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实现国有企业三年解困的目标,国务院有关部门选择了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债权转股权的尝试,并为此成立了信达、华融、长城等几家资产管理公司以承继这部分国有企业的债权。债转股政策的出台为国企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债转股”把风险从银行集中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资产管理公司如何在债权转比为股权后,参与企业结构的调整和资产重组,最终出让所持股份,以实现最大资金回收和最小资产损失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志谦 《经济论坛》2001,(24):45-46
一、债转股的本质债转股是指债权人将其对债务人所享有的合法债权依法转变为对债务人的股权投资,变更债务人的注册资本或债权人以债权出资与债务人新设公司,并取得股权的投资行为。就我国实践而言,是以国家组建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投资主体,依法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贷款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债转股不是将企业的债务变为国家资本金(贷改拨),更不是将企业的债务一笔勾销,而是由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与实施债权转股权企业之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  相似文献   

3.
孟祥仲 《技术经济》2000,19(10):51-53
国家通过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对部分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实行债权转股权。债转股后的企业由原来的还本付息改为按股分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成为企业阶段性持股的股东 ,依法执行股东的权利 ,参与公司的重大事务决策 ,但不干预正常的经营活动。政府有关部门称 :对部分国有企业实行债权转股权 ,是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负担的重大举措。尽管该举措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但该举措本身所导致的一些负面效应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该举措的表面效应分析 ,由于债权转了股权 ,国有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债权一下变成了股份投资 ,呆帐死帐变…  相似文献   

4.
呆帐是指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形成的无法收回的债权。近几年来,一些金融机构效益下滑,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不良债权的凸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家一方面允许金融机构适当增加呆帐准备金得取比例,通过金融机构核销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违约贷款,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另一方面,为了减轻金融机构的负担,国家又涉及国际上的成功经验,补充了部分金融机构的资本金,成立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帮助其剥离相当部分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5.
债转股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罡 《经济问题》2001,(3):22-23,36
债转股指的是商业银行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债权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由此,原来的银行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持股关系,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  相似文献   

6.
伍中信  文学 《经济导刊》2003,(12):65-68
债转股是以国家组建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实行债权转股权,把原来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债转股  相似文献   

7.
债权转股权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债权转股权的意义深远。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降低企业负债率、改变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化解银行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有积极意义,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亦有积极的影响。一、债权转股权的含义所谓“债权转股权”(以下简称“债转股”),是由国有商业银行组建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对企业的股权。它不是将企业债务转为国家资本金,更不是将企业债务一笔勾销,而是将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相似文献   

8.
所谓债转股是指在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债权转股权则是把原来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投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原来的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 与传统的救活国有企业的办法相比,债转股无疑是具备了诸多创新特质,它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政府目标创新。政府推出债转股的举措,其用意是取得“双赢战略”,一方面它可以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以规避金融风险。据一些专…  相似文献   

9.
曹慧  周兴荣 《经济论坛》2002,(17):18-19
“债转股”方案运作的机理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购买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形成新的债权、债务关系,并对企业实施债转股,形成新的股权关系;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债转股企业实施资产重组,待企业经营好转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兼并、合并、股份回购等方式收回投资。上述环节环环相扣,即资产收购、资产管理、资产处置三个方面同时展开。实施“债转股”后将形成企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的“三赢”的格局,对于我国目前的国企改革来说可谓是一剂良药,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债转股”的有效性 我国目前企业的资本结构普遍表现为高负债率。对七个城市的国有经济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有企业债务中,有20%是不良债务,即使按照这个比较保守的比  相似文献   

10.
<正> 作为债转股政策的直接产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只有十年的暂定存续期,其所持股权只是一种“阶段性”持股,最终须实现退出与变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的退出变现方式与结果将直接决定债转股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效果。本文通过对债转股政策基本目标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退出与变现方式对政策目标兼顾性的分析,认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退出与变现应主要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并且提出了几种可行的股权转让方案。股权退出与变现的几个基本目标由于国家实施债转股的特殊背景与目的(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企脱困),以及债转股企业的特殊构成(以资  相似文献   

11.
1999年,以经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为业务的中国信达、华融、长城、东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先后成立,2000年,国家经贸委分四批提出债转股企业建议名单和4596亿元待转债权,并经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贸委、财政部共同协商最后确定债转股企业580户、金额4050亿元;同年12月下旬,在580户企业中已有569户企业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银行签订了协议。由此可见,国家把债转股作为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化解与防范金融风险,同时又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性举措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据有关专家估计,未来几年有可能实行债转股的资产在12000亿~20000亿元,从此巨额数字可知债转股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能否发展和国家宏观经济面的转好,关系到国企改革的成败,如果成功了,它标志着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国企举步艰难以及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并发症”,如果失败了,又会使我国大中型企业自“拨改贷”以来近二十年的改革成果付之一炬。  相似文献   

12.
张素华 《经济论坛》1999,(20):36-37
1999年8月国家经贸委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布了债转股方案,这一消息见报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目前,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就解决北京水泥厂和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债务问题与有关部门签定了债权转股权协议,标志着备受世人关注的债转股迈出了第一步。究竟何谓债转股?它真是国有企业和商业银行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吗?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债转股。一、何谓债转股及推行债转股的历史背景所谓债转股是指在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13.
债权转股权,是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际上成为企业阶段性股东,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重大事务的决策,但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债转股是我国国有企业脱困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一项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政策快讯     
杨桦 《经济》2001,(12)
外资参与资产重组与处置政策出台 日前,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吸收外资参与资产重组与处置的暂行规定》: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资产管理公司可直接或重组后向外商出售、转让其拥有的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和债权,通过协议转让、招标、拍卖等方式向外商出让其拥有的实物资产;还可以其拥有的企业股权、实物资产作价出资,在原企  相似文献   

15.
债权转股权有利于实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3年脱困的目标,文章提出了在债转股的操作过程中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沈金菊 《经济师》2000,(4):85-85
何谓债转股 ?就是债权转股权 ,即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 ,将商业银行原有与企业的部分债权债务关系转化为管理公司与实施债转股企业之间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 ,也就是说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际成为企业股东 (阶段性的 ) ,可以依法行使股东权利 ,参与企业重大事物的决策。由此可见 ,企业通过实施债转股 ,资产负债率将大大降低 ,经营环境将有所改善 ,尤其是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将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一、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现状资本结构是指资产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组合 ,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结方式。其中 ,主…  相似文献   

17.
债转股的本质是银行不良债权证券化。它是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企业的部分债权债务关系,转化为管理公司与实施债转股企业之间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如何对债转股的改革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克服其负面影响,以达到其预期效果,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债转股:国企攻坚改革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重要举措1.债转股有利于支持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当前负债率过高,利息支出多,财务成本非常大,是许多国有企业亏损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的重要原因,要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国有企业高负债问题。实施债转股,将符合条件的重  相似文献   

18.
以2010-2015年沪深584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产权异质性角度考察企业金融化、高管股权激励与研发投资关系。研究发现:①非货币金融资产持有比例与研发投资呈负相关,反映企业金融化对研发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且高管股权激励能弱化企业金融化与研发投资的负向关系。挤出效应和弱化效应在投资性金融资产上体现非常明显,而在交易类金融资产上体现不明显;②与非国有企业相比,非货币金融资产的挤出效应和高管股权激励的弱化效应在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投资性金融资产的挤出效应在国有企业中较为显著,而在非国有企业中不太显著,但高管股权激励的抑制作用在国有或非国有企业均较为明显。不论产权异质性,交易类金融资产的挤出效应和高管股权激励的抑制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债权变股权──从唐山碱厂改制看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摆脱债务危机王宁,段振江1995年12月28日,由唐山碱厂改制而成的唐山三友碱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中唯一一家多个法人共同持股的国有大型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运营。一个长期...  相似文献   

20.
国家是股份制企业国家股的股东。国有股权管理是国家股东的头等大事。维护和实现股权权益是所有股东在行使其权能中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国家股东就必须把国有股权管理这件事放在头等重要位置上来。加强对它进行管理,保证使股份制企业的国有股权得以实现。按通常贯例,股东对其股权的管理包括投资决策、股权流动和股权收益的管理。然而,各国有各国的国情,各个时期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就当前我国股份企业的现状看,对股份制企业国有股权迫切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工作;一、加强改制企业存量资产的评估和折股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