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6,(24):94-95
采用关联度与耦合度模型,从经济发展、市场需求、产业规模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沿海11省市(2007-2013年)海陆物流产业关联度以及耦合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海洋物流产业与陆域物流产业的关联程度处于中度偏低水平;2在研究期间,整体上海陆物流产业耦合度下降速度呈逐年递减趋势;3沿海11省市海陆物流产业耦合度波动中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胡娟 《企业导报》2011,(6):160-161
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的转移,是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为更好地利用产业转移带来的拉动效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采取发展产业园经济的承接途径。以产业园为形式,确立符合地方特色的产业定位,以项目发展促进产业集聚,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注入强大持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工作会议消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以重点产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力争用3-5年时间,形成具有北部湾优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4.
产业转移是中原经济区的历史机遇。应当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以区域协同创新联盟为网络,以科技服务平台为桥梁,以政府支持为保障的中原经济区自主创新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5.
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模式是现代空港经济区规划建设时必然要面临的问题,其关系着现代空港经济区的发展方向。文章对临空产业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对空港经济区的产业类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现代空港经济区的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模式,希望为现代空港经济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承接香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加深,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加工贸易产业向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是东部发达地区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和调整的重要措施。加工贸易产业是香港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约占香港贸易量的一半,港商在珠三角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超过4.5万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香港加工贸易产业向西部转移成为了必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要想打造成为中国的新一极,显然承接香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捷径,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同时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为香港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创造良好环境,使它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生态旅游产业的研究成为江西学者们的热门课题,本文以开发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的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发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的动力,如何以科学的管理模式促进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以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保持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1.临港经济与区域产业发展 1.1临港经济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港口经济是指以优良港口及临近区域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展开生产力布局,发展与港口密切相关的特色经济,并实现彼此间相关联系,密切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繁荣的开放型、优选型经济模式。港口经济依托港口作为海陆节点一的特殊地位,以大进大出的集疏运为保证,具有产业关联性高、产业规模大、外向型经济为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承接大珠三角物流产业转移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承接大珠三角经济区的产业转移是工业化的捷径,也是必然趋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承接大珠三角物流产业转移既有一定的区域产业转移理论基础,同时也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承接大珠三角物流产业转移的机制以及产业转移的政策与途径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4,(10):40-43
低碳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本文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体系发展现状、国内外发展低碳产业的经验和启示的基础上,论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体系构建的最优路径,以期为制定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