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计环境是指内部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影响内审活动完成其自身职能的基础。不同的审计环境将对审计工作产生不同的影响。优良的审计环境有利于保障审计职能的发挥,促进内审工作的健康发展;不良的审计环境将会影响内审工作的正常开展,损害内审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部门、单位内部的组织方式、业务活动、工作程序、管理水平、领导意识等是内部审计所处的微观环境。国家法律、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是内审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审计随着审计环境及其审计的构成要素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一、内部审计作业要受到审计业务具体执行的…  相似文献   

2.
审计文化是审计人员在长期审计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为大众认可、遵循、带有审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计作风、审计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因素等的总和,其核心内容是审计人员的群体价值观。科学先进的审计文化,可以通过产生良好的精神感召力和道德约束力,形成强有力的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促使审计工作克服审计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不断推进审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审计环境是指所有作用于审计且不断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审计环境可分为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审计的主观环境是指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的客观环境内容包括: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系统环境。  相似文献   

4.
民间审计在环境审计中的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的出现催生了环境审计,在新的审计环境中,不同的审计主体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随着社会公众对环境信息的需求,民间审计组织应成为未来环境审计的主导。  相似文献   

5.
一、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1。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范围的广泛性。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使国内经济环境变得复杂,也使审计对象日益复杂化。同时,审计的范畴在不断扩展,从以会计报表为主的审计向质量审计、风险评估等扩展延伸。这些变化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审计环境是内部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影响内审活动完成其自身职能的基础。不同的审计环境将对审计工作产生不同的影响。部门、单位内部的组织方式、业务活动、工作程序、管理水平、领导意识等是内部审计所处的微观环境。国家法律、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是内审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审计随着审计环境及其审计的构成要素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审计风险的形成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按性质可以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一)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是指审计活动所处环境方面的原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断变化的法律环境。法律在赋予审计部门监督权的同时,也让其承担相应的责任,即负有提供准确的审计信息,维护国家和公众利益等责任。同时,在我国现阶段,法制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依法行政的要求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包括被审计单位在内的法人实体的法制意识不断加强,对政府审计机关行为应承担的必要的法律  相似文献   

8.
谷照星 《活力》2007,(3):44-44
一、审计目标的具体内涵以及总体审计目标与具体审计目标的关系 1.审计目标的具体内涵。审计目标是审计的方向,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是审计活动要达到的境地。从目标本身的汉语词义讲,它是目的的具体化。目的具有全面性与长期性,目标具有局部性和阶段性。从审计行为关系中不难看出,审计是经授权或委托方可执行的一种行为,评价资财经营者收托责任履行情况就构成了审计目的。然而,在不同的审计环境下,由于对受托经济责任的要求和理解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审计目标。只有确定了审计目标,审计人员才有了审计的方向,审计最终才会得出结论。没有审计目标,审计活动是盲目的,审计论点是分散的。  相似文献   

9.
考察事物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揭示该事物产生的原因与其所处的环境的关系,掌握其发展规律,并从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对经济效益审计涵义的研究亦然。纵观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以资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和多层次经营管理分权制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根源。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受托经济责任在不断地扩展,审计的目标、范围、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从而导致经济效益审计的产生,并与财务审计一起成为现代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问题上,考察一下国外…  相似文献   

10.
浅论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辛岩近几年,我国审计界在研究审计理论时,经常涉及审计目的和审计目标,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笔者认为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审计理论研究中,两者分属不同的层次。一、审计目的的含义及特点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国家审计机关肩负着对国家财政收支和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重任,为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国民经济和保障财政资金有效运行服务。审计目标的不断完善、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审计方法的不断更新,无一不是受到审计环境影响的结果,可以说,审计环境是促进我们今天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而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的关系,是审计环境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它贯穿着整个审计体系矛盾运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审计活动所处的不断变化的法律环境,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经营环境及社会公众对审计意见依赖程度的扩大,形成了审计风险的客观原因。其次,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隐蔽性、普遍性的特征,即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审计失误都会增加最终的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审计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审计难度越来越高,审计风险也就随之增大,如何降低审计风险也就成为人们不断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应当积极了解审计风险,正确认识审计风险,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作为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相似文献   

14.
刘毅 《重庆财会》2003,(7):27-28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非常重视环境审计,并将环境审计作为审计发展的新方向,而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更没有制定相关的环境审计具体准则。因此本文拟从环境审计的定义、理论基础及开展环境审计这几个方面谈谈对环境审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审计本质与审计环境张以宽我们是做审计工作的,要做好审计工作,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必须对审计的定义和审计本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要注意审计环境对审计工作的要求,现就这两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一、审计定义与审计本质当前对审计定义国内外有种种不同的表述方...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与之伴随的审计环境也随之发生着重大改变。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骤然增大,制度基础审计已不能适应这种审计环境。为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在我国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是很有必要的,并且是可行的。本文从风险导向审计的起源出发,详细描述了我国应用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环境保护更是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实际工作中,我国政府坚持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使环境保护与各项建设事业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而审计的本质在于经济活动的监督,这就使得审计进入环境管理领域成为必然。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环保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环境管理领域的不断拓宽,改革和完善环境管理手段与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环境管理发展的需要。环境审计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环境管理手段,它作为一项加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闫悦  张晓明 《山西审计》2001,(2):31-3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审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审计风险已成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因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监督管理中,由于未能正确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或因审计判断失误或其它不当的审计行为造成的审计结果失真而引起的行政诉讼,其负面影响大、涉及面广、涉及时间长。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已越来越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所重视。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把在网络互连环境下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的审计称为部门预算执行联网审计。部门预算执行是国家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对部门预算执行试行联网审计,目的是在国家预算管理不断电子化、信息的化的环境下,探索强化预算监督、健全预算管理的更为有效的途径。开展部门预算执行联网审计的前提是在网络环境下完成,其审计方式在审计观念、审计行为等方面与传统现场审计方式有着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财务报表审计的需求,审计方式从传统的账目基础审计发展到了制度基础审计,进而形成现代的风险基础审计,与此相适应的审计技术也从判断抽样发展到了统计抽样,抽样审计在审计发展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抽样审计本身具有的缺陷,使得抽样审计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为适应变化的环境,分析审计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抽样审计的缺陷审计,自从详细审计发展到抽样审计,抽样审计在审计发展史上占据主导地位。为满足审计内、外环境的需要和克服自身的缺陷,抽样审计经历了任意抽样、判断抽样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