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资源能源的使用量也逐渐增加,所以开发新的能源就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趋势。页岩气的开采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开采过程中对环境也会造成影响,本文主要就页岩气资源的状况和开采的环境影响加以分析,然后就我国的页岩气开采的问题和具体应对策略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2.
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加强页岩气勘查、开采,对提高我国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2年10月,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页岩气资源勘查开采和监督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就《通知》出台的背景、重要意义及其《通知》的主要内容等问题,笔者请部地质勘查司负责人作了解读。  相似文献   

3.
牛旭 《化工管理》2013,(8):19-19
所谓页岩气是指以游离或吸附形态存在于泥页岩及其夹层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而又储量丰富的能源,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能源资源高度紧缺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开发和开采便显得异常重要和必要。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中国和美国是对页岩气进行开发和开采比较早的国家,但整体上发展比较缓慢,而且在对页岩气进行开发与开采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比如开采技术的落后等等。对此,本文将主要以中国的页岩气开发为探讨的对象,从页岩气在开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以及页岩气在中国的开发现状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以期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相似文献   

4.
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的天然气业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加强对页岩气渗流机理的研究,对于提高页岩气的开采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页岩气渗流机理对气藏开采的影响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鲍丹 《化工管理》2012,(8):48-49
<正>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大,分布面积广,发育层系多。页岩气开发是改变能源格局的大事,也是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一件大事。我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34.42万亿立方米,页岩气的每米直井和水平井的开采成本分别为2万美元和3万美元,打一口3000米深的气井,需要投入超过3亿元人民币。新能源页岩气,正在冲击传统能源体系。率先实现页岩气开采技术突破的美国,首先掀起了一场"页岩气革命",不仅天然气产量飙升、煤炭面临被替代威胁,而且能源自给率不断提升,能源出口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人口大国,需要的能源数量也十分庞大。现在需要的煤矿资源以及石油资源等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为了避免过度开采而导致能源危机问题,页岩气被人们使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作为燃料、供热、发电以及清洁能源,大大改善了当前的能源使用问题,也具有更高的工业经济价值。文章将简要介绍页岩气勘探开发面临的问题,并对相应的对策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7.
郑言 《中国石化》2009,(2):25-26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稳定产气,但页岩气储集层渗透率低,开采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页岩气勘查开采具有技术比常规油气要求更高、勘查开发难度更大、投资多、施工周期和资金回收周期长的特点。要积极稳妥、快而有序地推进页岩气勘查开采,必须在学习和借鉴美国页岩气成功开发的经验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和客观实际出发,自觉遵守地质工作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积极应对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和分布情况落实程度低、勘查开采核心技术不足、勘查开采成本高、页岩气开采对水资源和环境可能造成隐患,以及勘查开采监管力量不够等问题。为推动我国页岩气健康有序发展,国土资源部组织完成了对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的首次评价;开展了两轮招投标,积极推进页岩气探矿权出让;部署了有关页岩气勘查开发和科技攻关工作;建立了页岩气勘查开采有关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页岩革命带来的能源效应和石化业低成本效应,激发了全球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强烈兴趣.美国作为目前页岩资源开发最为成功的国家,其经验确实值得借鉴.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因在资源条件、管理体制等方面各国间存在较大差异,美国模式应该借鉴,但绝不可照搬. 开采页岩气,首先要有技术.技术突破是美国页岩气革命能够成功的关键,同时也是其他国家面临的一道巨大难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加快推动能源转型。例如,德国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并明确要淘汰煤炭与核电。美国凭借在页岩气开采技术方面的突破,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大力推动天然气替代。近几年,我国能源转型也进入了关键阶段,对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能源转型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以便正确认识我国在世界能源转型浪潮中的定位,为长远措施的制定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少业内人士预计,到203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高达70%,这将给中国的能源安全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那么,近期的页岩气开采热能否减缓中国对海外能源的依赖呢?页岩气热目前已席卷整个中国大地,但争议也越来越大。以中国页岩气的地理环境来估算,其开采成本较高,盈利情况短期来看并不理想。然而,由于中国新兴中产阶级数量大增,未来能源需求将显著增加,将推动页岩气  相似文献   

12.
油气资源作为现代重要能源之一,它的合理开发问题一直为大众所关注。页岩气资源是一项新兴资源产业,对于页岩气开发技术的问题研究被广泛关注,本文围绕页岩气资源,在对其本身进行分析的同时针对其经济开发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加快发展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煤制甲烷、可燃冰等气体能源,既能有效缓解我国面临的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减排等多重压力,又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应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为此,应提升气体能源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加快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准入和矿业权管理制度,放宽气体能源的行业准入,改革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强对天然气基干管网的监管,并加大对页岩气开采技术、可燃冰开采技术、碳捕获与存储技术等关键技术开发的支持,从而改变我国能源供应和消费的结构,支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油气资源开发中,页岩气开采难度比较大,生产率比较低,尤其是页岩气钻井问题比较突出。在页岩气钻井施工中,存在一些问题,对页岩气开采产生很大影响。为更好地实现页岩气钻井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开采效率,文章对随钻测井技术在页岩气钻井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同行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和各大重工企业不断发展,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不仅会造成我国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也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因此如何实现能源开采和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对石油天然气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自二十世纪以来,石油作为一种传统的能源,对于世界的经济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放眼我国,依靠石油而发展的行业多达数十种。鉴于这样的情况,石油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能够保障石油能源的供给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前提。反观在石油能源开采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井下作业。石油井下大修又是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最大问题~([1])。在保证开采效率和开采质量的同时,应用对应的石油井下大修套管技术将是广大石油开采者需要极力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石油产地的地质结构入手,面对不同的石油井下开采中大修问题,探讨套管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岺 《化工管理》2022,(2):143-145
现阶段,中国油田开采领域发展速度迅猛,油田压裂增产施工技术应用效果显著。其中,页岩气资源的非常规气勘探工作尤为重要,主要以吸附或者游离的形式存在于地下位置,进而形成一种暗色高碳泥质的烃源岩结构中。页岩气本身是一种典型的非常规天然气,生产周期长、渗透效果低、开采寿命长,属于新时期背景下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具有极高价值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由于常规资源开发难度加大以及储量增长有限,非常规资源的开发日益被重视,页岩气便是其中颇受关注的一种。美国在页岩气开发方面着手较早,目前已经拥有一定规模的产量。页岩气的成功开采大大增强了美国在能源外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主导权,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技术基础和商格局以及地缘政治极有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实现规模化发展,并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页岩气田已成为国家重点开发的能源,笔者有幸参与涪陵页岩气田的设计工作,文章对涪陵页岩气田中各种紧急切断阀的应用进行简单说明,希望对其他工程设计人员在页岩气工程设计工作中有所启发。随着科技进步及国家能源需要和能源战略部署,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被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国家对页岩气的开发也大力提倡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运用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龙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12):24+26-24,26
在煤矿规模不断扩大和煤炭年产量逐年递增的同时,煤矿开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重,这与国家大力提倡的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究其根本原因是煤矿运用的开采技术存在较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抛弃传统的开采技术,找寻一种新的煤矿开采技术,而绿色开采技术以其自身诸多的优点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