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就是承担投保人转嫁的风险,投保人投保的个别保险标的,是否发生保险事故是偶然的,保险公司经营的数理基础是大数法则,当保险公司承保的保险标的数量非常多时,保险事故发生的概率趋于稳定,因而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收取固定的保费对保险事故损失予以赔偿。但是保险公司的经营与其他企业的经营一样,其本身也存在风险。  相似文献   

2.
李丽萍 《当代经济》2004,(11):64-65
保险公司必须与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才能为投保人分散风险,实现公司自身的价值,可见合理确定渠道通路是保险公司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保险营销渠道是保险商品从保险人向保户转移的过程中,所有协助保险商品所有权转移的机构和个人,依据有无中介商参与将保险营销渠道分为直接营销渠道和间接营销渠道两种。  相似文献   

3.
浅析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公司的经营是一个资产负债比率很高的行业.其负债主要来自于保险公司未来对投保人的给付赔偿,因此偿付能力的大小关系到保险经营能否稳定持续的经营.本文通过研究各种影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各种因素,具体分析了由具体因素变化引起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4.
张焱 《时代经贸》2007,5(9):98-99
产保险公司经营涉及社会不同层次、千百万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经济利益.它集中了众多投保人的财产风险,并为个人,家庭、企业的财产安全提供经济保障,对维护家庭稳定和社会安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产险业在国民经济中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推动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来源.如果忽视风险管理,一旦经营风险转化为损失,导致偿付能力弱化,不仅直接损害投保人的利益而且会危及财产保险公司自身的安全,进而将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此,本文首先讨论了财产保险公司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接着分析了规避财产保险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风险,最后做了总结.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财产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焱 《时代经贸》2007,5(9X):98-99
产保险公司经营涉及社会不同层次、千百万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经济利益。它集中了众多投保人的财产风险,并为个人,家庭、企业的财产安全提供经济保障,对维护家庭稳定和社会安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产险业在国民经济中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推动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来源。如果忽视风险管理,一旦经营风险转化为损失,导致偿付能力弱化,不仅直接损害投保人的利益而且会危及财产保险公司自身的安全,进而将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此,本文首先讨论了财产保险公司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接着分析了规避财产保险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风险,最后做了总结。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郭玲 《当代经济》2008,(8):32-33
一、什么是投保人的逆选择问题 在投保前,保险标的掌握在投保人手中,由于信息的私密性,保险人很难充分了解保险标的的风险状况。对保险人而言,保险市场的总体风险不仅没有通过保险进行分散,反而将高风险的个体集中起来,保险人的保费收入将低于所需的保险赔款,面临破产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商业性保险公司不愿经营农业保险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使商业性保险公司不愿经营,也难以持续经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难以精确厘定保险费率。厘定保险费率以大数法则为理论基础,而农业风险单位大、关联性强,保险公司承保的保险标的很难满足大数  相似文献   

8.
产险公司有效管控应收保费是当前保险公司遇到的一个新课题。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出单与保险收费必须同时实现,不允许投保人保险欠费,如投保人无力支付保费,保险人不得签发保险单,不承担保险责任。但各家产险公司各级机构客观上或多或少地存在应收保费。他们根据保险经营实践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允许产生保险欠费(应收保费),并就保险欠费情形作了明确的界定,期望既不影响保费业务拓展又能把应收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叶明华 《生产力研究》2006,(9):254-255,268
保险产品创新不仅为保险公司提供风险管理的新途径(从巨灾风险管理向一般经营风险管理的拓展),而且创新型的保险产品也日益成为保险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但是,保险产品创新在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也放大了保险公司经营的风险,并由此对保险监管提出新的挑战。文章运用均值——方差分析工具,研究保险产品创新对保险公司经营的有效边界的影响,并对创新型保险产品的风险进行度量。  相似文献   

10.
陈英豪 《经济师》2000,(7):170-171
保险业是特殊金融企业,但其自身又存在着诸多特有的经营风险。应收保费,则是其中之一。应收保费是适应保险企业保费分期入账的核算管理办法,它关系到保险权利义务的对等,是保险企业经营成果是否真实的反映,应收保费的多少也关系到保险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从其实际经营情况来看,由于保险合同中的投保人保险意识不强,加之投保人自身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因素,导致财产险公司近年来的应收保费逐年增加居高不下,形成不良资产,严重地影响了财产险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给财产险公司形成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防范和化解这一风险问题,是摆在财产险公司…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人类应对的风险的主要金融方式是保险,但巨大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对保险公司也构成重大风险,甚至有破产的可能。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并且分散保险公司的风险,在资本市场中发展以巨灾保险为基础的巨灾债券能够较好地沟通投资人和投保人,匹配资本收益和风险,最终达到发展资本市场并规避和分散巨灾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保险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使保险公司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也使保险公司将风险管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保险公司需要切实研究风险防范的办法和途径,积极防范和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而内部控制正是保险公司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是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险公司应对经营风险最有效的办法之一,能规范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有助于保险公司实现其经营目标,进而有助于整个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婷婷 《经贸实践》2016,(6):108-110
保险公司将投保人交的投保费利用大数法则集中起来,保障将来不确定的风险,风险是保险公司经营的项目,提供的是无形的产品,这就将保险公司与其他企业相区分开来,因此,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也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欧莎莎  田雨 《经济论坛》2004,(24):107-108
保险通过集合风险和分摊风险来达到有效管理风险的目的,但保险公司作为风险管理的机构,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经营风险。对于可能产生巨大损失的保险风险,保险公司应该如何进行管理呢?传统的思路是不全额承保或购买再保险,另一条思路是对承保的风险进行证券化,将其风险有效的转移到证券市场上,这即是“保险风险证券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张岳 《经济论坛》2012,(8):89-91
巨灾保险的实践及最新理论研究发现,政府对巨灾保险的市场参与并未完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本文不同于既往文献从市场失灵及巨灾保险公共性的角度研究政府角色,而是从投保人风险偏好的角度建立单一地区及双地区理论模型,通过不同地区的博弈发现,政府参与可以通过降低保险公司破产概率影响投保人,提高投保人的效用,这使得投保人愿意选择缴纳额外税收通过政府进行市场干预.通过模型结论,建议我国巨灾保险发展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参与的方式进行,并积极提高保险的覆盖面.我国政府也应该建立巨灾保险共保体或选择大的保险公司承保巨灾以促进该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浅析农业保险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双重性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农业保险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双重性及其影响,具体表现为:投保人(农业生产者)拥有的有关保险标的的个体信息优势及其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保险人拥有的有关保险产品、保险市场、保险公司经营情况等整体信息优势及其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农业保险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双重性的策略建议,从而促进中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目前保险公司上市的热潮,阐述了上市给保险公司经营带来的效益是双重的,既给保险公司带来的融资、资本运营方面的收益,也带来了股价波动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以及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18.
所谓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对所承担的风险责任在发生超出正常出险概率的赔偿和给付时所具有的经济补偿能力。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保障公司经营安全和投保人合法权益的最重要因素。近几十年来,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公司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不少保险公司为弥补承保业务的亏损而进人高风险领域投资,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保险业的风险程度,使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9.
我国开发环境责任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责任保险有利于维护公众的利益,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稳定,有利于对环境污染的监管,有利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也有利于国家财政负担的减轻。但是,由于环境责任风险具有基本风险的特征,导致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增加,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开发积极性;价格偏高制约了投保人的有效需求;公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有待加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也严重地阻碍了环境责任保险的开发,因此,政府应该通过税收优惠、强制保险和完善法律、法规扶持环境责任保险的开发,保险业应通过限制保险金额、规定绝对免赔额和利用再保险降低和转移经营风险,厂家应积极购买环境责任保险来转移环境责任风险。  相似文献   

20.
易莞姣 《时代经贸》2007,5(5X):131-132,134
本文针对目前保险公司上市的热潮,阐述了上市给保险公司经营带来的效益是双重的,既给保险公司带来的融资、资本运营方面的收益,也带来了股价波动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以及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