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配网电缆规模的快速增长,变电站电容电流不断增大,电缆化率持续增长与消弧线圈补偿容量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深入开展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方式改造专题研究、实质性推进市区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显得愈加迫切。文章以某市区为例,就该地区10KV配电网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方式改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10kV配网中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工作原理以及消弧线圈容量的选择,以利于提高电网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乡的配电网中,主变中性点一般采取不接地(NUS)、经高值电阻(NRS)或经消弧线圈(NES)的接地方式。中压电力系统运行经验表明,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优点显著。文章探讨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发虚幻接地信号后,如何正确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4.
《企业技术开发》2015,(19):77-78
文章通过对3种小电流接地方式,包括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方式进行MATLAB的仿真对比,分析了经高电阻接地方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乡的配电网中,主变中性点一般采取不接地(NUS)、经高值电阻(NRS)或经消弧线圈(NES)的接地方式。中压电力系统运行经验表明,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优点显著。文章探讨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发虚幻接地信号后,如何正确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6.
崔华 《价值工程》2010,29(30):251-251
本文主要探讨了10kV配电网的电阻接地设计问题,在我国目前10kV配电网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进行接地,包括: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以及中性点经电阻接地,这三种接地方式各有优缺点,适用范围各不相同。除了介绍主要接地方式外,本文还就接地实践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7.
赵凤阁 《科技与企业》2013,(22):324-324
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能适用于中性点绝缘系统,一次供电系统不接地或消弧线圈接地,如我国城乡55kv、10kv配网,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用于高供高计的大电力变电站,本文对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接线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某地区某一次10kV线路跳闸事件为例,对该地区低压电网目前的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缺点,对此提出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运行方式,并对其风险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配电网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稳态工频电流小,降低了地电位升随着配网电容电流的迅速增大,很难保证消弧线圈  相似文献   

10.
王锦辉 《科技与企业》2014,(15):415-415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问题,它与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绝缘水平、过电压保护、继电保护、通信干扰及接地装置等问题有密切的关系。国内外中压电网的运行经验表明,谐振接地即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通信干扰方面,具有很好的运行特性。为此,我国电力规程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和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3~66kV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10A时,中性点应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1.
10kV配电网络在我国电网建设中占重要地位,作为电网建设与运行全程重要环节的接地处理,对整个电网有重大影响。我国10kV配电网主要有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低电阻接地的接地方式可供选择,三种接地方式各有优劣。此外,本文针对配电网常见的自动调谐接地补偿装置与接地选线装置的特点及优劣势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中性点几种接地方式进行了比较讨论,介绍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原理,分析了消弧线圈对提高煤矿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中性点几种接地方式进行了比较讨论,介绍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原理,分析了消弧线圈对提高煤矿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中性点几种接地方式进行了比较讨论,介绍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原理,分析了消弧线圈对提高煤矿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10kV配电网中接地方式的特点,对配电网中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阐述,有利于提高电网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6.
李莹 《活力》2009,(18)
供配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运行,供电可靠性,过电压和绝缘的配合,继电保护,接地设计等多个因素,而且对通信和电子设备的电子干扰、人身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目前供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主要有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四种,本文对这四种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7.
6~35kV配电网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供电可靠性高,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的下降,经常出现单相接地故障过电压烧坏设备的情况。而电网中性点改经电阻接地,降低系统的内过电压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中性点接地电阻对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单相接地故障工频过电压、谐振过电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电力系统目前所采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直接接地三种,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一个涉及电力系统许多方面的综合性技术问题,对于电力系统设计与运行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陈士有  姜洁 《活力》2012,(9):32-32
采用配电网中性点对地绝缘方式简单、供电可靠性较高。但只适应电网电容电流较小情况: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防雷效果差但能有效抑制电网内过电压;采用中性点经自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防雷效果较好。能有效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提高供电可靠性,但不能消去由断线引起的谐振。  相似文献   

20.
中性点接地方式是指三相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连接方式.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的关键在于采取何种手段减少非故障相的过电压问题,这直接影响着供电网的稳定运行、 设备选型、 综保调整、 经济投资等.本文主要从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小电阻接地方式这两个接地方式入手,分析了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供电可靠性造成的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如何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