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文件,加快发展服务业。根据规划,到2010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但近两年来这一比例却持续下滑。服务业发展为何“跑不快”?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但服务业占CDP的比重比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而2006年,这一比例同样呈现下降态势。  相似文献   

2.
一、上海房地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2007年上海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回落。2007年,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307.53亿元,比上年增长2.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9.3%,比重比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投资837.53亿元,增长0.2%,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4.1%,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见图1)。  相似文献   

3.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中国经济初步核算数据,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达到44.3%;在经济增长的贡献中,最终消费的贡献率是51.8%,比资本形成的贡献率高1.4个百分点,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第一动力,这一结果与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的预期相符。在过去两年中,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1990~2008年各省的数据,本文使用动态面板模型对引起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各种原因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由计划生育导致的少儿扶养比持续下降、不断攀升的行政管理费用、住房制度改革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最主要因素。其中收入GDP比、人口结构变迁、行政费用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和住房制度改革导致的居民消费率下降约7.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完成49449亿元,比上年增收11813亿元,增长31.4%。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比2003年翻了一番多,增收额接近2000年全年收入总额,增幅为1994年以来最高水平,月收入规模都在3000亿元以上。2007年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达20%多,较2006年提高2.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2007年,上海房地产业增加值781.64亿元,比上年增长8.7%,占全市GDP的6.5%,比重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  相似文献   

7.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发布了2007年全国重点工业与批发零售业企业物流状况和物流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调查报告。结果表明:2007年,工业、批发零售业企业销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0.1%,增幅下降了3个百分点;物流费用支出比上年增长26.5%,增幅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物流费用率(物流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为8.5%,  相似文献   

8.
太仓的现代服务业.凭借太仓沿江沿沪、深水港口直通海内外的区域优势,已形成港口物流、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三大重要支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太仓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5亿元。同比增长20.5%.占GDP比重上升至40%。同时,根据太仓“十二五”发展目标.太仓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将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到2015年达到65%。  相似文献   

9.
周秉辰 《物流科技》2004,27(7):10-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在过去25年里,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平均增10%,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3.7%提高到2003年的33.1%,服务业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12.2%上升为29.3%,新增就业1.7亿人。服务业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且对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出席大会时说,中国政府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辽宁经济统计》2006,(6):40-40
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5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365万人,比上年减少245万人,下降9.4%,贫困发生率为2.5%.下降0-3个百分点。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67万人,比上年减少910万人。下降18.3%;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4.3%.下降1个百分点。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合计数量为6432万人,比上年减少1155万人,下降15.2%;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6.8%,下降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逐渐改善,根据经济普查的数据对2004年的GDP进行调整,其中,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3.1∶46.2∶40.7,第一、第二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稳中有升,与2000年相比(16.4∶50.2∶33.4),第一产业下降了3.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了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7.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人士指出,2003-2007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从32605亿元增长到77608亿元,占GDP比重从24%上升到约30%。而2006年21个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5.3%,50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5.9%。这表明,当前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
张琪 《中外企业家》2006,(11):88-90
一、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不和谐因素 1.区域发展不平衡 当前,地区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并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和谐。从经济总量的差距来看,1980年,东、中、西部GDP比重分别为50.20%、29.75%、20.04%,到2002年,GDP比重分别为57.86%、25.12%、17.01%,其中,东部比重增加了7.66个百分点,中、西部比重分别下降了4.63和3.03和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上海物流》2007,(2):9
200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59.6万亿元:总费用超过3.8万亿元,与GDP的比率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15日联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59.6万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24%;同期社会物流总费用超过3.8万亿元,同比增长13.5%。  相似文献   

15.
任虹 《数据》2004,(7):14-15
2003年受非典影响,全市体育产业实现各种营业收入118.4亿元,比上年下降7.8%;实现增加值45.2亿元,比上年下降14.6%,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2%,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为6.7万人.  相似文献   

16.
<正>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其中现代服务业的作用日显突出。2009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达369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成为推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省份相比,内蒙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治理的成就及改进的思路与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市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突出表现在: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改革初期,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17.92%。到2007年底,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44.94%,与1978年相比上升了27.02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93个百分点。如果把流动人口包括进去,这个比重还要高。城市个数由193个增加到656个,初步建立了合理的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18.
《辽宁经济统计》2008,(9):39-39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第二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当前高物价的承受心理趋于稳定,投资心态趋于谨慎,保险意识提升,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依然浓厚。调查显示,二季度居民判断“物价过高,难以接受”的占比达45%,比上年同期提高15.5个百分点,但比上季度下降4.2个百分点,这是自2007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同时认为“物价偏高,但尚可接受”的居民占比为51.6%,比上季度提高4.1个百分点,居民对当前高物价的承受心理趋于稳定。居民对第三季度物价预期仍较悲观,50.5%的被调查者认为三季度物价“上升”,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为调查以来同期最高,但与2007年四季度64.8%的历史峰值相比,则大幅回落了14.3个百分点,略有趋缓迹象。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2006~2009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期间平均增速加快1.6个百分点,比世界同期水平快8.2个百分点。2010年前三季度,GDP又实现了10.6%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周军 《中外物流》2008,(7):80-81
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基础性产业,物流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2007年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68万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17.1%提高到17.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6.7%提高到了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