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圣新 《价值工程》2011,30(8):156-157
目前油田修井作业现场生产方式存在信息不畅通的问题,无法实时跟踪监控井场安全生产运行情况和设备安全运转情况。研究应用"修井作业现场3G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能很好的解决作业现场视频信息及时交换问题,较好的解决了较偏远的作业队督查、监控问题,提高油田修井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齐毅 《价值工程》2015,(18):53-55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工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视频监控系统运用到各行各业中。通过运用远程视频监控技术,实时对分布在各地的多个施工现场进行监管,既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又加强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施工和安全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安全管理是建筑工地的重要管理环节,考虑到工地实际需求,本文针对传统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性差、传输效率低、图像质量不稳定等缺点,对基于3G网络的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研究和实现。文中介绍了3G网络的无线视频技术的优势及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特点,对施工现场3G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方案进行研究设计,并在某施工单位几个重点施工现场进行了试点安装,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对施工现场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3.
何博 《科技与企业》2014,(17):122-122
视频监控系统能够把施工现场画面通过网络技术传到办公管理区域,施工管理人能够通过实时监控信息对现场施工进行了解和掌握,然后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这种信息化、可视化、实时化的方式能够提高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  相似文献   

4.
刘兵 《科技与企业》2013,(6):124-125
工业视频监控联网是安全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监视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视频监控以其直观、准确、及时和信息内容丰富而广泛应用于许多生产作业场合。是安全与防范技术体系中的重要保障。工业视频监控联网运用于十矿井上下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给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5.
电力调度通信网是电力调度指挥专用网,要求必须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接续速度。某地电力检修公司对原有的工业电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过程中,采用以IP协议及MPEG4编码技术为核心的、基于宽带数据网络传输系统而建立的调度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该区域电网调度监控中心和各500kV变电站分控中心的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对视频监控图像的网络浏览、云镜控制、分布存储等功能,保证两级指挥中心能够及时的了解现场情况,提高事故应急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6.
金学进 《活力》2012,(6):62-62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企业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步伐加快,在生产、办公、作业环境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成了许多企业进行现场管理必不可少的管理措施.它不但可以对进出厂区的人流、物流进行监控,提高工厂的安全保卫能力,而且通,过对车间、生产线、办公区的监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监控系统进入企业参与日常管理工作。使领导的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延伸。  相似文献   

7.
<正>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是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的重要技术保障,是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按照新《安全生产法》的具体要求,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提出预防监控和治理措施,为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开展有效预防施工现场事故的发生,提供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依据。本文将详细介绍山西省地方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指南》制定的背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电力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从安全培训,法律、法规、标准的执行,安全责任的落实,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有针对性地制定技术措施施,有效进行风险分析和辨识,注重工程施工全过程及现场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抓好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保障项目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
孙帅 《价值工程》2023,(3):16-18
安全监控系统在各行业中均具有独特作用,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它能够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控对象,因此已成为人们在现代化管理中进行视频监控的一种极为有效的工具。由此实现工程项目的安全监控,强化项目管理者对前端的支撑服务。这是科学技术助力建设工程行业管理创新的典型应用。我们对施工现场安全监控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加以探讨,对安全监控系统功能需求加以分析,并提出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求,明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策划的流程、依据和主要内容,并重点探讨施工过程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应措施,旨在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活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朱培峰 《价值工程》2011,30(9):247-247
钻前施工现场管理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施工标准低、操作不规范、工作作风粗放等问题,从而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成本以及工期。为这,本文就针对钻前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做出讨论。  相似文献   

12.
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银 《价值工程》2010,29(29):63-6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信息网络的广泛普及,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又将如何应对?笔者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转变管理观念和公共人力资源行为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建立有效合理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化、民主化、高效化、透明化。  相似文献   

13.
高博 《价值工程》2014,(17):225-226
瓦斯检查电子信息自动传输系统可以直接显示从地面瓦斯监测系统直接获得的数据,如:瓦斯、风速风量、一氧化碳、烟雾等环境参数信息。可以有效监督瓦检员是否在现场采集的瓦斯数据,避免瓦斯检查工出现假检、漏检。强化了瓦斯检查工的现场检查,有效的避免了井下采掘工作面的局部瓦斯积聚,避免了瓦斯超限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声像档案管理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开颜 《价值工程》2010,29(15):127-127
声像档案是指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应当保存的声像资料,这方面的资料在现代档案管理中的比重有增加的趋势,并且在档案利用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声像档案的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提高声像档案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梁奇敏  高德利 《价值工程》2012,31(15):207-208
MWD(measurement while drilling)在定向钻井过程中提供井眼轨迹实时数据。长期以来渤海地区使用的是PCDWD软件解码,这种施工模式影响因素多,测斜数据模式不能自由编辑,解码难度大,作业时事故率较高,在钻井船上的粗钻杆接箍处无法放入钻杆滤网时或者有其他有特殊要求的作业时,问题尤为突出。在分析总结前期随钻测量难点和作业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如何利用INSITE(Integrated system forinformation&technology)软件进行MWD随钻测量,创新性地使用了INSITE软件进行MWD解码,优化了PCD探管的测斜数据组合方式,保证了钻井过程中信号良好,测量稳定,并且极大地缩短了测斜时间,有效的缩短了钻井周期。该成果目前已成功应用于BZ19-4等油田。以上探索与实践可为定向井随钻测量的施工和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宋大军 《价值工程》2011,30(13):68-68
为了提高煤矿岩巷掘进工作面爆破作业工效,采用了中深孔钻眼爆破技术,结果表明:按选定的炮眼布置方式和装药结构及参数,循环进尺明显提高了,材料消耗降低了,结论:中深孔爆破技术适合在煤矿岩巷炮掘工作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浅谈井场滑坡治理中抗滑桩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元东 《价值工程》2011,30(9):49-49
在钻前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滑坡的治理至为重要,因为油气田多位于地质灾害较复杂的区域,如果滑坡治理不彻底,则会对后续的钻井甚至采油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针对井场滑坡治理中抗滑桩的应用做出讨论。  相似文献   

18.
借用互联网平台和数据分析,对BIM技术综合管理,以实现总包管理部分工作的简化和有效化,施工组织、安全识别、图纸问题及资料管理等工作为此将形成一个新的逻辑链,将总包管理工作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BIM在总包管理的运用即是给总包管理工作减负.通过实现动态、集成和可视化的4D施工管理.将建筑物及施工现场3D模型与施工...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技术狂飙猛进的今天,大多数网民已经满足于文字与图片的浏览,音频和视频的在线欣赏势在必行。流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在线欣赏视频得以实现。本点播系统利用VBScript语言在ASP环境下,以Access做后台数据库实现了用户和后台管理两个应用。在本系统中用户可以进行注册,然后点播自己想看的电影,但是作为毕业设计,由于影视版权等种种原因的限制,本系统不能实现影视欣赏这一功能,若本系统日后用于商业用途,取得影视版权后,将有可能实现该功能;后台管理有管理员可以实现添加删除用户,添加删除影视信息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