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嘉薇 《商场现代化》2007,(17):315-316
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外语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论述了培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强化商务英语课程建设,二是提高外语师资队伍的水平。通过概述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本文将其重新解构为课程、教学、师生三个主导板块加以分析,并结合当今高校外语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特点,试论了商务英语学科建设的培养模式:英语语言能力+商务和管理相关技术。通过课程的优化设置及优秀师资的建设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期对我国高校商务英语的学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培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强化商务英语课程建设,二是提高外语师资队伍的水平。通过概述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本文将其重新解构为课程、教学、师生三个主导板块加以分析,并结合当今高校外语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特点,试论了商务英语学科建设的培养模式:英语语言能力+商务和管理相关技术。通过课程的优化设置及优秀师资的建设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期对我国高校商务英语的学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既能熟练掌握英语沟通技巧,又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了满足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本文对现阶段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商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多元化的考试形式、搭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等一系列的对策,以期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4.
培养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已成为目前高校为适应社会需求调整办学思路的重要目标。本文通过对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提出了高校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四个模式”,并进一步确定了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五个路径”。  相似文献   

5.
彭娟 《品牌》2014,(8):125-125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未来趋势,进入21世纪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赵来越紧密。我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产品生产国,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我国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非常巨大。虽然各高校都开设商务英语专业,但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认清新形势,构建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是许多高校的当务之急。本文从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和教学方法改革等四个方面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晓云 《商场现代化》2007,4(36):387-389
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目前,对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在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本文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措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务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因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至关重要。各地高校只有充分利用当地社会资源,不断完善实践实习手段,充实实习内容,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跨境电商背景下,具备良好外语沟通能力、掌握外贸知识和技能、懂得跨境电商操作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显得较为短缺。针对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特点,这篇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从人才培养模式上、课程设置上、教学模式上、校企合作上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出了"英语、外贸、跨境电商"技能型人才的高职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把商务英语教学与用英语讲授的商务课程教学相结合是一种旨在培养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模式。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有三个理由:培养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必须将英语语言教学与商务教学相结合;英语教学的主要宗旨是帮助学习者掌握一门从事专业的交际工具,而不是语言学研究;英语商务教学是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商务英语到英语商务--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把商务英语教学与用英语讲授的商务课程教学相结合是一种旨在培养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模式.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有三个理由培养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必须将英语语言教学与商务教学相结合;英语教学的主要宗旨是帮助学习者掌握一门从事专业的交际工具,而不是语言学研究;英语商务教学是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作为我国第一所获批设立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近年来在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其采用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研修探讨型教学模式、开展暑期学校项目、实行企业导师和复合导师制、多渠道培养复合型师资队伍等经验值得其他高校借鉴。以新疆石河子大学为例,提出人才培养要因地制宜、特色鲜明、服务当地;以培养专业型人才为主,复合型人才为辅;多渠道培养专业背景多元化的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都促使高校加快改革创新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的节奏,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育方向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在分析基于区域经济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地位的基础上,为培养出更多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贸易的潮流进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现阶段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本文以商务英语的概念、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要求作为出发点,分析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在国际商务中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当前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师资水平有待提高以及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最后,提出加强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培养更多实用型的商务英语人才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需要大量精于外语外贸的复合型商务人才,但是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还不能完全满足涉外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高校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双向联系和人才交流,注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营销管理和业务能力的实践教育,突出专业优势,锤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具有优良品格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新时期高校本科外语人才培养应满足社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文从ESP理论入手,以商务英语(BEC)为例,探讨基于ESP理论的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谢莉 《商场现代化》2009,(25):61-62
英语是全球商业社会里最主要的语言,运用英语进行商业上书面的沟通交流,是基于当今经济全球化的需求对高职院校培养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之一。目前我国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开设的都有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写作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方法不应同于本科院校的商务英语写作。本文正是从这个视角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服务经济为核心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供给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本文从高校课程建设、考试制度、师资力量和企业职工素质自我提高、与高校联合办学等方面就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本色”还是“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人才。目前中国高校存在精英型、大众型和混合型3种培养模式。其理论、现实依据是对语言本身的认识和市场需求的分析。3种模式的定位和课程设置各有侧重,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外语人才的立足之本。  相似文献   

19.
包丽茹 《致富时代》2016,(4):347+349
我国当前跨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商务英语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多,商务英语已经成为一门热门的专业,许多高校以及高职学校都设置了商务英语的课程。结合当前商务英语人才需求以及培养目标,本文从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方法、实践以及评估方法等几方面入手对商务英语的开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商务英语的教学研究提出一些理论知识,并希望以此为契机促进我国商务英语的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需求人才,促进我国跨国际商贸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地方高校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财政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安徽某地方高校为例,详细阐述了该校财政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方案。研究表明,该校财政学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其他地方高校的财政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