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污染转型化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转型期问题,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没有得到相应有效遏制,已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每年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这些转型的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为了防止这些转型的环境污染广大化,文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从而达到减少环境转型化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它所具有的特点就是工程量比较大,而且周期较长,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就会引起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相关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可以对地表造成破坏、水土流失、污染水源等因素,同时在建筑施工当中,发动机械的噪音给生活在周围居民同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运输建筑材料的过程中会给空气带来一定的污染,并且建筑材料在存放的过程当中也会给空气造成污染.所以,要针对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给环境造成污染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且提出相对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工厂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促进了社会发展,但是一些有污染物的厂区环境也给工厂职工和周边居民造成了不良影响,形成危害.科学合理的进行厂区绿化,是防止污染,改善劳动和居住条件,增强人民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环境损害赔偿数额巨大,无论是损失惨重的受害人索赔落空,还是污染企业不堪巨额赔偿而破产都将给社会造成不安定的影响。根据风险责任社会化原理,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分散巨额赔偿风险,体现了法的基本价值,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相似文献   

5.
产地:良好的生态环境 绿色食品的标准体系内容包括: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包装贮运标准四个方面,一个产品只有达到上述四方面标准才能被认定为绿色食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产优质、无污染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的前提条件.由于人类社会工业化的高度发展,无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大量排放各种污染物,污染了水源、空气、土壤、海洋,给人类自身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环境一旦遭受污染,有些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难以恢复,所以生产绿色食品必须要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即大气、水、土壤没有受到污染,周边环境没有潜在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6.
由于防治病虫的人力、物力支出巨大,喷洒农药不当又杀伤天敌、污染环境,市民的健康也受到影响。所以在搞好植树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大保护园林植物的力度,园林植物保护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煤矿开采时,由于害怕煤层气浓度过高引起爆炸,每年排放的煤层气数量巨大,既造成能源浪费又污染环境。因此,加强我国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石油企业对煤层气开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以及优劣势,结合SWOT矩阵的战略制定措施,指出了我国石油企业煤层气开采战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梦  贾建 《科技与企业》2014,(4):147-147
在化学工业不断取得进步的今天,人类的生产生活得益于化工生产的巨大推力,不断地攀上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成就的可喜的,不过相应地,人类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人们越来越不能忽视化工生产所带来的化工污染给环境及人类的健康所造成的巨大威胁与破坏。本文介绍了化工污染的类型、化工污染的危害,并且也探讨了防治化工污染所应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9.
杨虹 《中外企业家》2016,(8):143-144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交通工具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已经越来越普遍,相应的也带来了加油站的增多。加油站的柴油或者汽油,一般都需要经过运输才能到达加油站,这之间需要经过包括装罐、运输以及卸油等过程,再加上具体的销售,所有的过程都会造成油气的挥发,不仅会造成油品的损失,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甚至威胁人们的人身安全,随着加油站的增多,由于油气挥发或者油品泄露造成的灾害每年都有发生,造成的损失是巨大并且是不可逆的。所以减少油气的挥发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减少油气的损失一方面需要在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保证工作的严谨性,另一方面还需要建设独立完善的油气回收设备对挥发的油气进行回收,这也是本文讨论的主题,对加油站挥发的油气的进行回收,减少油品的损失,控制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1]。  相似文献   

10.
工厂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促进了社会发展,但是一些有污染物的厂区环境也给工厂职工和周边居民造成了不良影响,形成危害。科学合理的进行厂区绿化,是防止污染,改善劳动和居住条件,增强人民健康的有效途径。为了改善厂区环境,保  相似文献   

11.
刘瑞图 《价值工程》2021,40(7):15-16
河北地区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加大力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引发泉水枯竭、河流污染、地面沉降、植被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为当地生态、经济以及环境带来巨大负面影响.虽然近年来国家为了抑制地下水持续恶化,给予地下水管理高度重视,促进河北地区相关部门大规模建设地下水压采和水源置换工程,但由于地下水压采和水源置换工程会为城市供水安全带来一定风险,所以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并针对性采取措施规避城市供水存在的风险隐患,从而为实现地下水补平衡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佟国建 《民营科技》2014,(12):218-218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是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同时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化速度惊人,这就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空气质量污染更为明显,戴着口罩出行的人们无处不在,雾霾等污染现象也见诸于全国各大城市,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瑞图 《价值工程》2021,40(7):15-16
河北地区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加大力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引发泉水枯竭、河流污染、地面沉降、植被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为当地生态、经济以及环境带来巨大负面影响.虽然近年来国家为了抑制地下水持续恶化,给予地下水管理高度重视,促进河北地区相关部门大规模建设地下水压采和水源置换工程,但由于地下水压采和水源置换工程会为城市供水安全带来一定风险,所以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并针对性采取措施规避城市供水存在的风险隐患,从而为实现地下水补平衡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何广武 《民营科技》2010,(3):106-106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淡水资源组成之一的地下水资源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突出表现在城市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和污染加剧,其中地下水的污染的现状给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危害,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与贸易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类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同时可持续发展观的出现,使人们对环境的更加关注,给世界贸易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几种典型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铁兵  梁静  孙玉艳 《价值工程》2013,(14):313-314
土壤污染是当前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处理污染土壤常用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技术以及其研究进展。由于各种修复技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为了克服单一方法的缺点,发挥不同修复技术的长处,对加强研发污染土壤的综合修复技术提出了几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文根据环境工程专业学科的特点,以环境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为背景,从多媒体教学手段、工程实践、考试改革三个方面对<环境物理性污染>这门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通过授课实践:学生普遍喜欢这授课方式,课堂气氛活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热情,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环境问题如今已经成为全球问题,各个国家都在采取措施对环境进行保护.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是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城市化速度在逐渐加大,城市人口也在递增,这就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城市环境污染严重,雾霾等污染现象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上演,水体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使用.因此要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多层次、全方面的做好低碳减排、环保和发展之间的协调工作,使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贸易的开展,给我国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通过加入环境要素的国际贸易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30个省区的贸易、排放等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了以下几个结论:发达国家通过出口非环境密集型商品、进口环境密集型商品将排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排放跨境转移;2008年我国净出口内涵排放量为11.875亿吨,占国内总排放量的14.84%,我国通过国际贸易成为 CO2净出口国;“污染避难所”假说在我国成立,一省平均对外依存度高于20%就有极大可能沦为“污染避难所”.  相似文献   

20.
住房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之一,所以住房关系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房建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就成了人们最关注的一件事情,符合国家标准的房建施工不仅能够给居住者一个稳定安全的居住环境,同时也能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虽然说我国的房建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则是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