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国际形势 2001年世界石油市场是一个由强到弱转变的市场。全年期间,世界石油市场环境因经济增长放缓和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增大而发生了转变。在该年的大部分时间内,石油价格维持在近数年来居第三位的高价格水平附近,连续7个季度平均油价超过了25美元/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平均价格还从来没有在如此长时间内达到如此高的水平。但潜藏在强势油价下的是人们对全球经济健康发展日益增多的担忧。随后的“9·11”恐怖分子的袭击事件更加剧了全球早已开始显现的经济放缓。到11月中旬,石油价格已跌到了20美元/…  相似文献   

2.
2005年国际油市将由卖方主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油价空前高涨,石油市场上供应吃紧的阴云始终驱之不散,美国、中国以及亚太地区油品旺销使2004年成为过去1/4世纪以来全球需求增长最快的一年。在石油开采和炼油工业处在接近满负荷水平运转之下,市场越来越担心供不应求,世界石油供应链上诸多不稳定因素在上下游供应能力紧缺的情况下对油价的影响被夸大,投机商的参与更加大了市场的波动。油价在9月下旬创下45美元/桶历史新高点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即上涨到55美元/桶。  相似文献   

3.
2007年依然是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一年,尤其是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强劲增长,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然而,全球流动性过剩凸显,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蒙上阴影,美元贬值愈演愈烈,国际油价犹如脱缰的野马,直逼100美元/桶大关。在超高油价下,国内炼油工业承受巨大压力,成品油零售价格与批发价格倒挂,“油荒”的局面再次出现……面对国内外石油市场的这些问题,我们如何把握2008年国际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又应如何调整国内石油政策,形成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编辑部于2007年12月6—7日举办了“2008年石油市场形势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国内外20余位专家学者和100多位业内外代表,深入剖析国内外石油市场形势,并对中国石油市场的发展建言献策。以下采撷会议精华,与读者分享。[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2004年是令全球研究石油市场的人士大跌眼镜的一年。世界石油需求比2003年略有增长,但总体供大于需,国际油价本应下降,但实际上却在大幅上涨,纽约商品交易所创下了55.67美元/桶的历史高点,全年平均价格高达41.47美元/桶,比2003年上涨了33.8%。2005年,预计全年WTI平均价格将在43美元/桶左右,略高于去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于世界石油市场而言,2003年以来油价高企牵动各方神经。2003年曾是波澜迭起的一年,出现了20年来石油市场的最高价位,布伦特原油的均价为28.83美元/桶。进入2004年,国际油价又在28美元/桶高位上持续波动上扬。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经济增长急剧下滑,日本经济复苏艰难,欧洲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下,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9·11事件之后,美国及世界经济开始进入衰退时期。受此影响,国际石油价格一路下滑。2001年国际石油市场布伦特油全年平均价(指首月期货结算价,下同)为25美元/桶左右,比2000年平均价下降3.53美元/桶,下降幅度达到12%。虽然有专家对2002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前景看好,但世界经济能否快速复苏还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因素。预计2002年的石油市场将更为严峻。我们分析认为,2002年一季度布伦特油价…  相似文献   

7.
2002年上半年世界石油市场依然脆弱。在世界石油需求不振、欧佩克及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继续执行共同减产协议的情况下,受动荡不安的中东局势影响,市场始终担心石油供应会中断,所以2002年上半年国际油价相比去年下半年有所回升。2002年上半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指伦敦市场布伦特原油首月期货结算价,下同)为23.53美元/桶,相比去年同期则下降3.43美元/桶,下降幅度近13%。预计三季度油价将有所回落,四季度取暖用油高峰期油价则可能有所回升。下半年布伦特油平均价可能在24~26美元/桶之间。一、2002…  相似文献   

8.
对于世界石油市场而言,2003年以来油价高企牵动各方神经.2003年曾是波澜迭起的一年,出现了20年来石油市场的最高价位,布伦特原油的均价为28.83美元/桶.进入2004年,国际油价又在28美元/桶高位上持续波动上扬.  相似文献   

9.
世界石油市场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世界石油市场在已经呈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国际石油价格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度上升,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石油供应增长滞后于石油需求的增长;(2)石油工业各个环节的生产能力饱和或接受饱和;(3)石油库存仍处于低水平;(4)成品油价格拉动石油价格上升;(5)市场心理和投机因素的影响。对2001年国际石油市场的基本形势估计如下:石油市场将重新恢复平衡,国际油价将逐步回落到多年的平均水平;区佩克政策的侧重点是防止油价暴跃;随着市场供需形势的变化和油价已达到高位,看涨的市场心理开始消散,看跃的市场心理逐步形成,石油期货投机商必然要找到新的炒点,拉抬或打压油价,以从中获利。在需求正常增长,欧佩克采取减产措施的情况下,预计2001年世界石油价格为25.0美元/桶。  相似文献   

10.
吴迪 《IT经理世界》2014,(21):18-18
正沙特在笑傲石油市场这么多年后,终于引来了一个可怕的对手,而这个对手曾经是它最大的客户油价大降就好比是给全球消费者大派消费券一样,会极大地促进消费,这样一来企业的商业信心和投资总量也会有所攀升。最近油价暴跌,从今年夏天115美元/桶的价格跌到了眼下的80多美元——比过去3年的油价均值要低20%,上一次油价如此便宜还得回到4年前,这可欢喜坏了有车一族。石油号称"工业社会  相似文献   

11.
今后15年内世界石油资源问题不会影响石油供应的增长,石油供需将基本平衡,不会由于市场供不应求导致油价长时间、大幅度上涨。石油价格将基本与前10年的价格持平或略高,即18~20美元/桶,除个别年份外,上下浮动范围在4~5美元/桶以内。  相似文献   

12.
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亚洲石油需求下降,世界石油需求增势减缓.预计1998年,亚洲石油需求将出现1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比1997年减少17万桶/日。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量将由上年的近200万桶/日降至90万桶/日。2.世界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更加严重。3.油价暴跌,欧佩克和非欧佩克石油收入下降,给石油输出国的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4.亚洲地区一次炼油能力出现过剩,炼油利润进一步下降。预计1999年世界石油需求可能会缓慢增长,但增长幅度将主要取决于亚洲的经济形势。总的来说,1999年世界石油市场仍将是供大于求,石油价格将继续在低位徘徊。  相似文献   

13.
回顾 1.原油 4月份,乌克兰国内局势再生动荡,美国与俄罗斯关系持续紧张对油价形成了支撑;美国经济数据强劲也对油价形成利好。但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美国原油库存屡创高位对油价形成了打压。此外,利比亚石油港口重启谈判也造成油价波动。在上述因素影响下,4月份国际油价高位宽幅震荡,美国WTI原油、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平均分别为102.02美元/桶、107.63美元/桶和104.68美元/桶,分别较3月份上升1.49美元/桶、0.09美元/桶和0.36美元/桶。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油价高位回落的时候,国际能源机构(IEA)6月23日宣布,各成员国将动用6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分30天投放市场,以填补利比亚供应中断导致的供应缺口和压低油价支撑全球脆弱的经济复苏。其真实意图耐人寻味,是出于对世界经济复苏放缓的担心?表达对欧佩克未能就增产达成一致的不满?还是为美国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做铺垫?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已经显现,虽然短期内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需偏紧态势,但长期不会改变供需基本态势;短期内对油价形成利空,但长期形成支撑。从技术分析看,本轮投机资金获利回吐接近尾声;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前景虽有波折,但后期仍看好。预计2011年三季度WTI原油均价为105美元/桶,较二季度提高5美元/桶以上,波动范围为85~125美元/桶。进入四季度,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较三季度增加30万桶/日左右,但非欧佩克供应将增加80万桶/日,供需形势有所好转。同时,四季度将是投机资金拉高出仓的时间,国际油价可能出现一定下滑。  相似文献   

15.
去年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并屡创历史新高,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引起了全球的普遍关注。到年底,油价有所回落。2005年的国际油价的走势,现在也成了业内外人士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综合各种因素,我们认为,2005年国际油价的基本走势是将有所回落,但幅度极为有限。预计2005年船期布伦特油价平均值为37美元/桶。船期布伦特油价波动范围为32-50美元/桶。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总体水平呈现出在波动中不断攀高的运行态势,创下了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推动油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既有市场因素,也有非市场因素。石油价格上涨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但影响相对有限,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展望2005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将会有所回落,但回落到20美元/桶的水平也不大可能,预计大体保持在40美元/桶左右。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坚持长期战略与近期措施相结合,在建主石油储备、开发海洋石油、开征燃油税、大力开展节约能源活动与开发石油替代产品,以及“走出去”开发国外油气资源等方面下功夫。以应对因石油价格上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3月6日,由于欧佩克与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产油国未能就今年3月底以后的原油生产政策达成一致,沙特宣布发起价格战,国际油价出现恐慌性下跌,跌幅高达10%,震惊全球石油市场。3月18日,国际油价再现暴跌,创近20年来新低,WTI油价最低跌至20美元/桶。全球石油市场可谓风声鹤唳,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业界无不对国际油价及全球石油市场走向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18.
从1998年底至2001年12月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走出了9.55美元/桶→35.30美元/桶→16.65美元/桶的冲高回落行情。“9.11”事件发生后,国际油价总体振荡下行。对油价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供求关系是油价走势的主导力量,国际政治、军事形势对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美国常常是能源市场的幕后操纵者,而欧佩克要想左右市场局势,必须有非欧佩克的合作与支持;不可忽视的因素还包括局部市场的严重失衡和投机者的炒作。2002年将是自1993年以来世界经济增幅最低的一年,预计第一、二季度世界石油需求量将比上年有所下降,下半年可望回升。美国在打击恐怖组织行动的同时,不能不考虑对世界石油供应可能产生的影响。欧佩克产油国为保护自身的利益、缓和与美国的关系,将继续采取适当的石油政策,加强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合作,维持生产国和消费国均能接受的合理价位。在2002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际油价可能继续在20美元/桶左右维持大幅振荡的格局,随着下半年美国经济的逐步复苏、季节性需求的增加和市场技术面的逐步调整到位,国际油价将走出稳步向上的行情。  相似文献   

19.
1999年国际原油价格经历了自海湾战争以来最为剧烈的波动 ,布伦特油价2月份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11月份则上涨到25美元/桶以上。根据目前的统计数字 ,在欧佩克减产和亚洲经济恢复增长的推动下 ,原油市场供需形势已经发生逆转。随着冬季需求对库存进一步消化 ,即使考虑到2000年3月份以后欧佩克停止目前的减产措施 ,石油市场仍将处于需大于供的状态 ,预计2000年原油价格会停留在20~22美元 /桶。一、影响2000年油价的主要因素◎20世纪末的国际原油市场两个因素促成油价在1998年至1999年初的大幅下…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0月20日,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卡塔尔首都召开特别部长会议,宣布减产120万桶/天,超出了外界预期的100万桶/天。这是自2004年底以来该组织首次宣布减产。据统计,OPEC一揽子油价自2006年8月8日创下72.64美元/桶的历史高位后,今年纽约市场原油期货曾跌至20个月以来最低点。伴随着油价下跌,OPEC成员国要求减产遏制油价跌势声音逐渐增强。2007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计将放缓,非OPEC成员国原油供应有望明显增长,从而有助于缓和供求之间的紧张关系。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