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但为自由故     
自由,才是最大的公平,最大的正义。而且,只有当每个公民都享有充分的自由,包括择业的自由,迁徙的自由,创造的自由和言论的自由,我们才有可能讨论和争取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2.
张瑞颖 《企业导报》2011,(21):255-256
迁徙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在当今为世界各国乃至国际社会广为关注。我国由于法律的缺失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这一权利的实现无法得到必要的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迁徙自由在我国的适用已经成为一种必要,并且具备了现实的可行性适用条件。迁徙自由在我国的实现与发展必将带来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3.
遗嘱继承制度一直是我国学界所关注的热点,特别是遗嘱自由和特留份制度所暗含的自由和公平的价值冲突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虽然维护遗嘱自由是私法自治原则的重要体现,但保护死者近亲属基本的财产继承权利对维持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也有着重大意义。可从遗嘱自由的历史演变、特留份制度的发展进行梳理来完善我国特留份制度之构建,使保障遗嘱自由与维护家庭成员的基本继承利益之间获得更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制度的关系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制度关系的理解经历了初步探索、定型、发展并完善三个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制度的最高目的、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解制度的发展变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制度是研究的三个方面。马克思的研究给了今天人们探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制度的良性互动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制度关系的理解经历了初步探索、定型、发展并完善三个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制度的最高目的、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解制度的发展变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制度是研究的三个方面.马克思的研究给了今天人们探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制度的良性互动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正>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1.传统的制度政策约束,妨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1958年1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出台为标志,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两种不同户籍,这意味着立法部门在事实上废弃了1954年宪法关于迁徙自由的相关规定,实行城乡隔离和分治。1975年,宪法正式取消有关迁徙自由的规定,此后便一直没有恢复。这种城乡区别的户籍制度大大扭曲了市场机制对农村劳动转移就业的调节作用,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就业的同时,却没有享受到平等的社会身份,严重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分治格局。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分治格局,把劳动力分为城镇和农村,这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目标模式相背离,造成不同的身份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保障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的城乡差别,它不仅限制农民自由迁徙的人身权利,也使农民失去了平等就业的机会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这是极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8.
耿中元 《中外企业家》2009,(22):238-238
我国户籍制度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其制度的落后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对其进行全面的改革;而户籍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公民的迁徙自由。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由一直是马克思哲学追求和探索的主题部分,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进行科学理解和把握,不仅可以极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由理论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帮助人们走出非自由的牢笼,实现自由与实践的结合,并为学者们思考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主要是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形成、内涵、重要意义及对传统自由观进行系统的梳理,以期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市场交易秩序是一系列的合同行为构成的。在法律上,合同行为是由合同法进行调整和规范的,但是合同法在规范合同行为时,奉行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合同自由原则,即当事人双方享有决定是否订立合同、选择合同相对人、确定合同内容和变更、解除、终止合同以及选择合同订立方式等方面的自由。换言之,市场交易自由也就是合同自由。在市场交易中,自由与秩序是一对孪生子,即对立又统一。正确认识和把握二的关系,对于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健全市场交易机制,使市场交易有序而富有活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税务先例制度有助于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正确地运用法律,规范其对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本文从建立原则、制定程序、运行保障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税务先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税务先例制度有助于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正确地运用法律,规范其对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本文从建立原则、制定程序、运行保障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税务先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破产法仅承认企业法人的破产能力,在个人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日益频繁地参与市场经济活动,面对更多的经济风险的今天,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就一些具体的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主要涉及个人破产的原因、自由财产、破产免责、失权和复权等个人破产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关于公民迁徙自由权的宪法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徙自由是现代国家公民的一项重要的宪法基本权利,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各国宪法所确认。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大规模人口流动事实的出现等因素,使迁徙自由权纳入我国宪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国内特许垄断特性和航海资本主义时代的“政企军”合一特性等等,与现代商业公司规则已经格格不入,但是由此确立起来的股东享有有限责任,股份可在交易所自由转让,公司由董事管理等等公司组织规则和治理做法,则是奠定了现代公司制度和治理规则基础的重要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劳动保障》2012,(10):11-11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概念应该是将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作为一个医疗保障体系、从整体上进行统一筹划和制度安排,消除户籍界限、身份界限和职业界限,保障每个公民都能平等,自由的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权利。  相似文献   

17.
合同自由是两个以上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合意,合同一经完成,合同宣告成立,当事人便受到合同的约束。合同本质就是当事人通过自由协商,决定其相互权利义务关系,并根据其一直调整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为使当事人意思能够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当事人仍然享有决定缔约,缔结伙伴和活动内容,决定合同变更和接触等自由。当事人在法律范围内享有这种自由都是自由原则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户籍改革的方向始终是明确的。即建立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以国际上通行的就业、住房等落户标准代替指标控制,保障人们的迁徙自由,现在,我们离这个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也许,等实现了向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自由迁移,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19.
《湖北审计》2011,(1):61-61
为了进一步加强审计质量建设,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房县审计局从机制制度建设入手,规范审计自由裁量权.使自由裁量走向集体裁量、制度裁量、阳光裁量。  相似文献   

20.
制度是特定社会范围内调节人与人关系的习惯、道德、法律、规章等办事章程和行为准则。通过制度创新能够协调制度与社会的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冲突,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推进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在制度创新过程中,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的利与弊,探究了培育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