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晶体振荡器内部噪声及噪声与短期频率稳定度关系的分析,利用幂律频谱密度的阿仑方差估算晶振的毫秒级短稳。提出晶振电路低噪声设计的主要原则,给出100MH_z晶振短稳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可编程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仿真设计(曾庆明,汪靖涛) 现场可编程温补晶振是在传统的温补晶振基础上,结合锁相技术及新工艺,研制的用户可对输出频率再设置一种温补晶振。本文介绍了现场可编程温补晶振的仿真设计。通过对10MHz到300MHz频率范围内的可编程温补晶振的仿真设计,研制了在.55℃~85℃的温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可编程温补晶振(TCXO),它是在传统的温补晶振基础上,结合锁相技术及新工艺研制而成。该可编程温补晶振输出频率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再设置,不仅具有传统温补晶振的优点,而且使用灵活、方便。通过对10~300 MHz频率范围内的可编程温补晶振的实验,已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在-55℃~85℃的温度范围内,频率温度稳定度优于±2 ppm。利用贴装、混合工艺等使晶振的体积做到20.4 mm×13 mm×10 mm(D IP14)。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高频低相噪表面贴装晶体振荡器的研制,说明了低相噪晶振设计时应考虑的几个方面,并给出了一组振荡器的对比测试以及研制的晶振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评估晶振频率稳定度时,目前常用一个频率稳定度比待测晶振高3倍以上的时钟作为参考,造成测试成本高昂。在分析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PPP技术的频率稳定度评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一款秒稳达到10-12的高稳定度恒温晶振(Oven 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or,OCXO)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与利用氢原子钟为参考的传统频率稳定度评估方法基本吻合。最后给出了该方法对不同等级晶振的评估能力。该方法结构简单,测试方便且成本低廉,能满足常用时频设备(如通信设备、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晶振评估需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有关双反馈晶振低噪声性能的问题,着重分析了石英谐振器静电容C_0对双反馈晶振电路Q倍增固子、石英谐振器Q值及净噪特性的影响。为验证上述C_0的影响,也对不同C_0的石英谱振器的相噪特性进行了测量并得到了与分析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研制出的5MHz短稳晶振,其短稳指标为:4,9×10~(-11)/25ms。这说明该晶振输出频率的频谱纯度很纯,相位抖动很小,可以广泛地用在现代雷达、导航、通信、卫星、导弹、遥测遥控等无线电设备中,作频率时间基准信号。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特种调频晶体振荡器的研制、设计,该种晶振具有体积小、相位噪声低、调频指数波动小、工作温度范围宽的特点。研制的低相噪调频晶振在1kHz处单边带(SSB)相位噪声小于等于-155dBc/Hz,宽温度范围调频指数波动小于等于±1.0dB(-55~90℃)。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测控系统对高精度时间频率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时间数字转换器(TDC)的驯服恒 温晶振系统。使用GPS对恒温晶振进行实时校准,获得了高精度的频率信号。通过TDC测量时 差数据计算得到恒温晶振的频率准确度,其时差测量精度达到250 ps。采用优化的递推平均 滤波算法对时差数据进行滤波处理,消除了GPS秒信号抖动引入的干扰,缩短了频率驯服时 间,频率驯服精度优于3×10-11。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低噪声高次倍频器的设计原理及低相位噪声晶振16次倍频信号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频率为50MHz的低相噪恒温晶振的设计方法,分析了影响晶体振荡器相位噪声的主要因素,同时给出了研制产品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航天领域多路相参转发应答机的小型化、通用化需求,提出了一种集成设计方法。根据软件无线电思想,在本振合并、频率修正的基础上,采用数字中频拓展、通道共用的方法,扩展了数字处理电路的覆盖频段,用数字电路取代了传统中频通道中通过低次倍频本振实现的上、下变频,从而统一了晶振、本振,简化了频率流程。方法得到了相应产品的试验验证,首次实现仅用一个本振、一次变频,完成C频段以上多路相参转发的功能,且便于芯片集成和通道拓展,可作为类似收发信机的通用架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的微型晶体振荡器有普通型、快速加热简易恒温型、多信号输出等三种类型晶振.其中快速加热简易恒温型在常温下工作时,频率—温度特性达10~(-7),在正温范围工作时,频—温特性达lO~(-6)/(0℃~80℃),多信号输出型目前已作出的每台晶振有1OMHz、5MHz、1MHz、500KHz、1OOKHz等五个频率的信号输出,其频率稳定度为10~(-5).晶振的振荡电路、放大电路、温控电路及分频电路,均以集成技术来实现,并与石英晶体谐振器—同用电阻焊密封于16×16×5.5(mm)~3的金属盒内,其重小于5克.  相似文献   

14.
高稳定晶体振荡器通常由石英谐振器、振荡电路和恒温槽三部分组成,其相互关系均以满足谐振器的稳频要求为前提。本文叙述了高精密石英谐振器的主要特性,分析了这些特性与晶振频率稳定度之间的关系,且以AT切5MHz高精密谐振器为例导出可达到的最高稳频程度以及实现其稳定度的必要条件,最后对影响高稳晶振频率稳定度的诸因素进行了综合归纳。  相似文献   

15.
锁相环环路带宽值的选取对于锁相环的跟踪误差性能有重要影响。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中常用锁相环结构与数学模型,首先介绍了锁相环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环路滤波器的结构和原理,然后分析了环路带宽的取值对锁相环两个最重要的误差源——环路热噪声误差和晶振阿伦偏差的影响,给出了低动态下使锁相环总的跟踪误差最小的最佳环路带宽的理论表达式。对基于由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温补晶振和模/数接口电路构建的实际硬件接收机平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根据最佳环路带宽的理论表达式取环路带宽值时,锁相环的跟踪误差最小。所推得的理论表达式不仅可以应用于GNSS接收机,也适用于一般的载波跟踪环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自从1921年CADY首先运用压电石英振子制成第一台石英晶振以来,它为稳频技术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六十多年来石英晶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频率稳定度已由初期的10~(-4)提高到10~(-11)或更高的水平,几乎是平均每十年提高一个量级。高稳晶振的工作频率已由100KHz、1MHz、2.5MHz、5MHz发展到10MHz和100MHz。晶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通信、导航、计测等技术的发展。它可简化电路,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和精确度,在保证高可靠和长寿命的工作等方面都已显示了特有  相似文献   

17.
由于单片机的处理器速度选择的是12M的晶振,因此,分辨速度可以达到微秒数量级,其应用前景相当广泛。从具体的程序设计方面来看,所有程序包括4个部分:循环扫描端口、主持人清零按键、自锁和互锁功能以及显示模块。  相似文献   

18.
锁相铷原子频标(王正忠) 铷原子频标具有高的频率准确度和良好的长期稳定度,而压控晶体振荡器具有高的短期稳定度和低相位噪声特性。利用锁相技术,可使两者优良性能有机结合,输出既具有原子频标的高频率准确度和良好长期稳定性,又具有晶振的高瞬稳和低相位噪声的频标信号。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常用两种温度补偿方式的比较,介绍了一种改进型双Г电阻补偿网络作为宽温补偿技术。改进型双Г电阻补偿网络集成了桥式电阻网络和双Г电阻网络的优点,在高低温极值处具有更强的补偿能力。试验表明,采用该种补偿网络的温补晶振在-55℃~ 85℃的宽温范围内,频率温度稳定度优于±1×10-6。  相似文献   

20.
锁相环经常在高噪声环境中用作恢复信号信息的门限扩展装置。在采用低噪声低偏移的滤波器和相位抖动很小的压控晶振的频带很窄的锁相环电路中,鉴相器在输入信噪比很低时的不良工作会限制电路的有效门限的扩展。本文讨论噪声对鉴相器工作的有害影响,并比较几种电路在低输入信噪比时的性能。文中推导了以不同的设计参数估算每种鉴相器门限值的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