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冰轮 《财会月刊》2014,(11):48-49
非货币性福利是企业广泛存在而又形式多样的职工薪酬类型。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对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处理及其对企业的税负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对非货币性福利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恰当反映其经济实质,并能提高不同企业薪酬信息的可比性,还能避免不合理地加重企业的税收负担。本文最后从细化完善财税规范以及增强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秋艳 《财会月刊》2011,(10):77-77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指出:职工薪酬,是指企业在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其中,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等。同时规定,企业以其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  相似文献   

3.
以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虽然是企业应付职工薪酬中的特殊业务,但在各类企业中发生较为频繁。本文主要讨论了非货币性职工福利的性质以及对以自产产品作为职工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的各个环节的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4.
新准则颁布之前,职工薪酬仅指工资和福利费,核算范围比较狭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明确了职工薪酬的概念和内涵,并拓展了其核算范围,包括货币性福利、非货币性福利,还增加了辞退福利、带薪休假和股份支付等。一、非货币性福利非货币性福利是指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者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或者提供给职工无偿使用自己拥有或租赁的房屋,或  相似文献   

5.
正一、非货币性福利及价值计量非货币性福利是职工薪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非货币性的报酬。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核算与职工工资的会计核算方法有很大区别。非货币性福利具有不确定性大,标准不明确的缺点。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处理主要  相似文献   

6.
毛江贤 《财会月刊》2011,(29):54-55
以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是企业应付职工薪酬中的一项特殊业务,也是各类企业中较常见的一种账务处理方式。本文主要分析了非货币性职工福利的性质以及对以自产产品作为职工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的各个环节的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豪杰 《企业研究》2012,(2):147-148
非货币性福利属于职工薪酬的一部分。非货币性福利通常是指企业提供给职的实物福利、服务性福利、优惠性福利及有偿休假性福利等。  相似文献   

8.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规定,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处理如下:①发放非货币性福利,借:基本生产成本(生产工人福利),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福利),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福利);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相似文献   

9.
一、职工薪酬准则的有关规定 (一)职工薪酬的含义。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  相似文献   

10.
一、职工薪酬与人力资本的概念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员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报酬和非货币性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也属于职工薪酬。  相似文献   

11.
毛胜利 《河北企业》2007,(11):22-23
一、职工薪酬的内容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在薪酬的涵盖时间和支付形式上,职工薪酬包括企业在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给予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从薪酬的支付对象来看,职工薪酬包括提供给职工本人和其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  相似文献   

12.
新准则颁布之前,职工薪酬仅指工资和福利费,核算范围比较狭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明确了职工薪酬的概念和内涵,并拓展了其核算范围,包括货币性福利、非货币性福利,还增加了辞退福利、带薪休假和股份支付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中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原则进行探讨,剖析了职工薪酬在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核算、福利费会计核算和辞退福利确认方面存在的漏洞与调控空间,并结合实务与理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非货币性薪酬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顺春 《企业经济》2007,(11):49-51
非货币性薪酬已经引起理论界和管理实践人士的广泛关注,非货币性薪酬已经成为现代组织管理的重要工具。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系统地对非货币性薪酬进行研究的成果。本文对涉及非货币性薪酬的若干问题,包括如何定义非货币性薪酬?为什么要在现代组织管理中强调非货币性薪酬?非货币性薪酬有哪些基本特点?如何改善组织的非货币性薪酬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各方对非货币性薪酬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一、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一)职工薪酬的范围 新会计准则将企业因获得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对价,全部纳入职工薪酬的范围。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也属于职工薪酬。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  相似文献   

16.
自《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出台后,明确了职工薪酬的概念、内涵和八项核算内容,其中非货币性福利是职工薪酬中的一项主要核算内容之一。职工薪酬的核算与应付工资的核算在内容上、范围都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职工薪酬中非货币性福利核算与应付工资的核算差异更大。本文运用实例简要阐述了职工薪酬中非货币性福利的计量和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一、企业职工薪酬的概念及范围 企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服务,在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之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包括提供给职工本人的薪酬和提供给职工的配偶、子女及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这里的职工,包括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指出: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本文主要探讨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指出: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本文主要探讨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企业中,单纯的货币性薪酬在员工激励方面,愈加显得力不从心,激励效果“缩水严重”.于是,在全面薪酬制度理论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践非货币性薪酬制度.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员工的需求出发,归纳出四类实施非货币性薪酬的方式,同时例举出一些知名企业现行的非货币性薪酬实施方案,意在为企业今后的非货币性薪酬发展实践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