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北方洋酒消费比较集中的城市,青岛的消费表现不像北京、上海那么火。青岛的洋酒无论是从进口情况还是消费情况来看,都表现的不太均衡。在进口方面,以散装酒为主,瓶装葡萄酒较少;消费方面价位在200元左右的洋酒市场火热,600元甚至干元以上的洋酒主要用于一些外事活动的商务宴请等,百元以下和300-500元的洋酒市场不太景气。洋酒的主要走货渠道仍然集中在夜场,但青岛市场上促销和价格对洋酒走量起到重要的作用。餐饮终端、商超等作为洋酒走货的副渠道表现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离开夜场,中国市场上至少有70%的洋酒卖不出去,这话一点儿都不夸张。洋酒在中国夜场的强势源自洋酒生产国夜场消费的成熟。中国市场上的洋酒表现出了它“入世”的一方面,引导消费潮流,借道终端买断商等。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区别于进口葡萄酒和洋啤酒。洋酒在国内夜场操作中到底有哪些独到之处呢?  相似文献   

3.
2006年,国内洋酒市场异常火爆,仅上半年,厦门口岸就进口洋酒30万升,总货值200万美元,进口总量和总货值分别较2005年同期增加62%和146%。在即将过去的2007年,这一火爆局面依然延续。烈性洋酒的消费热潮亦从沿海城市向内陆城市迅速扩散,山东、河北、河南等省份的增长速度均超过了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4.
今年上半年,广西的洋酒消费突然热起来,用南宁刘经理的话说就是经销商都在想尽办法寻找洋酒。从产品来看,威士忌和伏特加受到最多人的追捧,瑞典的伏特加市场表现不错;从品牌来看。芝华士运作广西市场较早,在消费者中认知度最高。马谛氏虽然开拓市场较晚,但张学友的形象代言、酒吧网点的巨幅广告以及在夜场搞的一些活动,把握住了年轻消费者的心理,前景不错;从渠道来看,洋酒消费热潮最早从酒吧兴起,随之遍布包括KTV、夜总会等在内的其他夜场,同时对餐饮渠道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从价位来看,因为有夜场消费的背景,所以广西市场上的洋酒主流价位集中在每瓶200到400元之间。  相似文献   

5.
浙江宁波是洋酒风潮最突出的市场之一,与福建厦门并列成为洋酒公司除省会城市之外的两大重点地级市场。这里几乎是洋酒在中国的一个缩影。据估计,在宁波酒吧中洋酒消费比例占到80%,KTV中洋酒消费比例占到60%。当前宁波市场上表现突出的洋酒品牌主要为芝华士、黑方、轩尼诗和人头马。[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孙群  张梦麒 《国际市场》2006,(11):11-12
烈性酒.法、英两国占上海口岸进口八成以上 随着洋酒最忠实消费群体——外籍人士和海归人员的逐年增多,以及追求时尚和格调的人士对洋酒的兴趣越来越浓,洋酒文化在社会上越来越得到认同,洋酒消费在中国市场有了巨大的上升空间,上海更是以国际大都市的特殊地位和海派文化背景而备受国际洋酒集团的青睐和关注,备品牌洋酒商纷纷将上海作为其抢占中国市场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7.
福建是我国洋酒消费大省,也是世界洋酒在中国市场的主要集散地。这里的中小洋酒代理商云集,一个批发市场走下来能看到不下几十家洋酒的全国总代理。这些代理商有的以商贸公司的形式出现,更有的甚至就是夫妻店。那么,在福建市场上的洋酒代理商格局是如何形成的,他们的生存现状怎样,又面临怎样的发展方向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阿罗 《糖烟酒周刊》2007,(10):48-50
如果说以前我们还可以把洋酒作为一个竞争层面之外的样本,予以研究学习开阔思路的话,那么现在我们则需要把洋酒作为一个重量级竞争对手认真对待了。洋酒的快速发展态势表明,国产白酒、葡萄酒和洋酒的直接竞争和互相渗透正在开始。从洋酒发展最好的广东市场看,不仅仅是以威士忌为主的洋酒在夜场大出风头,在国产酒的根据地餐饮渠道,干邑的销售也已日益普及,已经在中高端市场直接威胁到了白酒和葡萄酒的发展。原来行业内关注的白酒和国产葡萄酒互相渗透的局面正在演变为白酒、葡萄酒和洋酒的三方演义,洋酒作为后起力量正越来越强大。除了餐饮渠道之外,在各类流通渠道,洋酒礼盒的热销也在不断蚕食国产酒的市场。更需要我们关注的是,从全国范围看,洋酒的渗透速度在加快,渗透范围正越来越大,许多二线城市的洋酒销售也在快速的增长。而从更深层面来看,洋酒的发展不仅体现出洋酒在针对新成长起来的年轻消费群体的营销取得了成功。也体现出洋酒所引导的品牌文化正在被新一代酒类消费群体所认同。在关系未来前途的新兴消费群体的争夺中,洋酒正成为国产酒的有力竞争对手。 本文以洋酒市场操作的相关调研和分析为主要内容,以寻找洋酒营销理念与国产白酒和葡萄酒的区别为目标,以广东市场为样本,力图向您全面展示一个正在加快发展的洋酒世界,以对正在征战的国产酒商有所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根据海关总署披露的数字显示,今年1~2月份我国葡萄酒进口量和进口产值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8.6%和35%。进口葡萄酒虽然并没有像很多专家预测的那样产生“井喷”,但其市场销量还是在稳步提升。这种增长并非表现在具有消费进口酒传统的一线城市市场,比如京、沪、粤,而是集中在一些以前进口酒市场不太活跃的二线市场,比如湘、桂、鄂等,可以看出,进口酒的市场接受层面正在扩展。  相似文献   

10.
成波俊 《糖烟酒周刊》2005,(2):A002-A002
中国人口众多,酒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2005年洋酒进口关税下调,洋酒争先涌人中国市场,似乎是抢占了市场,就赢得了消费者。但我看来未必如此。中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消费观念和习惯也有着很大的区别。洋酒在进入中国市场最先要做的是文化宣传,必须先培养起中国人消费洋酒的习惯,让中国人对洋酒的口感及消费理念,逐渐适应,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中国市场洋酒消费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全国多个省市出现洋酒销售井喷态势。在洋酒市场高速增长的态势下,关于洋酒渠道延伸的问题甚嚣尘上,并形成了鲜明的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烈性洋洒应该向普通餐饮延伸,以取得更大的市场占有;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烈性洋洒的消费基础还比较薄弱,应该注重培养高端消费人群,运作大众餐饮无疑会分散厂商的精力,与目标消费人群越来越远。到底烈性洋酒应不应该开拓大众餐饮,横亘在洋酒与大众餐饮之间的问题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姚叶 《糖烟酒周刊》2007,(10):61-62
有人认为,是芝华士在品牌理念和终端营销上的巨大成功造就了中国洋酒市场的威士忌消费热潮,这种说法一点都不过分。芝华士在中国市场上表现出了惊人的成长性,这一切都与芝华士在高端给予消费者奢侈的品牌联想、在营销上又融入中国市场的现实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就我个人而言,不太支持白酒品牌贸然踏入200~400元这一价格带的价格空白区。虽然在表象上,这一个价格空白区可能是一个充满了机遇的区域,然而分析全国白酒市场概况和消费心理,我更认为那是一个陷阱般的泥潭。  相似文献   

14.
阿罗 《糖烟酒周刊》2006,(39):50-51
近几年,国内洋酒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很多城市的洋酒呈现出销售与消费的“井喷”现象,太原市场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糖烟酒周刊》2005,(8):38-38
洋酒关税降了三成、洋酒进口多了七成,但是上海酒店和专卖店里的洋酒价格却不降反升。记者从上海海关获悉,2004年。在洋酒关税猛降的背景下,上海迎来了洋酒进口的黄金年,轩尼诗、人头马和马爹利大量入沪,全年上海进口洋酒1.52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七成。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台湾德记洋行一位经理人的观点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韩国及中国台湾市场的今天就是中国大陆洋酒市场的明天”。随着中产阶级的膨胀。80年代“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兴起,作为西方生活标志之一的洋酒在中国迎来又~个机遇期。上个世纪90年代的洋酒消费者主要是商界、政界的成功人士。在当时,洋酒的品牌主张重在演绎成功与奢华,这个阶段可以称之为“洋酒高端时代”。进入本世纪尤其是2004年以来,芝华士、黑牌等一线品牌的宣传推广从小众媒体(以航空时尚类杂志为主)延伸到电视等大众媒体,销售终端从宾馆酒店拓展到夜场酒吧。伴随消费群体的演变,洋酒消费方式也实现了从商务宴饮到休闲聚饮的转变,中档洋酒成为畅销品。  相似文献   

17.
张轶儒 《糖烟酒周刊》2004,(50):A036-A037
据海关统计,2004年1月~10月,仅广东口岸进口洋酒就达1139.2万升,销量明显提升。随着进口关税的进一步下调,洋酒在夜场等场合的消费将更加繁荣,而作为与其制作工艺和口感等都很相似的传统白酒,在终端门槛大幅提高、渠道费用节节攀升的压力下纷纷寻找出路。在东莞等地,白酒突破原有渠道,在夜场大放异彩,因此酒水销量巨大的夜场是否可以成为白酒的一条出路就成了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本刊在49期的《白酒走夜场,诱惑并拒绝着》一文中就白酒能否走夜场进行过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华糖商情》2001,(16):8-9
2001年3月,就城市居民对葡萄酒消费的看法,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沈阳、武汉、成都、西安八大消费先导城市市区进行了调查,调查侧重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城市居民对葡萄酒的整体认知态度和各因素对葡萄酒消费的影响;二是国产酒和洋酒的对比性调查。  相似文献   

19.
<正>洋酒市场没有出现火爆场面,团购大幅萎缩,为了消化库存,纷纷降价揽客,降价幅度最高达到五成。前几年,洋酒消费市场在步入快速增长阶段的同时,其实也在不经意间埋下"暗雷"。价格虚高、假货泛滥、品牌参差不齐等问题,都在降低消费者的体验和信心,以致泡沫破灭,在今年的终端市场集中释放。中国酒商学院执行院长王健介绍,今年千元以上的高端洋酒销量萎缩超过50%,而200元左右价位的大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20.
吴宁 《糖烟酒周刊》2005,(30):30-31
本期入市先锋调查的是广东的汕头、珠海、湛江三个地级市的白酒市场。由于天气炎热,白酒消费受到了一定限制。啤酒、洋酒的市场表现不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白酒销量?高档市场均以传统名酒茅台、五粮液、剑南春为主,销量稳定。外来务工人员是中低档白酒消费的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