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中,针对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理论瑰宝。研究邓小平管理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依据,概括提炼邓小平管理思想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探讨邓小平管理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
税收治理现代化,是国家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治理体系及治理水平为核心的现代化税收发展要求。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状态,满足国家治理条件,尝试从根本角度全面提高管理能力及人员基本素质水平,融合我国传统税收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学习西方先进税收管理经验,并通过持久的改革和完善,逐步实现税收制度结构和税收政绩管理现代化的改革过程和税收管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选择是由一国人民根据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做出的决定。创新和弘扬治理理念,必须要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儒学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治理思想以人性论、民本论、中庸观为理论基石。其中,人性论是其哲学依据,民本论是其核心价值,中庸观是其思维方法。系统把握这三大理论基石,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儒家治理思想,对于当前中国推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财政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基础,作为财政制度重要部分的财政分权制度也被赋予现代化改革新内涵。制度法治化、权责划分科学化、运行规范化、管理民主化和资源配置公平性是财政分权制度向现代化转型的价值内涵及意蕴。纵观我国现行财政分权制度实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导向相距甚远。未来改革应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增强财政平衡功能、规范政府财政行为、合理划分财政权责以及推进财政法治化和民主化建设,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主体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推动。中国在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代表人物在认识和把握中国基本国情与时代特点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管理思想与治理方略,从而构筑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思路、发展脉络与实质内容,构建、推进且创新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深刻认识与理解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代表人物的重要管理思想对推进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国家治理能力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福山对国家治理能力及衡量标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维度,王绍光、胡鞍钢等中国学者对中国国家能力的界定及研究引起巨大反响。通过梳理学者对国家治理能力及相关概念的阐述,力求展示当前学界总体研究进展,为当前推进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为当代世界现代化理论充实了崭新内容;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盏指路明灯;对发展中国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如何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起符合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要求的现代化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已为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其已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结合目前世界各国政府改革最前沿的"整体性治理"范式,研究我国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是现阶段推进我国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面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检察机关要切实转变执法理念,提升参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增强法律监督实效,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0.
一、邓小平民本思想的理论价值邓小平民本思想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不仅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而且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邓小平民本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民本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论。马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本文意从"以人民为中心"的角度,从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在完善和推进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2.
金融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国家治理体系框架下,各类金融活动参与者共同维护金融秩序、推进金融发展的制度安排和相互关系;依法治理、市场决定、双向开放、风险可控、权责明晰是衡量我国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五项基本标准。当前,我国金融治理缺乏顶层设计和立法框架,没有形成多元化的金融治理格局,监管职责和监管协调有待改进,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不够清晰。应发挥中长期规划立法在完善国家金融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优化我国金融治理体系中的几个重要关系,发挥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中的决定作用,完善国家金融治理体系的评估及改进机制,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和金融安全网,制定我国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时间表与路线图。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变革过程为视角,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历史考察,认为其发展轨迹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迷惘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初步探索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变革阶段。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新阶段的"四个全面"总体战略,深刻把握社会进步与中国国情,切实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化建设规律、可持续执政规律及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作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继承与创新以及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中国化,是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管理理念、认识与经验的概括、总结与系统化,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四个全面"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学科建设的战略规划,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切实体现。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发展机遇思想是贯穿整个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的指导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用发展机遇思想观察和研究中国的发展问题,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世界观方法论武器,在我们今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实际上是"五位一体"建设体系的一个概括性表述。国家治理能力主要是指政府治理能力。政府治理能力低下很容易产生腐败,腐败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深化改革是中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17.
市域治理现代化主要包括市域治理目标、机制、工作布局、方式现代化等内容,有利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S市通过创新市域治理体制机制,增强统筹谋划能力;推进市域治理法治体系建设,提高依法善治能力;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共建共治能力;推动市域治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加强数字治理能力等措施,在市域治理现代化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足,有必要从建立高效联动的组织体系,加强法治保障水平,注重标准体系建设,推进智能化建设等方面采取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也是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乡村数字化发展有助于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推进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基于系统分析视角,研究提出,在共同富裕目标下,我国乡村数字化发展应在基础层面加快对农村数字载体、数字内容与技术规制的管理;在操作层面上,优化既有数字治理体系中的治理结构、主体关系及行动,促进乡村数字政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在战略层面上,乡村数字治理的制度设计和政策环境要与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相匹配,尤其加强数字技术与制度优势的融合,推进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数字化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科学的领导方式和现代化的领导理念。新时期,领导干部要开阔思维,增强自身能力建设,形成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领导新理念、新方法,实现从"管理"走向"治理"的领导行为方式转变。"治理"是对管理的继承与创新,治理强调控制少一些,引导多一些,"治理"要求领导干部要善于突破管理的桎梏,努力推进组织、制度、奖惩等管理要素的升级;同时要求领导干部沿着价值新方向不断探索,发挥愿景、利益和魅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目标,对厘清国家与市场关系的内涵提出了紧迫要求。本文在系统梳理经济学、比较政治经济学等多学科关于国家治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学经济制度的社会建构属性出发,对经济社会学组织制度学派和历史制度学派关于国家经济治理的理论演化脉络进行梳理,揭示了后发国家中国家建设与市场建设同步进行、互相建构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