递增.而且未成年人犯罪在犯罪成员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方式团伙化、作案方式成人化、智能化的基础上又呈现出新的特点。面对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形势,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成为维护当前社会稳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犯罪的前倾性.未成年人犯罪的前倾性,也称低龄化.司法实践表明,与20世纪50年代乃至60年代前期相比,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年龄已提前2至3岁,而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也相应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我国有相当部分地区的青少年犯罪所占比例高达50%左右(此数据青少年犯罪年龄为14岁至25岁).而另有资料表明,湖南省某县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在四年间就由9.6%上升至27%.  相似文献   

17.
犯罪的前倾性.未成年人犯罪的前倾性,也称低龄化.司法实践表明,与20世纪50年代乃至60年代前期相比,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年龄已提前2至3岁,而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也相应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我国有相当部分地区的青少年犯罪所占比例高达50%左右(此数据青少年犯罪年龄为14岁至25岁).而另有资料表明,湖南省某县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在四年间就由9.6%上升至27%.……  相似文献   

18.
潘红旗 《杭州研究》2007,(4):134-138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课题。未成年人犯罪原因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家庭教育不当,学校教育存在缺陷,社会不良环境影响以及未成年人自身素质不高等。本文在梳理分析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新形势条件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一直呈上升趋势,各种犯罪事件屡见报端,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未成年人犯罪有哪些特点,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呢?本文拟就此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作为未成年人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缺乏必要的家庭关爱,教育、心理等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近年来犯罪现象呈严重化发展趋势。对此,社会各方面应多关注留守儿童的生长环境,研究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原因、特点,找出解决问题的出路,关爱留守儿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