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淼 《活力》2011,(14):111-111
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开播,栏目创办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做中国的(60分钟》。并确立了把《新闻调查》做成调查类节目的共识,同时提出用调查的方式来做深度新闻节目的设想.对节目制作形态做出了初步界定:双机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评述。对事件多角度分析、递进式探究。这种节目形态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2.
丛一 《中国质量》2014,(1):34-35
"是真的吗?"——这句话估计会越来越成为一些人的口头惮。央视一档同名求证脱口秀节目正在走红。该节目选取某些网络流言进行专业验证和权威实验,从而探究真相;其好玩之处在于将新闻调查与综艺娱乐、脱口秀元素相结合,用幽默的语言讲述严肃事件——"碳酸饮料可以  相似文献   

3.
黄诗尧 《活力》2014,(7):141-141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包括新闻调查节目、新闻评论节目、深度报道、电视访谈节目等节目类型。它是一种与消息类新闻相对应的新闻节目形式。本文主要阐述了新闻专题编辑的要求,新闻专题节目编辑的技巧,专题节目编辑的创作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4月23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闻调查》节目中,上海浦东陆家嘴中央公寓灯火幽暗,主持人柴静在楼盘现场发出这样的感叹:不要以为,这些黑暗中的空房间没有生命。每过一夜,它的价格都在自动向上攀升。两年多来,有些房子每平方米已经上涨8000元!  相似文献   

5.
刘学文 《活力》2014,(16):51-51
在所有的电视节目中,新闻和新闻评论性节目应该是质的支撑点;而电视画面在新闻评论节目中的作用,也具有支撑和理性力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以画面图像为主要传播形式的电视和以言论恩辨为主的评论很难结合在一起。但早在八十年代末,电视工作者就开始了将二者结合起来的探索和尝试。中央电视台最初在《经济半小时》栏目里.让经济新闻评论粉墨登场.继而有了《社会经纬》和《观察与思考》的摸索和修正,有了《东方时空.焦点时刻》的栏目雏形,终于在1994年4月1日郑重推出《焦点访谈》,后又有了《新闻调查》……地方台节目中,鹤岗电视台最初在《周末一刻》栏目中偶尔制作“经济观察”类的评论性节目,后《周末一刻》演变为《边城方圆》栏目,其中单独开辟了一块五分钟的小栏目《社会写真》用以“聚焦社会热点,评说百姓关心话题”。不到10年的探索,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逐步在蔚为大观的视觉消费产品中凸现出自己的品格。  相似文献   

6.
"2008慈善公益与媒体责任"高峰论坛上发布的《2007中国电视公益节目发展报告》指出,2008年公益节目仍将继续是热点节目。报告同时指出,目前的公益节目普遍存在着娱乐味过重,资助形式单一等问题。重庆卫视《大爱中华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真人秀节目《美国偶像》的运作模式,从"众包"这个新角度给出一个新的解释;分析了该节目中的广告运作,包括植入性广告在该节目中的运用。分析了《美国偶像》的盈利渠道;并与我国的选秀类节目——本文以超级女声为例,做了简单的比较,并提出了对国内选秀节目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北京朗琴园的物业变局在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播出后备受各方关注,尤其是其引入的信托式物业管理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总结朗琴园物业变局的全过程及其实践效果,依据我国的《物业管理条例》、《物权法》、《信托法》等对物业管理的纠纷及其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广播电视事业的几次深化改革,使得各类广播电视类节目层出不穷,有人说,广播电视节目的文化可以说就是"主持人文化"。好的广播电视节目和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主持人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也来自节目的影响力。比如《中国好声音》成全了华少的快语速;《快乐大本营》呈现了谢娜的无厘头;而《杨澜访谈录》也显现了杨澜的知性与豁达。  相似文献   

10.
《老梁观世界》是一种脱口秀形式的新闻评论类节目,节目的宗旨是以"内容"为王,以"独到"为妙,以有深度、广度、锐度的时事评论,传递最有价值的声音。节目主持人梁宏达以口语化的主持风格,带观众挖掘真相,还原真实,用非一般的视野,非一般的亮相,带大家探索中国,看懂世界。除此之外《,老梁观世界》的成功还和节目主持人的魅力、节目定位的准确、节目形  相似文献   

11.
张亮 《企业导报》2014,(10):29-30
《财经郎眼》以泛财经化的选题、鲜明的"郎氏风格"以及敢说真话的谈话模式,使其迅速成为一匹"黑马",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本文通过对《财经郎眼》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节目选题、主持人、嘉宾等多个方面系统分析其节目构成要素,并进一步分析其创新之处以及不足的方面,从个案中窥探为我国财经类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说新闻"栏目弊端日益显现,其节目创新与改革势在必行。《倾倾百老汇》,以"新闻脱口秀"的形式演绎各类资讯,突破传统的"说新闻"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倾倾百老汇》以"秀"为第一特质,以国际化的视角演绎,真正实现采编播三位一体化的节目制作模式,有益补充了我国主流媒体环境。尽管如此,"新闻脱口秀"节目的发展之路依然艰辛。  相似文献   

13.
李忠 《企业研究》2007,(11):76-77
引言继今年8月15日叫停重庆电视台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后,国家广电总局于8月23日天再度拍响惊堂木,叫停广东电视台女性整容真人秀节目《美丽新约》。广电总局对《第一次心动》的评价是:"比赛环节设计丑陋粗糙,评委言行举止失态,节目设计缺乏艺术水准、内容格调低下,演唱曲目庸俗媚俗",称《美丽新约》:"画面血腥、恐怖、暴露,格调低下,活动组织奢华铺张,审查把关不严,片面追求收视率"。另外,广电总局在另一份通知中严令: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名目策划、制作和播出违背伦理道德、亵渎科学与文明、侵犯个人隐私的节目和活动,违者追究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和制作播出机构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家长里短,酸甜苦辣,电视将诉说的权力交给了每一位有故事的观众。情感类谈话节目的出现,是中国电视史上的一次突破。几千年传统积淀下低调保守的中国人,第一次将自己的隐私搬到了荧屏上,供全国的观众来观赏评点。自湖南卫视的《真情》诞生,情感类谈话节目在中国出现已经整整10个年头,大行其道却必须从江苏卫视的《人间》说起。月亮还是那弯月亮,故事还是那些故事,民间的情感故事从未间断,但为何电视之于情感的直诉却姗姗来自?这确实引人深思。从"超级女生"到"人间",不难分析出这样一条中国电视发展的脉络:前者将让草根走上舞台,而后者则让草根成为编剧,只不过,他们的剧情乃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本期媒介专题,特邀江苏卫视《人间》、湖南卫视《真情》、浙江卫视《公民行动》以及重庆卫视《情感龙门阵》节目的制片人,与他们聊聊情感节目自己的情感故事。  相似文献   

15.
刘源远 《活力》2011,(12):206-206
绥化交通广播频率开播七年来,不断根据听众需求进行节目调整,无论是节目策划还是节目定位,无论是节目内容还是表现形式,无论是编辑思想还是主持风格。都在不断完善,频率定位更加准确。如今民生节目《百姓零距离》、《新闻快车道》、《我爱我车》、《一路畅行》、《音乐点播台》、《都市心情》已经成为听众公认的品牌节目。  相似文献   

16.
黄燕燕 《企业导报》2013,(9):246-248
本文探究了《锵锵三人行》谈话节目的话轮转换系统特点,并采用Verschueren(1999)的顺应理论进行深层次的解释。研究结果表明,节目的制作是一个动态顺应的过程,它既顺应了媒体节目的机构性需要,又顺应了社会话语的"民主化""、商业化"和"技术化"三大相互关联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于丽银 《经营者》2010,(14):91-91
1980年7月7日.《天气预报》节目诞生。经历了三十年的寒暑往来,这档节目日益发展成熟。当那首熟悉的《渔舟唱晚》旋律响起,《天气预报》节目每天19:31与观众准时相约,从未间断。时至今日,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也是世界上收视观众最多的节目之一。  相似文献   

18.
所有2012年暑假打开过电视的人,应该会深刻地记住一个名字——《中国好声音》。四个大牌导师、一群草根选手,高达8000万元的制作费用开启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大片时代"。栏目背后的操盘者,也是最大的获利者,就是灿星。虽然于2012年"横空出世",但灿星的团队都是一群电视老人。作为《中国好声音》的制作方,灿星之前还出品过《中国达人秀》、《舞林大会》等创下过收视高峰的作品,《中国好声音》与其它节目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都是SMG(上海东方卫视)的常规节目,而《中国  相似文献   

19.
郭亚洲 《活力》2014,(7):158-158
说起新闻评论节目,大家并不陌生,近年来,这类节目数不胜数,比方说中央电视台的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新闻1+1》,吉林卫视梁宏达主持的《天天五味评》,凤凰卫视出品的《铿锵三人行》、《壹周立波秀》,龙广(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研发的《朝朝侃谈》、《新闻三人秀》,以及美国有线电视台喜剧中心推出的由乔恩·斯图尔特主持的《囧司徒每日秀》等等。这里面有严肃的、传统的新闻评论节目,当然,也不乏那些带有调侃、表演元素的新闻评论节目,《壹周立波秀》、《囧司徒每日秀》和本篇论文的主角--龙广新推出的《新闻三人秀》(2014年3月节目开始正式定名为《一路新闻秀》)当属此类。  相似文献   

20.
近期,据消费者反映,称安溪铁观音市场存在大量未执行产品标准的不合格产品,《福建质量管理》杂志社非常重视并派专人进行安溪铁观音强制性国家标准执行情况新闻调查。不少茶迷向记者咨询自己熟悉的一线茶庄执行铁观音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情况,也有消费者向本刊记者投诉福建魏氏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闽魏氏")存在包装标签不规范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