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企业研究报告》2006,(1):21-23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建立存“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基础上,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足对以“大量生产、大量排放、大量废弃”为特征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式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它实现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反馈式循环过程,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由于工业企业是资源消耗与废弃物产生的大户,  相似文献   

3.
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费、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中国开始走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想了解有关循环经济的知识,请阅读本栏目为您组编的3篇文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垃圾治理”与“循环经济”是两个紧密联系的话题。垃圾是人类活动与生俱来的产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成了世界性的难题。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我国是自然资源人均占与有量较低.环境容量相对较小的发展中大国,所以,必须要考虑资源的承载能力,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因此,2004年在全国环境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考虑资源的承载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议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6.
吴彬 《河北企业》2007,(10):35-36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企业只有依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找准在生态产业链中的定位,才能真正成为循环经济的发展主体。  相似文献   

7.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经济要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企业是整个经济发展的主体,它对于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制定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应该是整个经济增长中的重要环节。循环经济是由清洁生产发展而来,在企业清洁生产基础上形成…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提出的一个经济概念,到20世纪90年代得到日益重视。“循环经济”这一术语在中国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前,社会上普遍推行的是国家发改委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刚、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一定义不仅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特征,也指出了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疆审计》2005,(6):59-59
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循环经济是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所谓“减量化”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废弃产品或拆解后的零部件继续使用,或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资源化”是指废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其特点是主导产业链条前后拉伸,实现闭合循环发展,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对“生产、消费、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一、循环经济新的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种循环经济模式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循环经济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循环经济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和谐观.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经济解读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将物质流动方式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线型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闭合循环模式。通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贯彻“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简称3R原则)的减物质化原则,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从而达到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循环经济使人类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使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这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裴玮 《国土经济》2006,(6S):28-29
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我国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更是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前,我国的社区发展和房地产投资开发还处于传统经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增长模式,建设循环经济社区将成为未来居住区建设和开发的必然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王慧 《活力》2007,(1):42-42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消解了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相似文献   

16.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从长远来看是难以为继的。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减少环境污染,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形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效益。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生产力持续提高受资源和生态双重制约,从而要求必须采用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全新的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发展循环经济是在粗放型生产方式及引发的能源紧张,水、土等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的。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基本原则,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为核心,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一产品一废物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为了支持政府统筹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是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增长目的、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和环境为物质基础,充分满足人类物质财富需求,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高效协调的经济形态。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人们对“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大规模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深刻反思的产物,它是以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包括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方式,是经济发展理念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其中,蕴涵着具有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环境哲学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七点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目前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优选模式,它强调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线性增长模式,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环境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主要作用在两个层面: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减量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并拓展到废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