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托马斯·皮凯蒂一直坚持以历史与经济学研究方法相结合的风格研究财富分配问题。《21世纪资本论》即是其多年来研究成果的汇总缩影,试图通过经济历史的进程,以历史的眼光与经济学的分析,重新理解历史并得到新的结论。几乎与1980年代西方国家收入差距开始扩大同时,中国也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在继续强调提高经济发展效率的同时,中国如何公平地分配经济发展的成果,成为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全球销量已超60万册的《21世纪资本论》中文版9月初面市,作者皮凯蒂通过对300年间西方社会财富在G D P中占比的数据分析发现,资本回报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因而开出了对资本和财富进行全球征税的药方。经济学家袁志刚认为,中国实业资本回报率远低于G D P增速,不应实行均贫富,贫富差距悬殊需通过完善税收和福利政策来改善。  相似文献   

3.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的叙述是针对是整部《资本论》而言的。文章认为其中的中文译文"本书"一词仅指《资本论》第一卷,与德文原文不符,更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是错误的。从方法论上看,仅仅从《资本论》第一卷来界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内涵是错误的;从内容上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内涵的界定,若仅仅与《资本论》第一卷内容相关也是不符合马克思本意的。我们应该通过研究整部《资本论》的理论部分,即1~3卷来界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内涵。  相似文献   

4.
在这个全球化的年代,世界不平等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的问题是一个热门话题。研究经济不平等的测量的前沿学者发展了各种方法来实证地估计世界居民的福利分配。尽管他们使用了类似的方法,但是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目前的论文已经形成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SalaiMartin(2002a,b)认为,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世界不平等在下降是毋庸置疑的。Milanovic(2002a,b,c)并不否认这一点,但是他以经验为依据阐明了国家内部(尤其是城镇和农村之间)不平等趋势的重要性,估计了真实世界的不平等,并且得到了与前者相反的结论。然而,大家(尤其这里所引述的文献)对世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测量上是一致的。我们的结果表明,至少对于国际不平等,我们有经验证据证明一般的熵方法测量的不平等的排序发生了变化,并且我们希望这对于世界不平等也是正确的。然而,关于使用哪一种不平等测量方法来估算真实的世界不平等的规范的争论还没有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5.
李树祯  童水栋 《特区经济》2009,(12):266-268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各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造成的影响超乎人们的想象,世界各国的政府、学者都在寻找那棵将人们从萧条之中解救出来的"救命稻草"。此文结合实际情况,从马克思经典经济学著作《资本论》中探究危机的原因和本质,进而提出我国应对危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资本论》中的社会资本运行及按比例均衡思想归根到底是要解决按比例发展的问题,这一思想是分析国民经济运行的理论基础。当前,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经济结构、各部门之间的平衡以及供求平衡矛盾也相当突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研究运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运行及按比例均衡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收入差距严重主要是“由腐败和垄断等机会不平等造成的”,这种说法虽然指出了当前社会存在的弊病,但掩盖了收入差距严重的真正根源在于无约束的资本剥削的本质。如果不能有效地制约资本权利的无限扩张,即使基本铲除了腐败和垄断,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问题依然不能得到根治。为此,对高收入人群课征高额累进税乃不失为一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8.
杨光 《改革与开放》2013,(2):141+143
对于《资本论》的读者来说,了解其逻辑体例,就能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深邃内涵、掌握其理论体系之特色。  相似文献   

9.
张梦云  李罡 《改革与开放》2013,(12):126-127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是世界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理论武器。本文通过对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卡尔.洛贝尔图斯的经济理论相比较,进一步说明《资本论》是一座马克思主义的宏伟的理论丰碑。  相似文献   

10.
生计问题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无论是落后的远古时代,还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生计问题是人类的首要问题。传统经济学重视物质财富的创造,忽视人类的生计。《资本论》从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的角度去认识经济活动,把经济活动置于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来考察。《资本论》关于人类生计的思想为我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生存与发展的矛盾困境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资本论》第一卷的人学思想,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的本质、价值和发展的规律.《资本论》中的人学思想,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宝库,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密切联系实际,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13.
陆昱 《改革与战略》2010,26(1):8-11
文章指出,经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始人始终关注的历史话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阐述了丰富而深刻的经济发展思想,认为经济发展具有历史过程性,经济应按比例发展,经济发展应注重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具有价值目的性。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以其透彻的辩证性和鲜明的前瞻性实现了经济发展思想的历史革新。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对促进当今中国又好又快的发展仍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现有文献,本文在梳理不平等度量及其动态演化的研究的基础上,详细描绘了不平等理论研究在中国的进展过程。考虑到教育资源配置对不平等的重要贡献,我们特别关注的是教育与不平等的相关研究,并在中国背景下考察了其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最近十余年,中国城市房价增长速度远超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引发房价泡沫化担忧。本文的理论研究表明,收入不平等程度加大是导致城市房价收入比和空置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基于国家统计局城市住户调查数据(UHS)的经验研究也支持理论发现,主要表现为:收入基尼系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房价收入比和住房空置率分别提高0.026个单位和0.143个百分点。2002-2009年,基尼系数的上升至少解释了同时期房价收入比和住房空置率增幅的约6%和11%。进一步研究表明,发展资本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有助于减弱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降低房价收入比和住房空置率。  相似文献   

16.
黄信 《改革与战略》2013,29(5):1-5,16
文章认为,《资本论》透过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从经济运行中阐明经济规律的方法,值得人的发展经济学借鉴。《资本论》中可作为人的发展经济学理论来源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文章仅就其中的工业化城市化与人的发展、劳资关系、农业产业地位、产业后备军、劳动力所有权、劳动力价值和工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自由劳动等,结合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序言中的跋针对《资本论》发表后人们对《资本论》写作中应用方法的讨论阐明了自己在研究方法上的独特性与科学性,对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立场和出发点是唯物史观,辩证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框架体系,实在的叙述方法是学术研究的叙述魅力,价值中立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态度.此为马克思《资本论》研究方法对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用毕生的精力写下了不朽的著作——《资本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自然规律”,从而把社会主义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通过认真学习《资本论》,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 20多年伟大实践的思考,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将永放光芒。《资本论》的基本原理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任务,具有巨大的启发、帮助和指导意义。 一、学习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 …  相似文献   

19.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该文重温了《资本论》关于市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决定作用的相关思想,结合我国目前产业结构的失衡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美国正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美国曾经引以为豪的基础设施正在逐渐老化,竞争力下降;教育水平,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水平持续下降;经济低迷、不平等加剧,以及正在瓦解的社会凝聚力致使美国政局恶化;政党、国会、总统甚至法院等政治机构都陷入不光彩的丑闻等。但美国仍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到目前为止最强大的国家。展望未来,美国仍将保持相对于欧盟国家、俄罗斯以及日本的人口优势,经济竞争力指标和企业实力、人类发展、公民教育、社会媒体参与以及良好治理等的相对指标都居于领先。美国在21世纪头25年的核心挑战是政治系统推进和执行公共政策以有效应对当前和未来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