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国家发改委在部署2014年农村经济重点工作时表示,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更好发挥市场在农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2014年选择部分品种和地区先行开展试点。  相似文献   

2.
坚持市场定价原则 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今后我国将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推进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目标价格制度。所谓目标价格补贴,指政府事先确定农产品的目标价格,当该农产品实际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政府按照两者之间的差价补贴农产品生产者,保证其基本收益;若该农产品实际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则不需启动目标价格补贴政策。那么,为什么要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市场价格过低时对生产者进行补贴,过高时对低收入消费者进行补贴。"所谓目标价格补贴,是指政府事先确定农产品的目标价格,当该农产品实际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  相似文献   

4.
<正>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发展改革委今年将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和调控机制,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发展改革委表示,今年我国将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更好发挥市场在农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此,2014年将选择部分品种和地区先行展试点。同时,将继续实行稻谷、小麦低收购价和玉米、油菜子、食糖临时收储政策。进步完善生猪调控预案和大宗农  相似文献   

5.
正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以来,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进行改革或发出改革信号。2014年率先对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开展目标价格补贴试点,被认为是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首次探索。玉米积累的问题较为突出,2016年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生产者补贴制度,被解读为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全国范围内取消棉花、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启动目标价格补贴试点——6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保护农民利益前提下,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从大豆和棉花入手,分品种推进补贴试点,当产品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补贴农民,保证农民基本收益。今年,我国正式取消棉花、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启动新疆棉花、  相似文献   

7.
<正>6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保护农民利益前提下,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从大豆和棉花入手,分品种推进补贴试点,当产品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补贴农民,保证农民基本收益。今年,我国正式取消棉花、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启动新疆棉花、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正>6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保护农民利益前提下,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从大豆和棉花入手,分品种推进补贴试点,当产品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补贴农民,保证农民基本收益。今年,我国正式取消棉花、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启动新疆棉花、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正针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现行的收储制度,今年我国将采取分品种施策的方式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具体而言,多位专家表示,这项改革呈现出三个大方向,一是将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二是进一步推进新疆棉花、东北地区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三是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建立生产者补贴制度。也就是说,2016年中国粮食流通市场调控的方向与去年底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一号文件"指出"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可见我国试图通过补贴保障棉农的植棉收益,应对高昂的生产成本,缩小与国际市场的巨大价格差异。农业采取"目标价格补贴"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有益尝试,是一个新鲜事物,没有经验可资借鉴。本文根据长期研究提出新疆棉花价格补贴的基本思路、比照参数的选择和目标价格补贴基础数值的设定,并提出与目标价格一同启动的农业保险、补贴科技兴棉、补贴农资和降低加工流通成本问题,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4年国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制度,改为目标价格补贴,将新疆棉区作为全国改革的试点。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布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为我国进一步深化价格机制改革做出了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2.
近日,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发展改革委今年将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和调控机制,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  相似文献   

13.
粮食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特殊农产品。粮食有公共产品性质,生产应受到公共财政的支持;同时,粮食生产市场自发调节,必然会引起粮食供给和价格的巨大波动,给农民的利益展。为了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大多数国家政府都曾对本国粮食价格稳定粮食供给的目标。价格干预的主要手段是实施粮食保护价格政保护价格时,政府就按保护价格收购粮食或向粮食生产者支付差价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确实发挥过巨大的作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政府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负效应也日渐突出,对象。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现行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也的困境。如何选择高效率的财政农业支持方式,以便更有效地促进财政农业支持政策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的不可替代性和社会保障性决定了其具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大,单纯依靠带来损失,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进行过干预,以达到保护本国农民利益,策,即当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政府规定的补贴。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在刺激粮食生用。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产品贸易成为WTO各成员国被要求承诺削减的面临政策效应递减,政策目标难以实现粮食生产和保护农民利益,是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14.
<正>为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市场对价格形成的主要作用,国家从2014年起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江苏被国家列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范围。近日,省财政厅、发改委、农委联合下发了《江苏省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工作实施方案》,我省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工作正式启动。据了解,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是指在棉花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的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制定能够保障农民获得一定收益的目标价格,当采价  相似文献   

15.
动态     
发改委: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发展改革委今年将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和调控机制,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背,  相似文献   

16.
所谓粮食目标价格补贴,就是政府预先确定粮食的目标价格,农民按市价随行就市销售。市价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给予农民补贴;若市价高,则不启动该政策,价格随行就市。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释放价格信号引导市场预期,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7.
<正>为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作用,2014年我国正式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目前大豆、棉花均已完成两个操作周期。未来我国还将对其他政策性收储的农产品逐步进行价格改革探索,因此,及时总结比较棉豆价格改革效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棉豆改革基本实现预期,棉花好于大豆一是均实现了市场决定价格。目标价格改革以来,棉豆价格逐步回归市场,国内外价格联动性显  相似文献   

18.
权丽 《农业经济》2018,(2):141-142
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实行了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然而在现阶段还存在一定的理论分歧,而且在实际操作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困难。在具体的农产品目标价格的补贴试点中还存在目标价格等级未区分的问题,市场价格不能真正反映农户真实的出售价格,另外还存在补贴资金发放太晚等不合理现象。本文意在通过对相关补贴政策的分析,然后提出针对我国在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方面的高层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以来,国家对大豆、棉花等农产品实行目标价格补贴的信息纷至沓来。所谓的目标价格补贴,是指政府部门根据种植成本等要素制定农产品目标价格,如果当年农产品收获时,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相关部门将按照差额补贴给农民。而今,这一新政只在新疆试点,内地棉花购销将面临"政策空白"。眼下,棉农更为关注的是,在千家万户的分散式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粮食目标价格制度构建依然面临诸多障碍,如合理目标价格测算难、有效补贴方式确定难、具体补贴资金核定难、农民生产决策难度大等。基于此,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根据收入成本相结合原则确定目标价格;加快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步伐;建立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完善和健全粮食期货市场;建立消费者补贴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