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中国西部》2011,(4):14-14
2月19日、20日,"清华七校"、"北大十三校"自主招生笔试相继举行,多位高校负责人表示,联考意在通过"叠加效应"放大自主招生的引导作用,改变应试教育现状。高校结盟联考,究竟能否为引导中学素质教育增添"砝码"?教育界人士对此进行了热议。联考确实是自主招生机制创新的方向之一,但从当前现状来看,即便是多校考试,  相似文献   

2.
近日,"90后少女作家"蒋方舟被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降低60分录取,引发一片质疑声。破格录取对其他考生是否公平?高考分数还有作用吗?那些从地震废墟中解救出数名同学的高考生不谓不优秀,他们能被破格录取吗?自主招生录取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体制的诟病,还是权利的滥用?无数的问号拷问着我们现时的教育体制。到底是普世价值的公平原则重要,还是以牺牲大多数人平等权利的破格重要?  相似文献   

3.
邹星辰 《魅力中国》2010,(29):181-181
本文所述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是指普通高等学校通过自主考试选拔个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考试并签订协议的考生高考后可享受若干录取优惠政策(如降分录取、上重点线即录)。为了让那些有志于参加有关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同学有一个原则性的把握和方向性的参考,我们结合具体的试题,就几所重点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的数学试题所呈现出来的一些特点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石述恩 《中国西部》2013,(9):127-127
#微搏观察员#{实话石说话两会}有代表委员呼吁全国重点高校在各省公平分配名额,这在高校自主招生成为潮流的今天,很难操作。  相似文献   

5.
高职单招是我国高考及自主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学界誉为高考改革“破冰之举”的高职单招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并达到效果,事关我国高考扩大高校自主权改革成效。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卷的质量分析,试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综合素质测试为例,力图探索保障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质量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江晏 《中国西部》2012,(9):34-35
今天的中国高考改革,有一副最沉重、最尴尬也最喜剧的表情。改革开放30多年,成亦高考,罪亦高考。在全民关注、社会高度敏感的压力之下,背负了超乎自身承受能力的沉重使命与包袱,高考改革的前行更像是挣扎,脚步总是跟不上期待,花样百出却进度迟缓,边出新闻边挨骂,很少能讨好。然而回头看看,毕竟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高考改革新方案"、"异地高考"、"一年多考"、"本专科分流"、"自主招生扩大范围"……这里的每一个词语、每一种说法,都能撩拨成千上万家庭的敏感神经,影响着数以万计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人生走向。"百年树人"的教育,原本不该多出新闻,而现在,  相似文献   

7.
中国从2003年开始,在部分高校推行自主招生试点。其后基本上延续了自主笔试+自主面试的所谓自主招生模式。至今,8年间自主招生的高校数量与招生规模也随之逐年扩大,截至2010年,全国近80所高校有自主招生的资格,其中就北京地区所拥有的自主招生资格的院校就有近20所。历年来的招生数据显示,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跨人大学门槛的考生几年间翻了6倍。  相似文献   

8.
刘琴  柴葳  柯进 《中国西部》2012,(9):56-59
民办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优势空间会越来越小;对于高校自主招生、培养全能型人才的美好愿景仍旧停留在招生简章上……高校之困,实际上是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疑问:教育力作为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我们应如何突破现有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中国从2003年开始,在部分高校推行自主招生试点.其后基本上延续了"自主笔试+自主面试"的所谓自主招生模式.至今.8年间自主招生的高校数量与招生规模也随之逐年扩大,截至2010年,全国近80所高校有自主招生的资格,其中就北京地区所拥有的自主招生资格的院校就有近20所.  相似文献   

10.
与"Oarsman-regatta(划桨手—帆船赛)"最相称的词组是"runner-marathon(赛跑者—马拉松)"吗? 这个有点像中国公务员考试中“类比推理”的题型,在2005年美国针对“高考”(SAT)的一轮改革中被剔除了。理由是反对者认为,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学生对高大上的运动知之甚少,不可能对这样的词汇有辨识度。  相似文献   

11.
陈勇 《东北之窗》2010,(21):34-36
“学校要的就是科研项目。这是教育部排名的硬件设施.没有这些量化的考核标准,还怎么招生?”对于媒体所曝光的高校驻京办同样存在腐败和“跑步(部)前(钱)进”的行为,东部某高校驻京办主任肖文凯显得十分淡定。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上海高考将实现重大突破,3所民办高校首次试行自主进行入学测试.自主确定入学标准和自主实施招生录取的自主招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近日表示.这一探索得益于教育部赋予上海实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权力,上海将以公平.公正.规范.透明为宗旨.及时总结,形成经验.稳步推进高考改革。  相似文献   

13.
陈亦冰 《中国西部》2012,(12):110-111
3年前,上海调整高考艺术特长生加分政策,不仅范围缩小,而且分值"打折"。不料,在今年的中考招生时出现了"双刃剑"现象。  相似文献   

14.
自主招生是高校适应自主办学和素质教育要求而实施的重要变革,受高校、政府、社会舆论推动。这项改革增强了招考的选择性与适应性,但也存在公平与效率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本文以一所院校为例,分析自主招生的教育公平成效,对自主招生入学学生的培养成果进行了对比,剖析了目前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老区建设》2014,(12):46-47
无锡市、县(市、区)"两会"扶贫开发工作成绩的取得,根本原因在于对自身的准确定位。他们坚守社会团体的本职,紧紧依靠党委政府、依靠理事单位、依靠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建言献策、拾遗补缺"的作用,做到工作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尽力而为办实事,这就是他们的成功之道。近几年来,无锡市老区开发促进会和扶贫开发协会(以下简称"两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从社团工作的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6.
李欣桐 《魅力中国》2014,(20):189-189
自主招生足叫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经过十年的发展。自主招生已成为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高校招生多元录取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自主招生在城乡的显著差异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声望是决定社会分层的重要因素,而社会声望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即为教育因素,由于父母的教育水平差异导致的社会地位差异,影响了子女的教育机会获得。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的学生没有十分充足的教育资源。同时,农村家庭也较缺乏经济实力来支持子女的教育。从自主招生的选拔到考试。再到最终的结果,都体现了高校自主招生对城市生源的偏爱,对农村学生的不公平。本篇论文即从自主招生的过程来研究城市公平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17.
只有抓好组织网络建设,特别是把村会员小组这级组织建设好,老促会工作才能扎实开展。丹徒区"两会"自2004年至今,始终把加强组织网络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同时注重发挥村会员小组在开展"两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丹徒区"两会"进一步强化老促会村小组建设,使老促会促进工作接地气,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部》2012,(9):56
民办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优势空间会越来越小;对于高校自主招生、培养全能型人才的美好愿景仍旧停留在招生简章上……高校之困,实际上是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疑问:教育力  相似文献   

19.
《新财经》2010,(11):35-37
房价到底高不高?政府是否真心要调?地产商又是否愿意配合?全国"两会"期间,无论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还是地产商,都察言观色,暗自揣度  相似文献   

20.
银行"很差钱"怎么办?问市场要!在经过去年农业银行(601288.SH)和光大银行(601818.SH)首次发行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再融资后,市场一度以为巨额再融资将会暂告一段落,没想到这次来得有些出其不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