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体现。谨慎性原则的广泛应用,有利于防止企业虚夸资产、虚增利润的现象发生。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运用广泛,可防止抬高资产和收益,压低负债和费用,并起到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但实际运用中存在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趋利弊害,使会计信息更具客观性,更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本文为此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作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3.
刍议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茂臣 《经济师》2003,(1):203-204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 ,《企业会计制度》和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谨慎性原则广泛运用 ,有利于防止企业包装上市、虚夸资产、扩大利润的现象发生 ,能为有关各方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的利益 ,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由于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主观臆断性等弱点。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 ,人为调节费用、操纵利润的空间也增大。如何正确运用这一原则 ,加强会计理论学习 ,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风险,实施谨慎原则,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防范风险,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谨慎性原则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局限性。本文主要论述了谨慎生原则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对于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及企业实际会计运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引起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上的缺陷。从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基础看。会计信息是建立在稳健性原则基础上的,它有利于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增加企业营利能力。但它也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对历史性原则的修正,文章论及采用谨慎性原则对减少企业风险和经营的不确定性具有重大意义,它能为有关各方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诚然,谨慎性原则也是双刃剑,使用不好这个原则还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论诚实信用原则的税法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实信用原则被称为现代民法的"帝王条款",而在公法上特别是税法上适用诚实信用原则的问题,人们的看法却不相同.诚实信用原则有必要适用于税法,对税法的适用起到评价、补充与解释、降低成本的作用.诚实信用原则是税收法定原则的必要补充,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信赖利益.由于税收征纳实体法律关系是一种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这决定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可适用性.在纳税人的信赖利益值得保护的情况下,诚实信用原则可对税务机关适用.而税收法律关系中只存在纳税人对征税人一一政府的信赖,因此,诚实信用原则不能对纳税义务人适用.  相似文献   

8.
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会计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乐观影响最小的那种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原则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体现了会计原则修订性惯例的要求。在目前的会计实践中,谨慎原则一般应用于存货发出计价的后进先出法、期末存货计价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存货清查的跌价准备、应收款项坏账损失核算的备抵法(提取坏账准备)、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期末计价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的处理、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股权投资准备等方面。从谨慎原则的应用来看,会计在一定程度上核算经营风险,提供反映经济活动风险的信息,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面对谨慎性原则在实务中的运用粗浅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姜涛 《经济研究导刊》2014,(35):314-315
我国婚姻法在夫妻离婚财产分割时采用平均、照顾子女和女方合法权益、离婚损害赔偿、经济帮助四大原则,这四大原则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弱势一方的保护,实现了一定的实质公平,但由于其各自的局限性,对实现夫妻离婚是财产的公平分割尚有差距。通过在婚姻法中确立夫妻离婚财产公平分割原则,有利于进一步保护夫妻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0.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在《企业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的规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有效运用好谨慎性原则。有利于防止企业虚夸资产和利润。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减少企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公平是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统一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在全社会大力培植以机会均等原则、效率原则、勤劳致富原则和按劳分配原则为尺度分配社会财富的公平观。社会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公平应以“效率优先”为尺度,而收入差距应以有利于调动全社会一切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促进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为标准。  相似文献   

12.
重要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重要性原则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限制性因素,在会计核算的很多方面都体现着重要性原则,运用重要性原则可适当简化成本核算工作,有利于实现以较小的成本获取较大的利益。本文主要探讨了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3.
郭耀军  赵喜印 《经济师》2002,(3):191-192
实施谨慎性原则 ,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使企业和会计报表使用者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保持应有的警惕 ,在风险发生之前化解风险、防范风险 ,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极小范围内。文章除对谨慎性原则在新《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运用进行了阐述外 ,还就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对税务人员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4.
执行和解就其性质而言,应当属于民事处分行为,是执行权利人行使处分权的结果,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处分原则在执行程序中的具体体现.在执行程序中,双方当事人有权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民事诉讼法基于当事人的权利处分原则设立了执行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有利于执行申请人的权利得以顺利实现;其次,有利于当事人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最后,有利于人民法院减少执行成本.  相似文献   

15.
论稳健原则在我国会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海丽 《经济师》2006,(12):156-156
合理应用稳健性原则能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在风险发生之前将之化解,并对防范风险起到预警作用,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论农村老年医疗保障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实背景下 ,建立农村老年医疗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提高农村老人的生存质量 ,促进农村老龄问题的解决 ;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实现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魏晓欣 《经济研究导刊》2012,(10):110-112,123
社会学法学重点探求法律所产生的实际社会效果以及如何产生这些效果。中国民营企业的宪政保护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平等待遇原则、保护原则与限制原则等。构建民营企业发展的宪政体系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民营企业地位的保护;民营企业财产权的保护与民营企业主权益的保护。据实证调查,民营企业宪政保护在四川省的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损害民营企业权益;个别政府部门执法问题损害民营企业权益;各种变相赞助损害民营企业权益及其他损害民营企业权益的情况。民营企业发展的宪政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现代法治国家的形成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谨慎性原则是针对不确定的情况而言的,对于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会计人员不应当过分地谨慎,不应当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应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多计不少计资产或收益,不少计不多计负债或费用,及时进行会计核算。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有利于合理估计企业存在的经营和理财风险,有利于事前防范风险,有利于正确及时地进行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和充分披霞,有利于会计信息的尽量真实。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风险,比如,金融风波,债务人的死亡、破产,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而提前报废,恶性竞争等情况。企业经营存在风险,应实施谨慎原则,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防范风险,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真实考核经营者的责任,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收益指标是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是投资人最为关心的会计信息.美国会计学者利特尔顿认为,收益是企业会计的重心,收益表是企业会计最重要的产品.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配比原则是传统收益确定模式的重要支柱.全面收益突破了实现原则,更好地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并在会计确认中坚持了适当稳健的原则,有利于提供与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的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