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础市场行情回顾本月度(2005年8月19日至9月16日, 最近四周),股市和债市行情呈现出同步上涨的良好态势。沪市综指上涨5.46%;沪深300指数最终收于967.49点,上涨4.82%; 沪市国债指数、企债指数各自上涨了0.76% 和1.07%。基础市场的行情好,基金们的收益也就好。  相似文献   

2.
王群航 《新财经》2005,(11):102-103
本月度(9月19口至10月21日).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行情走势截然相反。在股票市场方面.行情总体走势为先速跌后盘整。沪市综指,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分别下跌了59.1%、6.81%、6.52%。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债券市场的行情几乎就是在一路尊边上扬,沪市国债指数.企债指数分别上涨了1.39%和2.29%。  相似文献   

3.
王群航 《新财经》2006,(2):51-52
2005年,基础市场各子市场的行情走势迥异。股票市场各主要指数呈现出全面下跌的状态,沪市综指收于1161.05点,下跌 105.44点,跌幅为8.33%;沪市50指数收于796.39点,下跌 46.33点,跌幅为5.5%;深市综指收于278.74点,下跌37.07 点,跌幅为11.74%;深市100指数收于917.5点,下跌73.63 点,跌幅为7.43%。与股票市场行情走势相反,债券市场则为全面上涨状态,沪市国债指数收于109.05点,上涨13.44点,涨幅为14.06%;沪市企债指数收于118.92点,上涨23.08点,涨幅为24.08%。  相似文献   

4.
6124点,上证指数在2007年10月16日攀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个年初没有人敢于想象的高度。 在2006年和2007年,沪市大盘已经连续两年上演了指数翻番的超级大牛行情。2006年,上证指数开盘1163.88点,年末收盘2675.47点,涨幅近130%;2007年,开盘2728.19点,10月16日上摸6124点,涨幅124%。如果我们在2006年初买入任何一个跟踪指数的基金,一路持有,那么。我们的个人资产两年来已经轻松上涨了4倍以上。 那么,到2008年,上证指数是否还能复制06、07版的翻倍行情呢?换句话说,在2008年,上证指数是否能上冲1万点呢?  相似文献   

5.
王群航 《新财经》2005,(9):106-107
基础市场行情回顾本月度(2005年7月25日至8月19日,最近四周),股市和债市行情走势相差较大:沪深300指数上涨7.37%;沪市国债指数、企债指数涨幅分别为0.47%和1.85%。不过,各种股指表现差别较大:沪综指上涨9.93%,上证50上涨6.37%,后者落后3.56个百分点。原因在于:一方面,市场行情前期由大盘蓝筹股带动起来后,中小盘股的行情后来居上;另一方面,在本月度期末,沪市综指过1200点大关之后出现回调,大盘蓝筹股调整的幅度较大。股票型基金进入统计的11支股票型基金中,广发  相似文献   

6.
本月度(9月19日至10月21日),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行情走势截然相反。在股票市场方面,行情总体走势为先速跌后盘整。沪市综指、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分别下跌了5.91%、6.81%、6.52%。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债券市场的行情几乎就是在一路单边上扬,沪市国债指数、企债指数分别上涨了1.39%和2.29%。  相似文献   

7.
本月度(11月21日至12月16日的最近四周),基金投资的两大重要基础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全线上涨。基础市场的行情总体走势较好,基金们的绩效状况也就比较好。指数型基金 10只指数型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是 3.06%,全部实现增长,是近一个月里绩效表现最好的基金类别。融通深圳100以5.03 %的月度净值增长率领先于全体开放式基  相似文献   

8.
王群航 《新财经》2005,(6):106-107
本月股市和债市行情走势相差较大。股票市场在无序的试点行情中暴跌不止,沪市综指、深市综指跌幅分别为9.67%和11.84%;沪深300指数下跌了91.32个点。债券市场则继续维持强势上涨的走势,沪市国债指数、企债指数涨幅分别为1.44%和1.66%。在此情况下,基金的绩效情况则是多数不尽如  相似文献   

9.
王群航 《新财经》2005,(8):82-83
基础市场回顾本月度(2005年6月20日至7月15日,最近四周),股票市场小幅下跌,债券市场连续上涨。沪深300指数最终收于841点,跌4.47%;沪市国债指数、企债指数各自上涨1.26%和2.11%。不过,沪市综指下跌5.48%,上证50指数跌幅只有1.79%,大盘蓝筹股下跌的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0.
到4月底的时候,回眸一下股市,人们发现这个在年初还不被看好的市场,居然已经连续上涨了4个月,这是2007年10月份以来所没有过的。在这4个月中,沪市综合指数上涨了36.07%,深市成份指数更是上涨了46.52%。若就时下两市股指的具体点位来说,基本已经超过了去年年底时各大证券研究机构对今年股指运行最高点的预测。而有意思的还在于,虽然股市已经有了超出人们预期的上涨,但目前仍然没有出现明显的头部特征,行情似乎依然还有不小的上行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信息》2011,(7):47-47
2月,基金的主要配置仍然电兵于中小盘中的时候,基金的整体业绩好于大盘指数表现。其中,股票型基金表现较好,平均上涨5.93%,混合型基金平均上涨4.86%、指数型基金平均上涨4.85%。  相似文献   

12.
王群航 《新财经》2005,(5):98-99
本月股市和债市的行情相差较大。股票市场是先跌后涨,指数的最终涨跌幅度不大。沪市综指、深市综指分别下跌了10.44个点和4.17个点,跌幅分别为0.85%和1.35%;沪深300指数下跌了4.58个点,跌幅为0.47%。债券市场则一直是强势上涨的走势,沪市国债指数、企债指数分别上涨了1.6个点和3.04个点,涨幅分别为1.6%和2.99%。偏股型基金以股票为主要投资对象,60只基金的月度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02%,57只基金的月度净值增长率为正值,3只基金为负值。从月度绩效情况来看,华安创  相似文献   

13.
王群航 《新财经》2006,(1):102-103
本月度(11月21日至12月16日的最近四周),基金投资的两大重要基础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全线上涨。基础市场的行情总体走势较好,基金们的绩效状况也就比较好。  相似文献   

14.
[英国《金融时报》1月24日]中国股市的牛市行情谁也拦不住吗?上证综合指数在2006年上涨逾120%,本月中旬,沪深股市总市值又一举超过了1万亿美元.仅在圣诞节至元旦期间,一些大盘蓝筹股的涨幅就高达30%。这种令人疯狂的行情也吸弓l着外国资金如洪水般涌入香港,抢购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的股票,推动它们的总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超过了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相似文献   

15.
当2010年上半年的股市交易拉上帷幕时,相信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的心情都是酸楚的,这半年里,沪市综合指数下跌了26.82%,深市成分指数下跌了31.48%,反映两市综合走势的沪深300指数下跌了28.30%。这样的成绩,在世界各主要股市中,仅好于希腊,位列倒数第二。  相似文献   

16.
《产权导刊》2014,(10):16-16
国家统计局9月11日消息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其中,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1.9%;食品价格上涨3.0‰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价格上涨2.4%。1-8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2%。  相似文献   

17.
何辉东 《新财经》2006,(6):65-65
股票涨疯了!在4月24日至5月19日短短15个交易日中,上证指数疯狂上涨242.76点,涨幅高达17.13%。各路资金争先恐后涌入市场,两市个股全面开花,行情火暴得令人难以置信。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信息》2010,(20):47-47
9月份,指数表现为窄幅震荡,个股和板块的分化较大,偏股型基金整体上实现了正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平均涨幅分别为2.52%和2.44%;封闭式基金净值平均涨幅为4.98%。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表现强于被动管理的指数型基金,原因在于市场延续了8月份以来的结构性行情,偏股型基金的配置仍集中于热点板块和个股,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债券型基金平均上涨0.27%、货币型基金小幅上涨0.16%。  相似文献   

19.
刘立福 《沪港经济》2008,(12):48-49
2008年,国内债券市场异常热闹,截止至10月l7日,上交所国债指数年内累计上涨6.7%,企债指数累计上涨15.3%,与股市一路狂跌形成鲜明对比。与此对应,债券型基金日益受宠。  相似文献   

20.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的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显示,上半年CPI(居民消费指数)同比上涨7.9%,GDP(国民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4%,PPI(工业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