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气长距离输送管道的运行模式是最佳输气手段,国内针对长距离输气管道进行输气效率分析的研究较多,这对降低管道能耗、提高管道利用效率而言至关重要,可避免输气能耗过高等带来的负面作用,这对实现节能降耗而言至关重要,可提高天然气输送的效益指标。文章针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节能降耗状况及措施等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2.
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属于长距离的管道输气系统,天然气压缩机属于天然气输送的关键设备,加强对天然气压缩机的维护管理,避免压缩机组发生故障,才能保证天然气具有足够的压力,经过长距离管道系统的输送,达到天然气输送的目的地,更好地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天然气供应。  相似文献   

3.
西气东输输送长距离的管道输气系统,由于输送管道距离长,一般采取埋地处理,极易遭受土壤的腐蚀,而管道输送的天然气中含有腐蚀性的介质,也会腐蚀管道的内部,因此有必要分析长输管道系统的腐蚀原因,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保证长距离输气管道系统安全运行,达到设计的输气效率。  相似文献   

4.
作为输送天然气的重要管道类型而言,天然气长输管道具有重要的能源输送作用。但是在长期输送气体的状态下,长输管道将会暴露很多的输气安全隐患,其中典型的管道安全风险包含管道泄露与管道腐蚀等。因此对于天然气的长输管道应当确保做好管道的安全管理,并且对于管道输气的各个关键环节都应当纳入安全监管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长距离输气管道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地面站的安全运行,管道的密闭输送,一旦发生天然气泄漏事故,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安全。加强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安全风险管理,实施风险控制措施,避免发生风险事故,才能提高输送管道安全运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西气东输系统属于我国的长距离管道输气系统,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平稳运行,为沿线用户输送高质量的天然气,加强对管道的防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道系统的阴极保护措施,是延缓长距离输气管道腐蚀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对西气东输系统阴极保护措施进行优化,才能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提供管道系统的服役年限,因此降低长距离管道输气的成本。  相似文献   

7.
管道运输是天然气产业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但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故天然气输气管道的能效控制愈来愈成为管输企业关注的重点。通过介绍管道系统能效评价方法及常见的能耗种类,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输气工艺、提高机组效率、减小阻力损失、设置余热利用系统、控制天然气放空量、避免天然气泄漏等措施,以达到减小管道系统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的目标,为输气系统的运行管理提出优化管网结构、保证输气量均匀平稳、采用管道内涂层技术、减小放空量、定期保养检查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作为我国重要的一种能源,在国民经济和人们日常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天然气产量的不断增加,天然气的输送的基础建设也在不断地进行,天然气管道输送的规模和数量逐渐的增大,如何合理的优化天然气的管道,从而提高天然气管道的输送效率,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天然气管道优化设计的现状,并且开展了天然气管道的优化研究。通过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天然气管道的输送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际石油经济》2010,(4):75-77
1日 广东省天然气管网一期管道工程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到2015年广东将争取建成以珠三角为中心,向东西两翼和北部延伸的输气主干管道,形成通达全省地级市及主要县、区的天然气输送网络。根据《广东省油气主干管网规划》,形成2020年,广东管网将投资476亿元,新建3170千米的天然气主干管道,形成覆盖全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年输气能力达600亿立方米,构建起“全省一张网”。  相似文献   

10.
孙皓  赵玲花  刘翔 《化工管理》2024,(10):84-86
高处作业作为天然气输气站场主要危险作业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天然气管道运输的安全生产。文章在对国家管网西部管道公司天然气输气站场高处作业跌落事故进行安全评价分析的基础上,了解了管道运营维检修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并针对跌落事件利用事故树进行了分析。这厘清了管道运输生产系统中的薄弱环节,为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更好地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日广东省天然气管网一期管道工程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到2015年广东将争取建成以珠三角为中心,向东西两翼和北部延伸的输气主干管道,形成通达全省地级市及主要县、区的天然气输送网络.根据<广东省油气主干管网规划>,到2020年,广东管网将投资476亿元,新建3170千米的天然气主干管道,形成覆盖全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年输气能力达600亿立方米,构建起"全省一张网".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进步带动了对油气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长,而资源是有限的,如何缓解日益严重的供需矛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保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供应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我国的油气资源开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长输管道建设也不断发展,相关的技术水平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天然气管道输送自动化技术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笔者对天然气管道输送自动化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对提高天然气管道输送自动化技术做出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天然气管道输送自动化技术的建议措施,旨在提高天然气的输送效率和提高对天然气资源的利用率,为天然气管道输送提供科学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廖磊  宋坤  李辉 《化工管理》2023,(12):70-72
由于目前中国天然气输气站输气部分未建成自动控制系统或未实现自动化输气模式,随着日益增长的居民用户及各类工业用户用气需求激增,应该积极开发先进技术以实现输气自动化,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国内燃气自动输送现状和自动化输送模式,以城市燃气输气站为例,介绍天然气自动输送的典型案例,通过SCADA系统和PLC系统实现燃气自动输送,同时从三个方面对燃气自动输送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确保燃气自动输送控制技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西气东输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措施的应用,降低人工巡检带来的风险等级,提高长距离输气管道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达到无人值守的状态,获得最佳的运行效率。保证长距离管道输气的顺利进行,为沿线的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天然气的供应。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也因此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安全越来越关注。一旦天然气输送管道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天然气的正常输送,甚至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天然气输送管道事故应急响应进行分析,针对其应急响应机制中现存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旨在保证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输气管道设计方法中无清管器有氮气天然气推氮气推空气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对了氮气的动力和隔离功能,具有操作简便和阻力小等优点,而且受到地形的影响较低,比较适合长输管道和城市燃气网的铺设。而在天然气输气营运前的全面检测、确定管道系统设计压力与安全阀定压关系和管道后期升压与试供气投产是天然气输送管道成功营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现阶段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随着天然气输送管道技术的日益完善,相关工艺技术更加成熟,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文章首先对天然气管道输送及管道输送系统进行了简单的概述,然后针对天然气管道输送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论述,最后详细分析了我国天然气管道输送自动化技术水平提供的途径,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研究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埋地天然气管道担负着为下游用户输送天然气的任务,管道受到地质腐蚀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管道维护和检修,研究埋地天然气管道维护成本与产能的关系模型,为管道的更换和检修提供参考依据。提出一种基于灰阶量化自适应评估的埋地天然气管道的维护成本与产能关系模型构建方法。构建的埋地天然气管道维护策略模型有三种,分别是常规维护模型、基于时间控制的预防性维护模型和基于天然气管道的生存周期最大化的预测模型,以此为基础进行天然气管道的维护成本预测,采用灰阶量化自适应评估方法进行维护成本与产能关系的数学模型构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能使埋地天然气管道的维护成本和输出产能保持一个合理的经济适用的配比关系,降低管道维护工程成本,提高天然气管道的输气产能,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9.
行业动态     
乌兹别克斯坦将年供中国1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6月10日宣布,已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签署天然气购销框架协议,乌兹别克斯坦将向中国每年供应1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中乌双方将采取积极措施,实现乌兹别克管道输气系统与中乌天然气管道系统相连接。中乌天然气管道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一部分,这条管道已于2009年12月实现单线投产通气。  相似文献   

20.
王琪 《化工管理》2016,(12):39-39
众所周知,油气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我国近年来油气业的发展,油气管道运输行业也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天然气是一种洁净能源,但同时天然气也存在较大的危险性,相关行业可谓是高危行业的一种。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天然气需运输距离较长,所以多采用长输管道进行输气,而为了减少输气危险,提高输气的安全性,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动化运营管理水平。本文主要探讨了自动化技术在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营管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