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在现代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改造与应用是提高变电站工作效率、提高变电站运行安全性的关键。针对我国变电站建设与发展的现状,电力输送企业必须加强对变电站基础信息的调研。同时针对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对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要求,加快变电站的改造,以此满足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中对电力能源供应的需求。现就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改造与应用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2.
根据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特点,以正在运行中的广西500 kV河池变电站进行监控系统改造工程为例,通过分析技术改造方案,对监控系统硬件、软件及系统功能等方面提出改造和改进方法,大胆运用IEC61850标准规约的自动化系统改造思路,提出切合实际、可行的监控系统改造方案,改造后新的监控系统完全满足省网调度和超高压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特点,以正在运行中的广西500kV河池变电站进行监控系统改造工程为例,通过分析技术改造方案,对监控系统硬件、软件及系统功能等方面提出改造和改进方法。大胆运用IEC61850标准规约的自动化系统改造思路,提出切合实际、可行的监控系统改造方案,改造后新的监控系统完全满足省网调度和超高压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林洁 《乡镇企业科技》2013,(15):271-272
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而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对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进行保护和控制,同时实现对变电站内设备电器全方位监控的新的操作管理系统。近年来,随着国家电网改造的不断深入,以及运行水平的大幅提升,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完善与运行,既是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需要,也代表了电网发展的大趋势。但是,由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多种专业技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以此展开探讨,从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阐述了当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以期对改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两网"改造的深入和电网运行水平的提高,大量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减少了人为误操作的可能。但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标准问题。基于运行经验,文章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从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阐述了当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晓禹  陈晓鸿 《企业导报》2014,(18):125-126
直流电源系统做为变电站的心脏部件,对其可靠性有重要要求,如果直流电源系统不可靠,那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本文提出对一个具体的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不合理及不可靠的部分,并对此提出了运行注意事项及直流电源系统改造提出改进建议,使其运行可靠性得到提高,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7.
电网系统当中仍然运行有一些比较老旧、建设时间较长的35k V变电站,这些变电站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缺陷。这些缺陷的处理比较困难,潜在非常多的安全隐患,并导致变电站乃至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受到不良影响。针对此问题,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对变电站进行改造,期间相关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文章分析35k V变电站改造工作中相关技术的应用以及操作要点,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8.
谢慧丽 《价值工程》2012,31(26):300-301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新建、扩建和改造工程的验收工作,包括对直流电源设备及二次回路现场验收工作,同时包括对系统运行环境条件的验收。结合工程实际,围绕输变电工程竣工验收现场,对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应该重点进行的验收项目、验收内容及质量评定标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李少华 《价值工程》2015,(11):104-105
变电站直流系统在运行中普遍存在蓄电池设计规格不统一,充电机运行时过热、损耗过度,绝缘监察装置只能预警,不能选线等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加强参数设置确认、调整设备距离、使用屏蔽措施等方式,建立直流系统质量责任机制、做好直流输出电压以及交流输入电压的检查等措施来规避这些问题,在对原有变电站直流系统进行功能改造的基础上,减少系统故障,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体制不断完善,电力事业持续发展。优化电力系统特别是对变电站系统的优化,能够提高电能效应、保障运行安全、增加经济效益。基于优化变电站系统的重要性,本文介绍了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现状和优化二次系统的意义,从优化互感器、打印机、间隔层和变电站的电压无功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策略,以期提高110KV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工作质量,提升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益。减少能源浪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特别是远距离输电以及大面积电网的出现,使得电力系统的发展逐渐趋于复杂化,因而对变电站的运行提出了诸多更高的要求。文章从加强变电站交流电源系统改造的方向着手,对供电系统自动化运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了常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升级改造建设发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后,从分析基于IEC61850标准的智能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逻辑组成结构八手,分析了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IED电子设备的集成智能网络化模型结构,实现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过程层、间隔层、站层间,以及层内部特征信息数据流的网络集成共享和互操作,有效提高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经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特别是远距离输电以及大面积电网的出现,使得电力系统的发展逐渐趋于复杂化,因而对变电站的运行提出了诸多更高的要求。文章从加强变电站交流电源系统改造的方向着手,对供电系统自动化运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卢飞月 《科技与企业》2012,(23):129+131
变电站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变电站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流电源作为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些重要常规负荷、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远动通讯装置提供不间断电源,直流系统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变电站能否安全运行。本文从变电站直流系统出发,全面分析变电站直流系统故障原因及危害,着重对各故障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深刻剖析和总结,希望在今后的变电站运行过程中,能够为实现可靠运行和安全运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变电站的广泛应用,对变电站实现保护监控系统升级换代、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程度、实现调度自动化和建设无人值守变电站及减员增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是电网发展的趋势,值得大力推广。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下列问题已经影响到变电站整体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6.
对早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从过程层、间隔层、变电站层三层对数宇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逻辑拓扑结构进行了认真分析讨论.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升级改造中应该注意的一些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当变电站的直流系统出现接地故障时,将会极大的影响变电站保护及自动装置正常动作,严重危及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及时对直流系统出现的接地故障进行处理对变电站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总结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方式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直流系统接地的危害以及查找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也给变电站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正在被广泛应用,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变电站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测量和控制,实现多功能组合,对于保障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35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安装及调试工作展开分析,旨在促进该系统优势作用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9.
变电站的直流系统是变电站的心脏,它的缺陷将会影响整个二次系统的正常运行,它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继电保护装置能否可靠正确动作的前提条件。文章针对变电站的直流系统运行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运行不断引进和应用新技术的过程中,也逐步实现了自动化改造.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的功能研究、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