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郭兰平  刘冬兰 《特区经济》2006,(12):128-129
结合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我国已经进行了10多年的各类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但是,排污权交易却至今未能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环境政策。本文利用制度分析框架从制度结构与不完全合约的角度分析表明,妨碍我国排污权交易政策实施的制度因素主要是排污权交易制度结构的缺陷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许多关注焦点都聚集在排污权交易制度上,而忽略了对排污权主体的权利保护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环境正义理论来讨论排污权主体的权利保护,并且从环境正义角度为排污权主体权利保障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排污权指利用自然环境自净能力的资源权利;排污权市场指排污权所有者或使用者之间交易排污权的市场。1980年代以来,我国排污权管理政策的基本内容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污染者负担:强化环境管理。配套政策包括工业建设布局环境政策、能源环境政策、水域环境政策等。主要的排污权管理制度包括:"三同时"、"排污收费"、"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和"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这些制度总原则可以归纳为"谁污染,谁治理"制度。对我国20余年的排污权管理制度考察,可发现我国的排污权管理过于倚重行政手段管理,而经济手段利用不足,总体上属于"末端"治理的排污权管理制度。排  相似文献   

4.
排污权交易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排污权交易政策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排污权交易理论产生的背景和排污权交易的实质进行了分析 ,并对近年来关于排污权交易中的制度内容、拍卖机制、市场势力、交易成本和监督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为我国排污权交易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2年开始在六个省份实行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所具有的"自然实验"性质,使用了基于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双倍差分模型,考察了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对单位产出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施确实降低了单位产出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同时也表明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6.
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 ,环境污染的治理也逐步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本文通过对排污权交易的分析 ,探讨地区差异性、经济发展差异性与直接环境政策和间接环境政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薛晨  周艺歌  李璟  王银 《中国经贸》2012,(14):129-130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项高效灵活的环境管理政策,它强调以最小的经济代价、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排污权交易制度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确定总量控制目标、政府进行初始分配、二级市场交易。国内学者在总量控制、初始分配方面已经有大量研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构建模式,而对排污权二级交易市场的制度建设的研究尚不充分,并且通过对前入研究的总结,发现我国的排污权交易的二级市场.政府的介入比较深,不利于排污权制度设计以及市场的活跃性的增强,所以根据“排污权银行”这一概念,我提出构建“排污权典当行”模式,使之与“排污权银行”相结合.共同促进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排污权交易是一项有利于环境与经济的政策。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出发,阐述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现状、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全法律法规、科学分配初始排污权,明确定价机制、提高监督水平、进行跨区域交易、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环境问题具有长期性,不可逆性的鲜明特点,对于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环境的特点为切入口,首先对现行政策进行了比较,指出以排污权交易制度、直接管制为代表的"标准决定价格"政策要明显优于以排污收费为代表的"价格决定标准"政策。其次对于制定环境目标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要摆脱片面注重短期、注重经济的政策导向,充分考虑环境的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外部性理论与环境管制工具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外部性理论的发展以及环境管制政策工具的演变进行了详细考察,发现环境管制政策工具演变实际上是随人们对外部性的认识深化而不断演进的。其具体表现为对外部性的认识经由私人、社会成本的背离→产权界定不清晰→交易费用过高等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相应地,环境政策工具经历了政府命令→控制→政府征税手段→利用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工具→自愿参与制度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刘涛 《特区经济》2007,226(11):136-13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心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关键时期,现实告诉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在环境中求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因此,本文建立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模型,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以期促进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We construct a model of two regions with cross‐border pollution, and with inter‐regional (regional capital mobility [RCM]) or 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bility [ICM]) capital mobility. Each region uses emission taxes, or intra‐regionally, or inter‐regionally tradable emission permits to reduce pollution. We show that the non‐cooperative settings of all three instruments are always inefficient relative to their cooperative settings. When regions are symmetric, then (i) with RCM the non‐cooperative setting of intra‐regionally tradable emissions permits is welfare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other two instruments, (ii) with ICM the non‐cooperative settings of intra‐regionally tradable emission permits and of emission taxes are equivalent and superior to that of inter‐regionally tradable emission permits, and (iii) with ICM the three instruments are equivalent only when cross‐border pollution is perfect.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n analytical general equilibrium framework to measure the foreign exchange premium and the premium for non‐tradable outlays for a country. The framework allows us to capture in a consistent manner the impacts of the sourcing of funds and their expenditure on tradable and non‐tradable goods and services of investment projects. An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is carried out for 20 countries in Afric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eign exchange premiums range from 2.4% to 9.0% and the premium for non‐tradable outlays from ?0.7% to 2.9%. The empirical values depend on a number of factors, including the indirect taxes, production subsidie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distortions of a country. These premiums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of investment projects.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与中国、韩国没有自由贸易协定,但是三国之间的贸易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对于三个国家的贸易环境维护像是通过很长很暗的隧道那样一种状态,解决这个问题具有战略意义,但必须采取必要的手段来维护三国间的互惠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陈雯  肖斌 《南方经济》2011,29(10):58-68
本文构建一个基于可交易排污许可证的环境规制政策工具分析模型,探究许可证价格的决定机制,分析许可证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探讨可交易排污许可对中小企业利润和产量的影响,并引入创新机制,考察加入补贴的环境规制工具对中小企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初始免费可交易排污许可证+补贴(特别是差额补贴)的工具组合能够以较低的规制成本激发中小企业创新,而且在长期内,创新收益能够弥补规制成本。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or not the globalization of Japanese companies is a problem for the Japanese economy. To examine this, using the theoretical model, the paper examines whether the globalization of home-located tradable goods firms provides a benefit to the home coun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elfare. Specifically, since globalization is thought to have begun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in production costs of the home and the foreign country, we examine how an increase of productivity in the foreign non-tradable goods sector, which is the principal factor in the difference in production cost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ffects the welfare of the home country. We show that such an increase of productivity not only induces enterprise relocation, but also improves the welfare of the home country. In particular, the latter is demonstrated by an increase in the real flow of dividends that results from holding equities in tradable goods firms located abroad, i.e., the improvement in the income account. Hence, since the prediction of the model indicates that the globalization of firms is not a problem,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globalization of Japanese firms is not a problem for the Japanese economy.  相似文献   

17.
胡靖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3):110-113
全球经济中已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复杂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跨国公司特别是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既是先进技术的载体和绝大多数前沿技术的创新者,也是国际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的主体。随着前沿创新领域的扩展、创新成本的迅速提升以及高科技活动战略联盟的发展,没有跨国公司的直接参与而获得新技术将是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而且,随着FDI机制越来越自由化的发展,创新活动成本的提升使跨国公司更倾向于内部的技术转移:随着我国加入wT0,开放的逐步深化,贸易投资的日益自由化可能会进一步使技术引进的政策失效可见,如何在大量吸引外资的同时加速外商技术转移已成为我们引进外资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实现的过程,进而提出了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行为函数,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总体分析模型,明确了影响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现实经济因素.为进一步确立政策选择思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环境要素日益趋同,无利润区出现并扩大,一些高瞻远瞩的大企业已经将目光由市场份额转向利润,但是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依然没有意识到形势的严峻。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定位、目标以及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十种适合中小企业的利润模式,为中小企业选择适合的利润模式提供了参考,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间品进口、制度环境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微观匹配数据,在地区制度环境存在显著差异的背景下研究中间品进口、制度环境与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间品进口通过"竞争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中间品质量效应"以及"中间品多元化效应"机制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提升效果会因企业所有制、贸易方式、中间品进口来源国、技术复杂度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2)制度环境改善一方面可以直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强化了中间品进口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中间品进口与制度环境在影响出口产品质量方面存在互补性;(3)文章进一步从动态视角考察了进口持续期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得出二者呈现"U"型关系,短期进口无法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持续进口以及适时进入可以显著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本研究为中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改善区域制度环境提供了理论与现实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