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总结广东农村改革30年的成就和经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广东省农业厅决定于2008年12月下旬在广州召开“纪念广东农村改革30周年暨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由广东省农业厅主办,省农村经济学会承办。届时将邀请中央有关部委领导、省有关领导、省直有关部门领导、省农业厅及下属各部门领导、各地级市农业局领导,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教授、专家,省农经学会部分理事参加学术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系统回顾总结江苏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所取得的丰富经验与巨大成就,江苏省农业经济学会以会刊<江苏农村经济>杂志为平台,举办了纪念农村改革30年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杜瑞芝老领导、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在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省农经学会在这里举办纪念广东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研讨会,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在这里,我代表省农业厅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在历经30周年的改革开放中,农村的改革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光辉的一页和不可磨灭的功绩,尤其是广东农村的改革开放,更是在全国先走一步。因此,认真研讨、总结广东乃至全国的农村改革经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今后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农村的改革发展,推动我省城乡协调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继续解放思想 深化农村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农村改革发展30年。认真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经验,对继续解放思想、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一轮大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广东实际,我谈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南方农村》2009,(5):94-94
2008年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30年。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在广东省农业厅纪念农村改革30年活动方案的统一安排下,从2008年4月—2009年4月在会刊《南方农村》上开展了“纪念农村改革30年”有奖征文活动。此次征文共收到了60多篇文章。活动结束后,学会组织评审小组对活动期间所征集的文章进行综合评选,评选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0篇。获奖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是农村改革3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两次来安徽视察。邓小平同同志曾经指出,农村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30年来,我省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这条主线,率先推行“大包干”、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摊进农村综合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的发展是靠改革带来的,继续发展还将靠改革去推动。  相似文献   

7.
2008年3月22-23日,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领导,相关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新闻单位记者和国外有关驻京机构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2008年国内首次为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而举办的一次规模较大、级别较高的研讨会。与会代表回顾和评价了农村改革的历程,并就农村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和交流。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农村工作通讯》2008,(6):64-64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新年献词中指出,今年将隆重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众所周知,中国改革开放最先发端于农村,农村改革已经走过30年历程,  相似文献   

9.
《农村工作通讯》2008,(5):52-52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新年献词中指出,今年将隆重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众所周知,中国改革开放最先发端于农村,农村改革已经走过30年历程,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到农村税费改革,进而全面取消农业税,再到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综合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一路走来,成就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广东农村改革30年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变革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分析了广东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变革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深化广东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农村能人与农村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以中西部农村能人和浙江农村能人的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中国农村能人的规模、特征及多元作用。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微观基础是村域经济,而农村能人在村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农民的效仿学习机制和农村能人的先试先行精神和物质条件,把农村能人推到了村域经济发展的领头人地位。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农村能人的能力建设、成长环境等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且在乡村振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乡村旅游相关知识入手,对鄢陵乡村旅游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认为其具有良好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并具有一定的实践.通过对当地农民的调查,了解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方面的评价情况.根据调研分析得出大部分人是支持乡村旅游开发并看到其对鄢陵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带...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大问题,其核心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虽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村社会的稳定,然而,农村土地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相适应,已凸现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益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需要资金支持,而要解决资金问题,就必须重构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具体包括完善农村金融法规制度、完善农村商业金融体系、拓宽商业信贷渠道和加快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强化信息披露以及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理念、创新金融产品等。  相似文献   

15.
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为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及推广提出建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研究结果:(1)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合法存量并非源于法律授予,而是源于对既成事实的默许;(2)不均衡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存量受到入市政策的刺激,将脱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设置的初衷,再加上耕地保护政策的限制,两者共同挤压了农村产业发展的用地空间;(3)多种农地利用政策的交互作用将会导致不同的农地政策在落地时出现目标冲突,进而影响农村土地的实际利用。研究结论:应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全面入市之前厘清存量差异的均衡办法、使用权价格形成机制,简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所承载的多元目标,从而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更好的服务于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背景,在明确乡村旅游空间组织由资源空间结构子系统和市场空间分布子系统两大要素构成基础上,运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乡村旅游空间要素的演进阶段、乡村旅游空间组织规划内容,最后从项目的打造、规划动线视线、协调功能分区、优化空间布局和区域联动等几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空间组织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农村税费改革与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国农村新一轮改革的起点——农村税费改革具有超越减轻农民负担的更为深远的意义。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形成了对乡镇基层政府组织的财政紧约束而迫使乡镇基层政府通过机构改革,撤并乡镇来缩小政府规模,缩减政府职能,从而促进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面向乡村振兴的农村土地整治转型与创新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面向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农村土地整治转型和创新的思考,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国土资源保障。研究方法:文献归纳法、理论分析法和图示法。研究结果:(1)传统农村土地整治存在"三不"倾向,即理论研究不足、空间逻辑不强与规划论证不力,由此带来了"三化"问题,即整治模式固化、复合功能弱化和人地关系泛化;(2)农村土地整治正面临由土地分散整治向空间统筹治理转型、由问题导向向目标导向转型和由以地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型;(3)新时期亟需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创新,积极倡导城乡统筹型土地整治、探索多功能导向型生产空间整治、推广人居环境改善型公共空间治理及聚焦绿色发展型生态空间治理。研究结论:乡村振兴为农村土地整治转型与创新提供了驱动力,农村土地整治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着力点。农村土地整治需兼具规划视角的城乡统筹性与设计视角的空间联动性,在重视土地生产功能提升的基础上,挖掘土地整治蕴含的社会功能与生态服务价值,实现乡村地域要素聚集、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19.
乡村治理的困境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治理作为西方语境下的概念,运用到中国,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国情相契合,也就是说必须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社会的治理。中国治理的困境主要存在于农村建设的管理与自治、村干部的行政权与自治权以及村民的分散经营与集体认同的三对悖论中,因此,解决三对悖论,并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无疑是克服乡村治理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经历了政府机构"管理式"控制模式、社会生产动员式的社会运动模式、"乡政村治"二元乡村治理模式三个阶段,现行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仍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如乡镇一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严重失衡,"条条"与"块块"互相分割、"党政企不分"等、基层政府的"公司化"和基层政府工作机制的"运动化"等.因此,本文认为,构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基层政权运行机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